-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7月2日,“林若熹2016新作展”在广州天泰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林若熹先生近年创作的一系列书画作品,涵盖了白描、写意、工笔、没骨、书法等艺术家今年主要的艺术实践形式。展览将持续至8月2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是天泰美术馆的“中法艺术巨匠”系列首展,也是美术馆正式开馆前、根据林若熹的艺术观点策划的第一场展览。画展的开幕式同样别开生面:天泰美术馆联手法国知名时装学院ESMOD、时尚女装品牌熙然送上一场国画与时装的“跨界”大秀。三款以林若熹的画作为灵感设计的时装,也在开幕式上向观众亮相。
多年来,林若熹一直在对传统进行认真且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他借鉴了现代艺术的某些因素,对中国画传统进行解读,实现古典艺术式的渐变。本次画展举行期间,林若熹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分享他近年艺术探索的理念和心得。
谈跨界
艺术的当代传播离不开工业文明
南方日报:这次展览为何选择与时尚跨界的方式进行?您如何看待时尚设计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林若熹: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一直都有“重农抑商”的传统。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人地位不断上升,商人文化也渐渐与士人文化产生交融。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商业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关键词,艺术也从贵族走进大众。我认为,艺术固然有高端的部分,但这部分毕竟只属于少数人,大众化是全球性的趋势,也是无可回避的事实。时尚作为大众艺术中的典型,对服装与艺术进行结合,也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我将自己绘画作品中的一些符号元素,再次运用到服装之中,希望能成为服装与艺术沟通的桥梁。
谈国画
岭南人奠定中国现代绘画的“原点”
南方日报:您曾表示:中国画的灵魂是“线”。而您在创作中既保留了传统的“线”,也使用了西方艺术的色彩构成。两种因素如何能在同一幅画面保持共融?
林若熹:线条是中国画的根本。中国画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线”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史。国画的色彩是意象的,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色彩,而不是完全与自然对应的颜色。而西方的色彩学则是另一个传统,尤其是20世纪通过对光的研究,得到科学实验的支持,形成了系统的色彩构成理论。我认为,中西两种色彩理论是可以互补的,但并不是互相代替的关系。中国画始终还是要符合中国画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不是中国画了。只要国画的线条没有根本改变,学习西方的色彩构成仍然无碍保持国画传统。
南方日报:作为一位来自岭南的画家,您认为“岭南画派”的概念对今天的艺术交流还是否具有意义?
林若熹:过去由于交通与信息的不发达,导致南北文化出现很大差异。但今天我们从广州飞到北京只需3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再用地域概念来分辨画派已经意义不大了。然而,岭南画派在20世纪形成的传统,对今天还是很有影响的。毕竟广州是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区,对西方艺术的学习也最为透彻,比如李铁夫的油画。又如居廉、居巢的撞水撞粉法,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原点”。他们带动国画从线条、到墨、到水的审美,为国画注入了现代绘画的元素,余波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实验水墨。他们对国画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是我们无法忽视的。
谈创作
离开观众的绘画没有意义
南方日报:您过去不少画作讲究设计和理性,您如何看待理性与感性对艺术创作带来的作用?
林若熹:有人说建筑是“命题作文”,其实绘画也一样。很多人认为艺术家就是天马行空、感情用事。固然,艺术的概念很广泛,也离不开个性与感情。然而,当艺术家要创作一幅作品时,这就不一样了:作品是必须考虑观众的,否则绘画就没有意义。我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究竟这幅作品别人看起来,还是否符合中国画的法则?绘画离不开大众约定俗成的审美要求。而考虑到观众的艺术家也必须是理性的、而且需要超乎寻常的理性,才能使超乎寻常的感性得到准确的表达。(作者 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