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
读哲学史不如读哲学原典,更能亲近大师思想,深入到过程与气味之中。学习哲学大概有三个意欲,算无用之用。
第一是思考事物的总体。
文学家看事物,如鲁迅“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要一个一个的看过来,注重可见细节,活在感性经验之中。哲学思维也是从经验出发——康德甚至认为数学也是经验的——但更要对经验的总体进行思考,不但要看到枣树、苹果树、椰子树,还要知道一般的树的理念。在物质的世界中,物理学不去触碰的,如对物质的观念,物理学到达不了的,如宇宙的究竟,哲学都可以进行解答。对待物质界如此,人生、灵魂、价值等问题亦如此。
思考事物的总体,无论是分析的还是直观的,都是在探究不能轻易得见的东西。久而久之,养成别具一格的敏锐,使思想具有张力与深度。其缺点是易脱离具体生活,进入纯抽象的世界而不自知。哲学因要修炼大智慧,才更易导向教条。一旦进入哲学的系统,而智慧的穿透力又不够,就很难从迷宫中走出来,碰壁后转过身不去面对也是不行的,那是自欺欺人。胡塞尔一辈子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建构出现象学的方法,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本身就是“哲学病”。
思考事物的总体——专有名词叫共相、本质、理念、概念、实体、逻各斯、道、上帝、真理等——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要尽量吸纳好处,避免坏处。避免坏处的方法,可以在研习逻辑严密的西方哲学时,适时用老庄、禅宗思想甚至古诗词进行调节,或者定时做做激烈的体育运动,或者找对象吵一架,跟狐朋狗友干点坏事。原来的问题貌似忘了,其实还在潜意识里悬置着,突然有一天,破解办法自己就浮现出来了(往往是刚睡醒的时刻),再顺着它往下,直至走出来。
第二是在生活中辨别“胡搅”。
历史是一锅粥,生活是和稀泥,都是乱糟糟的……
哲学通达之初可以不择手段,但随后还要对这个通道、程序进行一番考证,看它是不是合乎道理,其原理是什么。政客、商贩的不择手段,其实质就是胡搅,不管是否合理,是否有真才实学,只看利益的目的是否达到,自己是否能把别人踩下去。延伸来看,女人的不择手段是冲着多占一点情感来的,禅宗的不择手段是为了开悟,艺术的不择手段是要如实展现心中的艺术理念,其目的都不是虚荣与利益,而是各自真理。很多人把艺术感觉的灵光和圆滑世故的灵活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完全相悖的。而哲学要做的,就是要明晰这个认识的过程,这样去认识还是那样去认识,各自能到哪里去,是很不一样的,将人类思维的可能的认识方式穷尽,现象与变化都是建立在其上的具体情况。
哲学以悟性为才智,通过语言思考、表达。在为事物划定范畴的过程中,逐渐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些是边界清晰的,有些是边界模糊的。所谓胡搅,就是在可以说清的地方无说清之才,或干脆不愿说清,而以“不可说”替代,在不可说清的地方又“乱说”,仿佛具有真知。此外,清晰亦有弊端。一是落入理性思维从而减少本能的冲动力,安于划定好的界限,而不知历史的创造其实都是打破平衡的。二是哲学可以极深刻的明辨事物,但于混沌的情绪生活却是反作用,往往缺少对错误的包容性,忘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第三是可以适当的与生活保持距离。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沉迷于混社会的人也渴望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娱乐在起初几次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比如唱KTV、参加时尚派对、看看大片等。刺激感官能起到麻痹神经的作用,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也具有廉价性与临时性,感官不断需要新刺激,否则就陷入困顿,吸毒是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同时,感官刺激所触碰的是浅显部位,庸常而不需要特殊的感觉,生命的问题很丰富,当海德格尔的“畏”被发掘,单纯的麻痹自己就显得软弱无力。娱乐小说与严肃文学都会写“性”,区别是前者纯粹为了意淫、手淫,只要劈开腿就行了,后者以此为通道揭示人性,“性”在这里有时甚至还很残酷。
哲学的效用之一是保持悲观与澄澈。因为与生活适当拉开了距离,其感受是沉甸甸的,这非利益、逻辑、感官刺激可以补偿。时代的呼吁不过是一种圈套,我们的表情与价值观被主流塑造,我们说“最讨厌某某”,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你在讨厌着,而是自卑或迎合的心理不小心塑造了你的态度,越决绝的人往往越没主见。乡下女孩爱起了时尚,厌恶儿时玩伴与自己,其实那时的她最美,后来的自己不知道。
2.
哲学是静态的,艺术是动态的。哲学是深沉的长者,艺术是叛逆的浪人。好的哲学澄明清澈,好的艺术浪荡、脏兮兮,却不让人讨厌。哲学是女子,艺术是莽汉。绘画是艺术的其中一个坏孩子,一笔笔画下去,就像在为自己曾经的不羁赎罪……
绘画本身是反观念的,是去他妈的,是讨厌精致与时尚,讨厌“讨厌精致与时尚”。当绘画的动物性冲动在历史长河中积累成文化,才被赋予观念性。艺术教养,是要养成特定的观看与行为习惯,由此连带出一些社会性课题,说出来跟真事儿一样,再后来,针对艺术史与观看习惯的“观念绘画”慢慢形成。
绘画即冲动,如性本能,歌唱、手舞足蹈。我们说绘画是思想,其实是不对的,应该说是思想形成以前的生命状态,所有日后了不起的思想都来源于它,比思想更真切、明朗。绘画要如实表达出这种“前思想”的状态,在绘画上作假,不如去玩弄辞藻更易得手。
思想是逻辑,逻辑是语言,虽不能冒名顶替绘画艺术,但可以帮助它澄清问题。把能说清的老老实实说清楚,不能说的部分就更加确切。与哲学一样,绘画亦有三个意欲。
第一是宣泄的快感。
绘画是破坏性的,工艺美术的做法喜欢将一件作品收拾得井井有条,点、线、面的语法极其专业,当充分的形式化之后,“人”就于其中跑掉了,留下的是用来装饰中产阶级客厅的工艺品。
第二是手艺的温度。
读图时代,数码相机、图片、PS、设计眼光充斥于精致的时尚生活,唯独缺少“粗劣的”手感。常说文学就是人学,那绘画如何冒出人来呢?其直接性之一就是体现在手艺的温度上,手感不丢,人就丢不了,永远有家可回。按照网络美图将打印出的图片复制到画布上,再填色似地刷匀,本质上是反童趣、反本能、反绘画的行为。消费的,太消费的!感官的,太感官的!无感觉的,太无感觉的!
第三是关注具体事物、保持个体性、拒绝被同化。
关注具体事物的造形,发挥具象的想象力,这是哲学的反面。消费时代的营销,宣扬个体性,其实全无个性,商业必须大众化的,在眼光与气味上是趋同的。绘画保持住孩子般纯真的创造力,算作无用的艺术的一点功绩。(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