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回顾顺德水乡画的发展,必须提及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便是诸多美术前辈的鼓励与支持。没有他们的慧眼与热切的手,水乡画怎样画都无法站在时代的前沿,无法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的美术现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风景美、距离近,省里一些知名画家经常到顺德容奇镇体验生活、辅导业余美术爱好者,使“容奇工人业余美术组”以及后来的“容奇青年美术组”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举办的每次美展,“容奇青年美术组”都有多幅䓁入选,特别是1982年的“绿化广东美展”,入选作品的100幅中竟有十多幅来自容奇。这让当时的省美协领导惊疑:区区一个3万人口的小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好作品?于是,当时的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廖冰兄率十多人到容奇探个究竟。实地考察后,廖冰兄赞叹不已。他说:容奇的水乡画“完全可以和专业画家竞争”。针对有业余作者对水乡画缺乏自信,廖冰兄说:外人画“水乡画”是“药材铺捡药”:“小桥”一钱、“流水”两钱、“人家”三钱,然后三味“药材”掺在一起就成了所谓“水乡画”。这是画不好的!而你们熟悉水乡、对水乡有感情,你们画的肯定超过他们。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亲自过来,如此殷切地给年轻人打气,你可以想象这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当时就深受鼓舞与启发,廖老的叮嘱与鼓励至今犹在耳旁回响,永远无法忘记。
廖老回去后,向当时的中国美协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关山月作了汇报,关老得知情况后也到容奇考察,见状深受感动。1983年8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为“容奇青年美术组”的画家举办了以水乡画为主的“彩笔乡情画展”。“容奇青年美术组”坚持深入生活、满怀激情歌颂农村新面貌的艺术观念以及风格独特的水乡画,为广东美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关山月还撰文《大有希望的画坛新军》给予鼓励,文中写道:“青年业余美术组是一支大有希望的队伍,值得称赞的画坛新军。”
自此,顺德水乡画这支画坛新军,在省内及全国开始大放异彩,并备受瞩目。同时,很多前辈继续给予关怀。杨之光、潘嘉俊、林墉、林丰俗等前辈都曾来顺德写生、教学,他们言传身教,带动了顺德青年画家的进步,对当地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力。可以说,水乡画与顺德当代美术的发展,应该大书特书前辈们的支持与贡献。水乡画的脉络中蕴含着他们的艺术思想,这是画家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