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2016年度中国女性艺术人物——田园
绘画是情绪的载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的载体;而绘画,就是我情绪的出口。 在有孩子之前,画画以静物为主;画静物是非常灵活的,你可以思考自己为什么画画、怎么表达你想画的主体。做母亲之后,我比从前坚强,也更加包容;与孩子们相处,让我有了更多人生体会,对后来创作孩童系列起了很大的影响。
《物-之六》 《Things No.6》 布面油画 Canvas 50x50cm 2001 曾经有人形容田园的绘画就像是在读一首诗:这首诗没有题目,只有几个词语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在言说什么其实没有那么明确,但是却有着诗性的抒情。
去女性化
就女性是否压抑这个话题来说,我作为一名70后,是有体会的:在我那个年代学绘画,班上只有一两个女生,剩下的都是男生,在学习绘画技巧的过程中经常被老师口中称赞的“好”,其实就是在作品中多是有力,强等具有男性特征的评价,柔美的风格基本是不会被称赞的。除此之外生活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记得中学时代,正直青春期,老师和家长都以学习为理由强迫我们剪掉长发,大部分时间不让穿裙子,背后看上去男女基本看不出分别!也常常会因为是女孩不能玩这不能去那。。。这种压抑女性的情况并不是偶发的,女性在亚洲文化氛围下被压抑的程度会明显些,因此当有朋友说我画的这些静物画里弥漫着压抑的情绪,我想应该都有一些必然性,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再经历这些。
《物-之八》 《Things No.8》 布面油画 Canvas 50.5x73cm 2002 她画中的静物与人物是她所组织的词汇、语言,各自独立却附带着线索性。
我并不支持所谓的平权与女权
当今社会,男人、女人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理想的来说男人与女人应该更多追求相互理解,而非外在形式上的平等。 孕育生命与哺育孩子过程,至少现在是无法男女平等的,需要耗费女性大量时间与精力。女性艺术家很多有了孩子比较难坚持绘画,而我在有孩子以后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规律地出作品、办展。对于女性艺术家而言,“不敢生”与“生了给家里带”某些时候是她们保证再创作的前提。这个问题实际上存在与很多不同的行业,不仅仅是艺术行业。
因此我认为,在社会还需要女性为繁衍人类做贡献的时候,整体社会机制应该对女性保证宽容和理解,以同理心出发,制定规则。
《物-之十八》 《Things No.18》 布面油画 Canvas 81x100cm 2011
孩子,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在有了孩子以后,我会去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比如儿子为我煮早餐时会有些毛手毛脚,而女儿会更细心。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很民主,我和孩子们说:“你们还小,很多事情现在我说了算,但是和你们有关的,我会征求你们的意见。” ,另外我画里的人物的基本是熟悉的人,这样能更好地捕捉人物情绪、塑造人物。下面这幅作品是6年前我画下的儿子、女儿。我自己在国外游学生活过,周围的朋友也来自世界各地,有时候会分不清自己是哪人,这个地球就像是一个包容的缩影。
你必须不能伤害别人
在有孩子以后,我自己修过儿童心理学,没有刻意地教育孩子,更多的时候作为家长是在管理自己。规矩不多:你必须不能伤害别人,守规则不违法。会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孩子,不管年纪大小,人就是一个人。你不能凌驾于任何人之上,所以我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我希望我们之间相互理解。也有了我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通常自觉地在附近画画、玩DIY的场景。
人生的不圆满才是圆满
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我对自己创作状态是不满意的。曾经有人说过,你想做好一件事,只要做满十万小时,就能做好。但作为一位女性,我不可能做到弃父母孩子不顾、理所当然地埋头事业。精力分散也是意料之中,工作室里还有一幅未完成的画,其实开画也有小段时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与想法的增加,精力却呈反比。有时想想,有这些不完满,人生才有意思。人生的不完满也是完满的另一种体现吧。
现在我还是会保持这种坚持创作的状态。 可能10年以后,我会告诉你这不可为。 可谁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