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我的三篇关于素描的探讨在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发表后,有位年轻朋友发给我一组画作,是线条人体速写。我问他,为什么要画这些女人?是因为与女朋友吵架,还是有个胖姑娘死皮赖脸地追你,搞得你心烦,才把女人体画成这样?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勿容置疑,这是在赞同我的文章之后,庆幸自己不必去守徐悲鸿素描的寒窗。现在可以像马蒂斯与毕加索一样,将佛洛依德的胖女人用几根线条画出来,就能获得“价值相等”的公平估值,是的,我的文章是这样说的,画一千笔与画十笔的价值相等。
写文章的最喜欢看到读者的反应。能被我的文章触动,有所行动,应该让我高兴。但是,这次恰恰相反,我对这种根性的模仿感到泄气。模仿,不仅单指对某画的风格,甚至尝试模仿别人表面的行为模式。此人的艺术,是靠彼人的艺术而生存,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现在绘画流行长卷,好像别人长了我没有长,吃亏了。至于画怎么样,无非是十里江山图变成百里江山图,又从千里江山图变成万里江山图,无限重复。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画长卷?这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吗?是你真的有吐不尽的怨气,或者有唱不完的赞歌?
“继承”,从字面上看甚是可爱和正面,实质是模仿抄袭。诸葛亮向刘备展示了西川地图,地图要容纳四海三川,必然要长,卷筒收藏。这类散点透视的古代长卷地图世界各国都有,后来中国演化成山水画长卷,这就是创造。那么之后呢?画家们学到古人的创造性了吗?没有,而是一窝蜂去“继承”。
不嚼人嚼过的馒头,不从别人的艺术中找自己的艺术。解开创造性的锁扣,关键是从个人的生活感受出发,这是艺术创造的本质。当然,艺术评论不是讨论泛艺术的活动。大众的艺术活动怎么玩都行,每个人都有玩的权利。我写文章目的是试图激发大家思考,如何针对被历史记载的不朽之作,打开它们的内核展现其奥秘。
现在流行装置,不易评判。有网友问我,什么样的题材才属于当代艺术?现在理论界艺术按时代划分成古典艺术,近代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这会形成误导。其实每一个历史成功的艺术家都是“当代艺术”,是“当”他那时的“代”。现在人们搞艺术,如果是在搞古典,近代或现代的艺术,其实都是重复模仿前人的。任何用艺术手段表现当时代的社会内容与风貌,科技与文化的状态与前探,有着独创的而不抄袭别人的艺术形式外衣,都是“当代艺术”。从这个概念出发,“当代艺术”其实就是世界名作的艺术方向。
看到有人在展厅天花板上挂东西,或者把几个家具拆一半然后钉在一起,说是创作了艺术品。我想了解,这是作者的生活写照吗?是自己经历所得的感想?还是哪里瞄了一眼别人的作品,来了“灵感”?
一个凳子与一个自行车轱辘对接,一个世纪前就有了。达达主义当时还有宣言,是对传统艺术结构逻辑的冲击。他们是受困于当时社会的传统束缚,有感而发地创作。
艺术史划分现代与当代,后者的观念新意固然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史记载的所有作品都是有观念的,是每个历史时期表现了适合于当时的先进思想追求。到了被称为是当代艺术的时期,许多作品创意不简单,但是它发明的表现技术却是非常简单,比古典和现代艺术更容易模仿。同样是模仿作品,古典的模仿还有其一定的价值。如果哪天要重建圆明园,有西方古典绘画的仿制作品,还是需要这方面的行家完成的。德国正在重建一些帝王的古堡,里面的古典油画都是现代人仿制的。然而当代艺术品就不会有这种模仿价值,除非是趁人不留意冒充自创。
从别人的作品出发,变成自己的作品,在今天亿万件网上流通的作品中,是难以找到来源的。好的办法是看他的所有作品,在不重复自己的条件下,在创作不同题材时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谈到艺术源于自己的生活,油盐酱醋式的点滴生活是对学生创作说的,更高层次是自己的真正世界观,或者说对世界的看法。从自己的真实出发,要表现这种世界观,你的创作取材和表现会尽力满足这个观念的需要,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走出别人作品的围城。
是徐悲鸿素描,还是马蒂斯素描,后者几分钟画完,价值还远超前者,傻瓜会不选马蒂斯。可是,要画人物,人体结构的概念化知识是前提。默写人体结构,各种姿势的翻侧,你掌握了没有。一根简单流畅的人体线条,使全部知识与默写了然于胸。艺术家得到真实人生的感受和观点,引起创作冲动,看见了模特,把她当成参考,然后用自己对人体知识概念化的习惯表达,自由地流出了自己的性格与世界观。马蒂斯的人类善和温良,毕加索的人性多面体,梵高的生命苦涩感,就这样表现出来。还有,他们为什么要画这些,何时画的,当时发生了什么状况?我相信不可能是马蒂斯看见德加画了几笔,马蒂斯也画这几笔。也不可能是毕加索看到的马蒂斯简单几笔价值连城,毕加索也去画那么几笔。
艺术不要靠别人的艺术而生存,在创作时就应该问问自己,诚实地回答自己,为什么要画?为什么要在屋顶上挂东西?要把展厅里塞满材料?事后说一通可以用到任何作品上的“通用理念”,这个理念与你的生活有关吗?自我检讨一下,从最初萌发的念头去回忆,是否见到了谁的作品?
艺术家最忌沿着别人的惯性,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在面对大自然,面对模特,问问自己,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如果是家里发生了不开心的事,出来散心画画写生解闷,那还不如把这种怨气画下来。你会发现,要寻找适当的表现手法很不容易。如果能潜心研究,怎样的艺术外衣可以最恰当地表达当时这股怨气?那么我祝贺你,你开始不再人云亦云。(作者 达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