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乱写字:苏东坡凭啥弄白字从傅山的书法艺术看傅山武学画语缤纷——Art @ Café即将开展忆吴作人先生为我题三百砚斋浅谈红色一元纸币的收藏价值 你保留的有吗奥运金牌“含金量”几何影像拍卖的文化价值亟待挖掘运动主题艺术品为奥运呐喊助威超级大展的商业化倾向与困境里约奥运邮票6天涨数倍 邮币卡商怕被套不敢囤货邮市火热 老炮儿教你鉴真伪北师大获捐古陶瓷追踪:民间官窑真品概率低于5%马勒《复活》手稿上拍香港苏富比滨海新区塘沽山水画家李守玉先生收阮启雁为徒组图:滨海新区著名国画家张金荣喜收四位新弟子组图:著名书画家李颖逊、王学川新收四位弟子著名花鸟画家刘金标收农民艺术家谭忠为入室弟子著名戏曲人物画画家刘洪麟喜收王文哲为徒视频:何家英祝贺心无挂碍-张佩钢作品展圆满成功《心无挂碍·张佩钢作品集》出版 何家英为书作序视频:何家英祝贺心无挂碍-张佩钢作品展圆满成功高清图:天津市美术中等专业学校建校五十五周年新老师生再聚首孟繁禧书法艺术欣赏:端庄典雅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杨杰书法艺术组图:天津画家房师武花鸟画作品欣赏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组图:诗情画意,笔墨风韵—胡振声兰花作品欣赏视频:著名画家毓岳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毓岳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津门青年女画家于栋华的“金陵十二钗”青年艺术家李梁个人作品欣赏—无常行旅高清图:“南国荔枝红”画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白云横翠岭——黄君璧画集序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徐永生的人物画视频:笔底庄严-李寅虎个人作品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乱写字:苏东坡凭啥弄白字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8-12 11:36

  宋 《新岁展庆帖》 行书

宋 《新岁展庆帖》 行书

  苏轼《新岁展庆帖》“试令依樣造看”中的“樣”,不知所宗。

  《墨缘》点评:像“样”又像“朴”,其实都不像。臆造!

宋 《赤壁赋》 行楷
宋 《赤壁赋》 行楷

  苏轼书“凌万顷之茫然”的“凌”写成“陵”;带“癶”的字,多数写成了“祭”的上部,如《赤壁赋》中“登”,《西楼苏帖》中“燈”等。

  《墨缘》点评: 大家之错,亦无风度!

 
宋 《西楼苏帖》及其他 行楷 行书
宋 《西楼苏帖》及其他 行楷 行书

  苏轼《西楼苏帖》中,“体”字写成“身本”;“媳”写成“女悉”。

  《墨缘》点评:苏大才子,真有想象力!

 
 
 

  “敖”字左侧部首,应是上“土”下“方”,苏轼作品中则多写了一横。且所有带“敖”的字,如《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赋》中的“熬、螯”,《赤壁赋》中的“遨”,都多写了一横。

  《墨缘》点评: 真是“横”空出世!

宋 《诸上座帖》 草书
宋 《诸上座帖》 草书

  黄庭坚的草书经典《诸上座帖》,有一段出错很多,接连打上墨点。

  《墨缘》点评: 按照时下展览的标准,是要靠边站的。

  “执”字“丸”多一点。

  “私”字“厶”成了“么”。

  “瞽”字左上成了“幸”。

  “故”字右部成了“久”。

  “杀”字多了一个“×”。

唐 《阴符经》 楷书
唐 《阴符经》 楷书

  伪托褚遂良所作《阴符经》,乃楷书经典之作。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有行书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轻重与虚实结合得很好。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瑕不掩瑜的是,其中也有一些错字。

  《墨缘》点评: 临习时可以“照搬”,创作时切忌出错。

  错别字在古代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错别字的出现,有主观原因:不重视,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有客观原因:汉字本身复杂,难认、难写。书家本以书写为大家公认的楷模,以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水平、涵养、风骨,因此尤其应该规范,不可因社会的宽容而以错别字来任性创作。今天起,《墨缘》将连续刊文,就不该出现的错字、别字等与读者一起探讨,以期引起对书写的重视,对书法的敬畏——

  通常所说的错别字,包含错字和别字两类,以后者居多。错字是生造出来的,添加或减少了笔画,部首移位不合法度等。史载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虽是传说,但可以看出汉字的出现是多么神圣。历史中想以一己之力造字的尚有武则天,至今“活”下来的,仅是她名字中那个冷僻的 “曌”字。汉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非个人之力,有约定俗成的力量;别字时下多见,原因在于态度不严谨,电脑成了拐杖。文字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恶搞和篡改。

  也许有人会借口说,古人也有错字啊。确实,错别字自古有之,包括很多经典碑帖,甚至像苏轼、米芾等大家。苏轼的法帖中甚至存在极个别“造字”现象。有时为名人讳,一笑了之,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有错必纠是必须遵守的。对于经典碑帖中的错字,知其缘由,就能在书写时避免以讹传讹。汉碑、魏碑等刻石中,因为刻手有的是民间工匠,不识内容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修改,生造出许多错别字,最终有了《碑别字》专著。这种在特定时代批量出现的错讹,见证了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的世俗习惯力量。在创作借鉴时需辩证看待。

  为什么古人会写错字?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说明汉字本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意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意这点上没本质区别。只要在使用中能得到社会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障碍,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意功能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仓促下笔之际不及熟记,也易写“别字”。或者有的典籍亡佚,后来只能根据口授笔录流传,也易重声而忽视字形,产生错别字。

  说说苏轼。如果把不写错别字当作判断一个书法家的学术修养标准,很难想象,像苏轼这样的一代文宗和书法大师也会写错别字,而且有些是“孜孜不倦”地写了一辈子。苏轼墨迹中的错别字可分为一时笔误的,一生习惯错误的,生造字的。一时笔误的,如《赤壁赋》中的“凌”、“登”,《新岁展庆帖》中的“樣”;永久错是指一些毫无根据,一生未能察觉的错误写法,典型的如“敖”,还有带“癶”头的字;生造字如“媳”、“体”,没有任何字源根据。

  也许苏轼喜欢做文字游戏,或者是信手的态度?作为一个纯粹的乐天派,苏轼时常强调“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虽是大学问家,却有种从容的生活态度,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淡然达观。

  书家写错别字最普遍的处理方法是,在错别字边(通常是右上方)加点,保留原字继续写。还有一种方法是,把“雌黄”矿物涂在错别字上,有点类似现在的“修改液”。“信口雌黄”这一成语就出自此。(作者 杲兴)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从傅山的书法艺术看傅山武学
• 江南风景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的发展
• 油画中的江南与民族化
• 最酷的艺术家都是无名之辈
• 论书画界匿名批判之必要性
• 毛笔手写通知书是厚重的传统文化教材
• 今天的画廊体制对艺术家有益吗
•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是当代艺术的胜利
• 互联网时代艺术教育不能缺少经典传统
• 陈源初:艺术批评的价值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