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三 | 变
史称文章三变,唐则韩愈,宋则苏轼,明则袁中郎。
韩愈原道,独尊儒术,排斥异端,百折不挠,用志不分,乃疑于神,“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
苏轼贯通,根本儒家,旁涉佛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随物赋形,豪迈则惊涛拍岸,婉约则湖光潋滟。
袁中郎则性灵,尘垢尧舜,粃糠夷齐,诽谤周孔,风花雪月,闲雅优游,超尘脱俗。
韩㋏虽异,而其本质则同,同在“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使涵养个人的性灵,也非个人超脱于社会的名士之性,而依然是个人关心社会的仁人之性。
袁与韩、苏之异,则不仅异于文章的形式,更异于本质。其对人生的认识,完全颠覆了“天下为公”,而以个人物质、精神的享受为忧乐。得到满足便为“人生五大真乐”,虽苍生饥寒而不与;得不到满足便为“天下三大败兴”,虽“破国亡家而不与”,至以“岳坟无十里朱楼”为“所可恨耳”。
鲁迅曾论以袁中郎为代表的“小品文”为“没有道理,或只有小道理”的美文,可谓讲到了点子上。韩、苏圭臬的唐宋散文,中郎所领袖的明清小品,以文论文,都是上品佳文,而以所宣扬的价值观论文,则判若云泥。
唐宋文学家中,多忠义志节之士,明清,尤其是晚明文学家中,多“上流无用,下流无耻”(梁启超语)之徒,由文章可以窥见。
三 | 弊
昔贤又论文章三弊,一曰弊于文辞,以辞害义,华彩性灵之美文也,使读者或买椟还珠,或爱屋及乌,六朝之骈体文,明清之小品文是矣。
二曰牵于训诂,味同咀蜡,学究之枯文也,以理为诗,以朴为文,理学家、小学家之文是矣。
三曰惑于异端,离经叛道,狂悖之奇文也,怪力乱神,蛊坏人心之文是矣。虽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辞修饰有益于深意的传达。学无根本,其敷不繁,训诂考订有助于学问的扎实。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异端邪说有利于正朔的自省。故文章三弊,亦文章三利,视如何运用之耳。
三 | 种
我分文章三种,一种以精彩的文辞“我手写我心”,包括我独创的观点,也包括我所认同的他人的观点,重在观点即内容,而以精彩的文辞为形式服务之、证明之。读者欣赏你的文章,不仅赞同你的观点,同时也赞赏你的文辞。
一种以超强的逻辑“我手写非我之心”,古希腊、古罗马的演讲论辩包括今天的大学生辩论赛,乃至法庭上律师的辩护词,观点有正反,作者未必赞同、甚至反对某一观点,但当他被分配到为这个观点作辩护,便需要以超强的逻辑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实质上是证明自己逻辑能力的超强。读者欣赏你的文章,未必赞同你的观点,包括你自己也未必赞同这个观点,而是欣赏你的逻辑能力。
一种以超强的逻辑、精彩的文辞“我手写我心”,重在观点即内容,而以逻辑、文辞为形式而服务之、证明之。读者欣赏你的文章,不仅赞同你的观点,更赞赏你的逻辑能力和文辞功力。
第一种为美文,袁中郎、钱谦益之文是也。第二种为雄文,骆宾王的讨武则天檄等文是也。第三种为至文,孟子、韩苏、鲁迅等文是也。
虽然,文章贵达意,而览者所得,未必为秉笔人之本意,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孔子耳提面命,其弟子“各以其性而得其一偏”,欧阳修与梅尧臣为至交相知,实未能尽知梅文之妙处。但达意之文,总比不达意为佳。
则美文纵达意,以无逻辑,其意未必可取。雄文纵达意,不免强词夺理。唯至文,尽善尽美,而人未必尽得其理。有专家讥于丹说《论语》,实未真知《论语》。噫!天下真知《论语》,真有其人乎?
今天高考,以某在世作家文为题,要求考生求其意,供选择的答案有a、b、c,作家本人选a,而标准答案为c。文章达意之难,可知矣。(作者 徐建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