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解读中国画中的禅:从梁楷到牧溪杨懿乾:我所闻见的日本书法教育奥运类题材纪念币价格整体回落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走心觅知音主题性创作不是政治行画艺术未来·第三届中山国际青年艺博会将启幕第3届中山国际青年艺博会开题展将开幕杜曦云:中国人自己作践中国当代艺术《玄奘》特种邮票首发 图案为西行求法东归译经《月圆中秋》邮票金获藏家追捧私人美术馆在市场的机遇与挑战苏州古玩市场已然入冬 行业诚信缺失是主因杨大伟:当代媒体艺术的叙事性“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投机者的诚信,由谁买单?中国传统艺术也需要策展人吗观念艺术之后:从意见到生活的经验写给艺术收藏爱好者的九条箴言写给艺术收藏爱好者的九条箴言徐悲鸿作品真伪谁说了算?高清图:“水墨丹青国画精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天津市第二届临书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视频:五位雕刻艺术家相聚三实学堂 探讨印石文化高清图:水墨心境·万志新首次个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诗意化的经典:刘艳会新青绿山水画赏析组图:萧瑟晴朗-萧朗先生笔下的秋色视频:著名画家万志新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万志新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高清图:“逸道无极·贾宝珉花鸟画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视频:叶大海书画工作室落户水上公园洛锜田园高清图:萧朗百年诞辰书画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视频:何家英祝贺心无挂碍-张佩钢作品展圆满成功高清图:天津市美术中等专业学校建校五十五周年新老师生再聚首孟繁禧书法艺术欣赏:端庄典雅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杨杰书法艺术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解读中国画中的禅:从梁楷到牧溪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9-05 13:51

    艺术家常常以固定的形象和面目为人们所接受,但那往往只是一种“表面”和“假象”。梁楷是南宋宁宗时期的画院待诏,皇帝曾经特别赐他金带,据说梁楷在面对这一至高的荣誉时并未接受,而是把金带挂在院中,自己飘然而去。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尚有争议,但却非常符合读者的心理,故事中梁楷这种“有所不为”、淡泊名利的狷者形象,寄托着“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也勾起人们对于如孔子、关羽、李白等古代圣哲的追忆。因此,与他细密精工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相比,《泼墨仙人图》和《李白行吟图》这样的简笔作品在人们心目中更能代表梁楷的画风。

叭叭鸟图(国画) 南宋 牧溪 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叭叭鸟图(国画) 南宋 牧溪 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泼墨仙人图》也许只是梁楷一时兴到偶然所作,率性、潇洒中甚至透出一些醉意,全图以大笔涂抹,只在脸部略作勾描,画出紧密攒聚在一起的双眼鼻口。仙人的形态很明显是对正常人相貌的一种夸张,更可能是梁楷对自己内心的写照,细看之下,又觉得每一笔并不那样随意,甚至像是早有“预谋”的抒写,当然这些全都建立在他能够精准熟练掌握画技的基础之上。有意思的是,画面上除了仙人形象和一个穷款之外,梁楷并没有过多地表述他创作这幅画的目的以及时间地点等背景,这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增添了绘画的阐释可能。然而多事的乾隆皇帝为它题写了一首绝句,试图为此画提供权威性的注解:“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琼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不仅如此,皇帝还利用他的号召力,组织臣子同他一起观赏画作并——题和,以使他的“注”派生出众多的“疏”来。

  与《泼墨仙人图》命运相乖的是,梁楷另外两件人物作品《斫竹》和《撕经》流传到日本,画面至今仍保持着最初的样貌,从未经人题写——这令人难以理解地形成一种矛盾,《泼墨仙人图》因为大量的题诗而丧失了本有的诗意和“光晕”,而《斫竹》和《撕经》却因为没能得到题诗或者“笺注”显得更加意味深长、富于“禅意”。《斫竹》和《撕经》像是一组作品,画中的人物被认为是六祖。不过,《斫竹》和《撕经》的隐喻却是可以推究的:斫竹人砍去竹竿上的侧枝,让它成为一种有用的物件,这让人想到儒家的“格物”,而撕经者的打扮更像是一名道士,他将经卷——或言书本用手扯碎,可能表明的是已经悟道的他不再需要这些求道的工具和媒介,也可能是认为文字、知识是一种障碍,它们会妨碍自己对“道”的认知和体悟,因此应当“破”之。《斫竹》和《撕经》就像是关于“证道”的两种寓言图像,一正一反,一种是积极的传统的渐进的,一种是逆向的反动的顿得的,它们为文人画的“性情”注入了“思想”——不论这种思想是产生于创作机制还是接受环节。

  如果说梁楷的人物画是一种“禅的诗学”,那么牧溪的山水画便可认作是一种“诗的禅学”。牧溪的作品是否可以被归为文人画一直以来仍是备受争议,批评者责怪他的画“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我深深觉得这种苛责是过分的,牧溪的画实际并不“粗恶”,甚至有非常细致写实的精心之作;所谓“古法”的概念也是相对的,牧溪的确有一种现代感,但它并不意味着背叛,而是通过做“减法”来引领时代的“潮流”——“简”或许才是真正的“古法”,是对“古”的回归。牧溪对水墨的掌握非常熟练,也特别乐意为笔下描摹的对象留出“意义”层面的空间,试图通过营造“朦胧”和“清幽”的水墨世界以消解“性情”,正因为这样,牧溪的画与那些致力于“抒情”的文人画有所区别,它不是基于性情的、不是绮错的、不是抒泄的,但这种最本然的状态却能调动起人们的感发,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总结的那样:“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牧溪的画就是引人发自然之感和文学想象的触媒,是关于诗学的禅,因此,在本土并不受到青睐的牧溪及其作品被追求“物哀”与“幽玄”的日本人奉为瑰宝。

  (作者 谷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杨懿乾:我所闻见的日本书法教育
• 主题性创作不是政治行画
• 杨大伟:当代媒体艺术的叙事性
• “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
• 投机者的诚信,由谁买单?
• 中国传统艺术也需要策展人吗
• 徐悲鸿作品真伪谁说了算?
• 被资本操控的“艺术家”以何论“艺”?
• 由刘大为鉴定作品真伪所感
• 重塑当代中国水墨的价值观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