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罗丹说,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再进一步加以补充和说明,只有发现美的眼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辨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现实中我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受教育程度提高了,审美水平自然也会跟着提高。但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有很多拥有所谓高学历、高文凭的人,其审美水平并未随着学历文凭的提高而相应提高。相反,在审美上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审美能力仍然很差,审美水平也仍然较低。他们对一些“美”的认识、美学常识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就不用说专业审美领域了,更是一片盲区。这里不得不提到美育问题,也不得不提到长久以来我们观念认识中的一个误区,即知识等于审美,或是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审美。毋庸置疑,审美的培养的确需要知识,特别是需要相关专业知识,但掌握了知识并非就具有了审美。这中间有一个能力转化问题。而且掌握知识也仅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其中一个方面,开阔的视野、健康的情商、敏锐的领悟力、积极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等,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同样重要。
此外,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提倡和强调对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教育与发展,但不可否认,在美育方面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也一直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很多中小学校,美术课、书法课经常会被当作所谓的副课而成为摆设,或是被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课经常替代,学生们一个学期下来很难接受到相对完整、系统的美术、书法等的熏陶和学习。
而另一个现象,很多高校,包括一些理科类院校,大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扩建,也纷纷在增设美术院系、美术专业,但由于较为统一化、程式化的教学管理,使得学生们对美术、对美的思维认识也因此呈现出了局限、固守与僵化等的现象。而至于普通大众,其整体审美水平也并未随着高校纷纷建立的美术院系、美术专业而被很好地加以影响、带动和提高。相反,在艺术审美上两者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分化现象。这就像现实中我们总关注和看重奥运健儿所夺得的金牌数,却相对轻视和忽略了体育作为一项基础教育对大众的普及、大众的实际参与度,以及所收到的实际效果。美育也是,当我们的功利实用主义开始把美育的开展也看作是竞技、比赛,甚至是高校主抓的 “业绩”“政绩”时,说明真正对美的教育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
殊不知,美育和体育一样,同是国民基础教育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也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体现。往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的塑造和确立。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立场、方式等都会因个人审美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往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韩国电视剧、电影在亚洲有着很大的市场和吸引力,日本的动漫文化被世界普遍认可,占据了全球动漫市场的半壁江山,均是它们注重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而美育在其中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换句话说,没有国民美育的成功开展,不可能引起国家、政府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更不可能如此成功地生产和输送出代表其本国特色与实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所以美育工作看似不起眼,但一定不能被看轻和忽视,它是润物细无声的,务必要意识到它在国民教育与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
当然,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绝非只是在美术、书法等艺术或其它文化层面体现,须知美的赋予,它的对象和内涵其实是丰富多样的,它不限门类、不限形式,更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但现实问题是,我们没有在审美的方式方法上给予大众更多的鼓励、启示和引导,却在标准答案上给予了过多的灌输、强调与记忆。于是大众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也便出现了单一化、肤浅化,甚至雷同化的现象。尤其在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对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着大众审美的形成。我曾在《谁扭曲了艺术家的脊梁》一文中提道,我国当代艺术最大的问题是“俗”和“媚”,主要表现在“世俗”和“庸俗”,以及“媚政”和“媚众”两个方面。特别在“官本位”思想的历史影响下,当行政机构主导艺术取向,当官场文化渗入艺术领域,众多不良问题便开始层出不穷。这也便导致了大众对艺术认识、艺术欣赏等的审美偏差。
除此之外,流行文化、社会风气等也与大众审美不无关系。积极健康的流行文化、流行元素会促进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而浮躁劣质的社会风气、社会习惯也势必会催生粗浅荒诞的审美陋习。现实生活中,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甚至以怪为美、以恶为美等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对于真正美的东西却往往视而不见,甚至被边缘化,或进行冷嘲热讽。比如“体态丰腴”“珠圆玉润”“丰满迷人”等曾几何时还是形容女性的褒义词,但在当下,却成了“丑”“土圆肥”的代名词,“瘦即美,胖即丑”的观念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美”的概念。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在此不多赘言,但与其说是眼界认识上的偏差和不足,不如说是某些团体或个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而这无论如何都与被现实误导、扭曲了的大众审美有着摆脱不掉的关系。(作者 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