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第19分会场的主题是“审美与艺术史”,这是艺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
艺术史,作为一门大学学科,最早在19世纪的德语国家被建立起来,其建立过程与美学紧密相关。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Alexander Baumgarten)最早提出了美学概念。美学一直被视为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作艺术哲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美、趣味以及人的审美活动。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艺术观念的变化,美学因长期陷入诸如“美的本质”这类形而上问题的研究而招致一批新兴理论家们的批判,他们认为除了美学之外还应该设立一门艺术科学,对艺术作品做出科学、客观的描述和研究,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由此诞生,它是一门非哲学的经验学科。进入20世纪,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从最早的以确认艺术品的作者、年代、地点为目的的鉴定,发展到后来的风格分析、图像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社会艺术史诸种研究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等诸多新兴理论在内的“新艺术史”兴起,又对传统艺术史提出了挑战。
什么是艺术的历史与审美的历史之间的差异?它们又是如何作用于现实的?在艺术史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又伴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打破,全球化和跨学科研究发展,近几十年来在批评术语和学术讨论中形成了对美的概念和艺术概念的各种标准,本分会场主要关注美的概念与艺术史,美学与艺术史之间的关系,对有关艺术地位以及图像、历史、文化、国家认同、族群认同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并将重点放在比较研究上,以期拓宽文化和空间的界限,开启思维的新模式。(作者 刘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