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当代艺术也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灵感朱浩云:齐白石为何在民国画坛吃不开有的前卫艺术没有把精神价值表现出来书画收藏的技巧和评估蓬皮杜艺术中心71件大师真迹现身上海展览中心哈珮百年诞辰纪念展明举行《哈珮遗墨》书画集首发天津美院办学110周年设计学科作品展将于14日开幕墨韵金秋—张恩起美术作品展亮相西洋美术馆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十年教学成果展在津举行意象浮境—李安其 郝跃先抽象合奏艺术展将在京举行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慈善书画展活动在津举行庄沅轩组织书画家开启文化惠民季首场活动鼎天国际再推“珍藏四季” 名家小品吸引年轻藏家画家韩富华先生追思座谈会于重阳节之际举行秋色彩韵-水彩画八人新作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画家李毅峰参展第四届南北山水画名家写生对照展画家高玉国参展上海第二届八号桥水墨学术邀请展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建所30周年纪念活动在津举行第二届“银锄杯”全国法治漫画、动画大赛结果出炉顾志新师生暨道友诗联书印展明天在文联美术馆开幕水墨澄怀-包头水墨画院中国书画名家作品欣赏著名书法家彭英科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书法家彭英科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世纪归鸿—天津美院办学110周年教师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视频:著名画家李根友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李根友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弘扬书法艺术,架设友谊桥梁 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在天津开幕高清图:“辉光日新—画家走近道德模范”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视频:著名画家王惠民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王惠民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著名画家王惠民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高清图:天津市政协书法艺术研究院成立 范润华担任院长高清图:大匠之园-张京生、王元珍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学院开幕高清图:“水墨丹青国画精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天津市第二届临书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当代艺术也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灵感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10-13 14:14

苏州美术馆、吴作人艺术馆、颜文樑纪念馆、苏州丝绸博物馆、朴园、双塔……徜徉在姑苏城里的多重空间,人们随处可与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艺术邂逅。近日,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美术馆协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的“苏州文献展”,以创新性的展览模式引发关注:当下与往昔,时尚与传统,江南与世界,作品与实景,彼此交叠,相互激活,生出思考的空间,立体深入地诠释着苏州的文化历史内涵。

左手当代艺术创作,右手历史文献研究

当代艺术创作与历史文献研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在苏州文献展中,两者却能够为人们同时看到。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以策划当代艺术双年展见长,曾经连续12年组织与策划上海双年展,也发起创立国际双年展协会。在他眼中,再前卫的双年展也无法离开所处地域的土壤,需要对本土历史文化不断演练,否则就像悬在半空之中的海市蜃楼,终究立不住脚。当代艺术创作与历史文献研究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当代艺术创作发现未来的生活,历史文献研究发现先人的生活,两者的关键词都是“发现”。

在苏州文献展主展馆苏州美术馆,当代艺术作品挑大梁,却无不体现出对于历史的致敬,娓娓叙述着苏州在历史长河中与世界的相遇、碰撞与互动。美术馆前广场上筑起的一道巨大铁皮,是来自NC小组的景观雕塑 《丝路之城》,如丝带般蜿蜒数十米,镂空雕刻着世界各国文字。雕塑有意将棕黄色的痕迹绵延至地面,显示出时光的痕迹,作品似乎自然而然成为了广场的一部分。孙哲政形如地球仪的装置作品 《累积》 在展厅中格外显眼,只见这一球体雕塑将新老苏州、土地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若干元素拼接在了一起,如时钟、瓦当、油纸伞、雕花窗格等,甚至其中的时钟还在滴答走动,引出人们对于时间和社会变迁的双重思考。

在吴作人艺术馆、颜文樑纪念馆,“‘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 (第一期)”、“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 (第一期)”等系列展看似传统,却绝非史料的堆砌,而是彰显出某种当代性。比如梳理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于苏州可园举办的吴中文献展时,展览特别将当时《苏州明报》 《申报》 《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 等媒体对这一堪比世界博览会的展览的报道加以展示。看过去的新闻今天被历史化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79年前的展览,这样的视野相当开放。展览也将地图作为洞悉苏州文脉的一个切口,这不仅是因赫赫有名的宋代地图《平江图》 记载的就是苏州,也因地图本就与城市变迁密不可分。饶有意味的是,每一幅地图上都标以“最新”,每一个“最新”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新的“最新”覆盖,无数的当下形成了多重时间。

不可思议的邂逅,开启广阔的文化想象

在此次展览中,每一件展品都不应被割裂、孤立来看。展品与展品、所处的环境、观者,都是一次不可思议的邂逅,以互补和辩证的微妙联系开启广阔的文化想象。这样的策展方式,似乎呼应了苏州园林的造景之趣。

胡荣生的作品 《聆听时间》 以综合材料抽象出大大小小的山形,散落在不为人知的私家园林朴园中,似在与自然的园林对话。这组作品录制搜集了多种多样的苏州声音,凑上前去侧耳倾听,能够听到大街上车辆呼啸的声音,市井里讨价还价的声音,它们携带了一座城市的隐秘信息,又与园林里小河淌水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形成了一种错位的对比。

苏州城东南角定慧寺巷内的双塔下,砖草掩映着北宋罗汉院的废墟遗址。在这里,人们将与艺术家吕美立和王谦的作品 《有无》 相逢。这是分3列排开的数十只陶盘,用从苏州各个地方搜集而来的泥土混合烧制成,盛放在其中的是苏州各个水域的水。它们似乎是确凿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盘以及盘中的水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水会挥发、流动,陶盘也会受到风化、侵蚀。遥远的以后,它们或许都将化为一抔尘土、一片荒草,这让人不禁联想起脚下北宋罗汉院的命运。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今艺术家们的创作与有着千年历史的双塔彼此观照,述说着新与旧、有与无的相互转化。

展览让余旭鸿的“太湖石系列”作品毗邻明代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作品,不是没有来由的。“太湖石系列”中的每一件作品分别对应了吴门四家画中出现的一块太湖石。悬挂在颜文樑纪念馆户外的刘野的灯光装置 《人生也是一件艺术品》,也不是巧合。那句“人生也是一件艺术品”,恰恰出自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之一的颜文樑,在当时就颇具先锋意义。

相关链接

苏州文献展中的这些展品,以当代的视野多角度回望历史

文献

1937年吴中文献展于苏州可园举行,展览分图书、金石、书画、画像、史料五部分,共展出各种文物典籍4000余目,约6000余种,集结苏州各界知名人士和各乡里艺术文献典籍。当时的史料由于历史变迁、战火纷乱等原因已无法完整聚拢与呈现。不过还是可以透过79年前 《吴中文献展览会特刊》 中部分展品目录、会场分配、参观规程等内容,了解当时的境况。就展品来说,有图像、文玩、服饰、器物、掌故图书、先哲著述、本地出土文物、乡贤书画等各种类型。展览当时得到不少关注,江浙沪的新闻报刊不少都对此有过相关报道。

地图

在系列展“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第一期)”中,还有不同时代描绘的苏州地图,关注近代苏州的城市变迁。苏州中间是老城,其外围不断拓展出新的马路,透过地图细节变化,可以感受城市的发展脉络。参观者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张地图上都标有“最新”、“最近”的字样,而放在今天,这些“最新”“最近”是今昔的重叠与对比,共同构成了“历史的当下”。

铜版画

在系列展“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第一期)”中,展示了一批海外人士解读苏州的版画。1843年,在英国版画家阿隆姆出版的有关中国的铜版画集中,收录了一批描绘苏州风土人情的作品,有表现苏州名胜虎丘的,也有描述苏州农妇养桑蚕、缫丝、织布情景的。这些画作中虽然有梳着长辫的晚清男人,也有斗拱飞檐,整体画风甚至略带水墨风,然而不少内容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比如在一幅描绘苏州虎丘塔的版画中,虎丘被描绘成群山层叠、高耸如云的样子,事实上虎丘并没有高山。而虎丘一块不规则的试剑石,也被放大成超过几个人大小的规则圆形。史料显示:画家本人其实并未到过苏州,所画的内容都是根据游历中国者的文字描述想象而来。透过“他者”的想象来了解苏州,是一个独特的途径。(作者 范昕 黄启哲)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朱浩云:齐白石为何在民国画坛吃不开
• 有的前卫艺术没有把精神价值表现出来
• 田世光:承接古今的工笔花鸟画家
• 艺术系统是否需要素人绘画
• 江南山水画:今天如何绘写?
• 杨小彦:做艺术与做人
• 当代书画:令人担忧的市场动荡
• 观念先于历史 艺术史观念先于艺术史
• 王进玉:60岁对书画家来说是个坎
• 方翔:艺术需要性别吗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