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油画《大会师》(图见本报10月22日第3版)主要是表现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的场景。会宁会师既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
接受任务之后,我们这个团队感觉压力比较大,首先是时间紧,只有7-8个月的时间;其次是尺幅大,3m×8m,属于大型创作;此外,过去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比较多,不容易有新的突破,我们这次创作的《大会师》在上个世纪70年代,蔡亮先生就已经画过一张,无论从构思、构图、形象的塑造、刻画都很完美,堪称经典。
我们今天再来画同一题材,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没有新意,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经过认真研究之后,我们初步确立了以表现会师的大场面、大气氛为主体,融入甘肃会宁地区雄浑、厚重、淳朴的环境特点,强调画面艺术表现的张力这样一个总体上的创作切入点。
今年元月,我们主创团队一行3人前往甘肃会宁深入生活,元月是大西北最寒冷的季节,大家翻山越岭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创作素材。现在的会宁除了地形地貌之外,和红军会师那会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座新楼,已经很难感受到那时的革命气息了。
于是,我们走街串巷,专去老楼老店,最后在一个小巷子的老书店里,找到了一张当时会宁的照片,这是非常难得的,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历史依据。一幅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耐心做足功课,才能开始画。就像盖楼一样,地基打扎实了,才能盖起高楼。在创作过程,靳尚谊、詹建俊等老先生也来看过草图,并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画面的调子要准确,要符合历史氛围,画面中地形、人群结构的安排要合理。从这些小细节里就可以看出,老先生们以前在自己创作时,那是非常严谨的,不放过任何细节,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从事历史画和军事画的创作已经近20年,军事画和历史画创作有一个特点,叙事因素占据着相当的分量,在以往的历史画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总是一对矛盾,人们视历史画就是真实表现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越细致越好,当然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但如果把这个做法推到极端,也会产生这样的遗憾,艺术本身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而完全成为历史的图解。
明确了这一点,我就希望我们的历史画作品不完全靠它所再现的历史事件来感动人,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来触动观众的灵魂,引发人们的思考。
《大会师》现在的画面构图是虚构的,当然有一些地形地貌城楼的特征是历史的真实,整体的构图、场景、色调、人物都是想象出来的。在通读了长征的历史资料之后,我认为艺术作品表现的历史,不一定非得是真实的历史现场,也可以是艺术家对历史的感触和领悟,所以我在表现《大会师》场面时,弱化了情节的叙事因素,增加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量,结构的强化、色彩的夸张、以及象征性语言的表达,通过这些手法营造一种特殊的象征性的长征胜利大会师的氛围。
与此同时,画面中又有一种斑驳、遥远、强烈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感。《大会师》创作中,我在构图、笔触以及色彩上作出了大胆的探索,首先是“大会师”这一事件发生在甘肃的会宁地区,那里的地理环境特征要求画面有一种深沉、厚重的画面效果,构图上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稳定感和牢固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创作草图时就从整体出发,安排形象使结构特点非常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一种粗犷雄浑的力度,在这个总的审美取向支配下,形象的刻画就不能太拘谨细致,所以我降低了单个人物在画面中的分量,而强调了群体的效果,把地形地貌特征作为画面主要形象来刻画。
在色彩表现上,轻快的色调自然是喜庆的主调,但战争还未结束,显然轻快的调子不足以承担这一重大主题,因此,我偏重于浓、黑、粗,用厚涂的办法,使色彩和笔触、画面肌理相配合,大片的重色调子和天空的温暖色彩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