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傣族少女
维族老人
印度少女
浙派人物画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物画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后半叶,全国各地各种画风应运而生,浙派人物画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开创者便是李震坚、顾生岳、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其中,李震坚又以其凝重浑朴、雄厚华滋独树一帜,他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特点,将传统水墨画的技巧融入到素描造型结构中,衔接了写实人物与传统水墨语言之间的隔膜与断层,为中国画艺术的开拓和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天赋异禀,在山水与人文的滋养下走上艺术道路
在浙江缙云县,有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河阳村。村中有一座明清时期建造的文翰公祠堂(又称八角厅祠堂),堂上的木雕和壁画,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光彩夺目;下厅的大门内有一对青色石鼓,纹饰细腻,称作“户对”,与门上的木雕“门当”相匹配,这也许是后人的一种穿凿附会,但足以表明这个家族在过去岁月的不同凡响。1922年农历五月十二日,在这个祠堂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后来现代“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李震坚。
李震坚就在河阳村富有艺术气息的古建、木雕、壁画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家中第一个对他进行美的教育、鼓励他走上艺术之路的是祖父李寿焕。李寿焕是清末秀才,曾留给他一方石章,印文是“半潭秋水一房山”。父亲李梅生虽然以种田为业,闲时打短工添补家用,却知文识字,还多才多艺,擅长在戏台上击鼓吹奏,也能在墙壁上描龙画凤,声闻桑梓,在缙云山乡算得上是难得的艺术人才。天资聪颖的李震坚也早早地表现出艺术天分。三岁那年的一个夏日,母亲正在擀面条,李震坚就要来一小团面粉,一番揉捏,竟做成了一条小鱼。鱼儿虽小,却是有翅有尾,嘴眼俱全,母亲十分惊喜。第二年的一个冬天,朔风呼啸,李震坚向父亲要来一支笔,在墙壁上画了一只猫,呈蹲坐之姿,一条长长的尾巴垫在屁股下,神态与家中养的那只大花猫惟妙惟肖。父亲看后,对母亲说:“看来,坚儿真有艺术天才。”
于是,李震坚的父亲买来一捆毛边纸,供他习画。李震坚开始大量临摹小说书上的绣像人物,画技日渐精进。后来,每逢元宵节,村里迎龙灯,邻居都会竞相邀请他去画龙。上小学以后,李震坚遇到了海派画家楼辛壶的父亲狮山先生,先生常来教他写字、画画,二人成了忘年之交。九岁那年,寓居杭州的楼辛壶返乡,与父亲一起来到河阳八角亭祠堂。在看到李震坚的临摹作品后,予以仔细的引导,让李震坚第一次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1947年秋,李震坚以同等学力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系,实现了夙愿。进入国立艺专的前两年, 李震坚受业于潘天寿、吴茀之、黄宾虹诸师。这一时期的学习, 使李震坚于传统绘画与理论的领悟更上层楼。1949年9月,来自鲁艺的倪贻德、江丰成为杭州国立艺专的领导人,国立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李震坚来说,有两个大的改善:首先是享受到了甲种人民助学金,结束了以依赖宗族“书田”收益自助的贫寒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李震坚开始受到新的艺术理念的洗礼。1950年7月,李震坚毕业留校为研究生,兼任绘画系教学辅导工作。此后,李震坚一直任教于这所有“中国画大本营”美誉的著名学府,并成就了自己绘画事业的高峰。
打通中西,在时代剧变中开创新风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艺专新的艺术教育的主要课题,是到工农兵中去,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新的生活。于是,身在毕业班的李震坚开始学习素描和油画,学习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走上了“调和中西艺术”的道路,对列宾、苏里科夫等苏联画家会意颇多。新中国初期,艺术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正当李震坚的油画创作渐入佳境时,社会环境又发生了微妙变化: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新形势下,传统中国画的地位有所回升。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李震坚又回归到中国画创作道路上去。在李震坚的学画道路上,筑基于中国画的他首先具备了中国画的理念,因此,当他学习西画后再折返中国画时,自然就以中国画家的眼光去寻求自身所需的养分。由此,李震坚形成了“以中国画为体,以西洋画为用”的技法体系。
此时,人物画改革又成为时代的任务。面对旧式美术学校只设山水、花鸟专业,而人物画独付阙如的局面,国立艺专开始筹备成立彩墨画系。并遴选优秀毕业生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等培养为新中国人物画师资。于是,李震坚开始大胆地探索,将西方素描写生与中国传统笔墨相融合,以寻求人物画发展的新路。
其间,李震坚等人开始对古代人物画代表作品的一系列考察,1954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暨华东分院联合组成敦煌艺术考察队, 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 宋忠元等一行 11 人,在敦煌莫高窟待了三个多月,在几百个洞窟中考察、临摹,悉心领会传统绘画的精华。1959年,他又曾带学生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临摹历代人物画杰作, 饱览了《清明上河图》等历代真迹, 临摹了李唐《采薇图》等作品。
最终,李震坚等人成功创造出了浙派人物画,这是多种力量碰撞、激荡、交融的结果。其中,包括文人画、民间绘画在内的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是其中最为明晰的两条脉络。李震坚以其扎实的中国画功底和对西画的成功吸收,成为浙派写意人物画的三位开创人之一。
钟情写生,用生命创作生活的激情
李震坚的绘画作品大致可分成三类:下乡与课堂写生画、主题性创作和水墨人体。
李震坚非常重视生活感受,一直对生活保持激情。除了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以外,他又远赴安徽、江西、福建、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等省(自治区)。每到一地,李震坚都认真写生,留下了几十本大大小小的速写本,以炭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各种工具记录他在各地的见闻,对自己所描绘对象的热情始终不减。每每走到乡间或工厂,当他看到一个好形象,就会千方百计找来做模特。比如李震坚以钢铁女工为对象的写生,传神地将女工的秀美、淳朴、勤劳表现出来,与她们身份十分符合。这种对人物神韵的把握,来源于他对对象的热爱与激情, 他常常告诫学生“作画要爱字当头,要爱艺术、爱生活、爱自己的作品,爱字当头,情动于中,情动则辞发,才能搞出好作品来”。
主题性创作是李震坚把握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如1960年的《井冈山的斗争》、《妈妈的新课题》,1972年的《在风浪里成长》等。李震坚希望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时代的主题,创作的素材大都来源于丰富的写生积累。李震坚很少用小笔作画,通常用大笔挥洒,笔法雄健泼辣,豪迈奔放。他强调用笔过程中一波三折的细微变化,融书入画,书画一体。在浙派人物画的前期创始人中,李震坚是最擅长画大画和写生的一位。此外,李震坚有着很好的书法、花鸟、山水基础,故其画作的配景和题款都在同一个高度上,可以不露痕迹地将书法、花鸟、山水技法融入人物画中。
在水墨人体绘画创作领域,李震坚更称得上是一位初创者。他在晚年画了大量人体,如今许多习以为常的技法, 在当时却要经历一番艰苦的探索。在传统中国画中,人物画主要通过“十八描”等技法来表现衣服褶皱的变化和人物的姿势、表情,较少对人体肌肉、骨骼加以刻画。丰子恺先生曾说:“倘把这些(中国画)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李震坚的水墨人体画,多以线条勾勒轮廓,讲究人物本身色彩的浑厚,其细微之处画得非常生动。他把线条、色彩、结构以及少量的明暗感觉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其画作张扬人物的生命气息, 强调人体的健壮和自然美。李震坚的弟子,当代著名画家吴山明先生曾评价他的人体画:“以线的组合来表现人体的动态生动与厚度,李震坚先生做到了,他是真正用生命在画画。”(作者 郑成航 陈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