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在推出众多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为很多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其中有很多艺术家,从此踏上了一条高歌勇进、佳作迭出的创作之路,但也不乏这样一些艺术家:他们通过美展和其他渠道一战成名后,却从此再无好作品产生。这种现象,或许可以称之为“名成艺退”。在美术界,这并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美展设置的标准、作品的遴选方式有问题,还是艺术家无法排除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干扰、难以一种纯净的心态投入创作?本期“新闻时评”特邀两位学者撰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当下的美术创作有所裨益。
李景山 热闹 漫画
全国美展获奖者的后续发展,是个有趣的话题。一些获奖者获奖后,也获得了一个受人关注的平台,继续发展,名声越来越响;有一些获奖者,却从此销声匿迹;也有一些获奖者,如若干平常普通的画家一样继续普通下去。何以如此?当有展览与画家两者各自的原因。
从展览的角度看,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固然是国家层面的权威性、综合性大展,在衡量画家的专业能力水平上有着肯定与确立最高水平的作用。但由于全国美展作为国家性质的展览,它在每个时段都会有不同的政治思想上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一定与画家个人艺术追求相一致。但画家为了参加全国美展,当然得迎合大展的政治性乃至艺术性要求。这种情况在参展者中可谓比比皆是。亦如此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的参加者,一大半都是临时客串,平时既不画此类题材,也不会画如此大的尺幅。如画家在此种要求中创作、参展并获奖,之后其个人之艺术创作仍然我行我素,直到下一次为参展而再按新的政治思想或艺术上的特定要求而创作。因思想内容的区别,技法风格也会不同。因此,获奖者的获奖作品与其平时的创作距离很大,有时甚至判若两人。既然如此,获奖者平时创作的作品会有与参展作品全然不同的评价,也是很自然的事。
全国美展的评委由各种不同类型风格和趣味的画家、评论家组成,尽管大展及评委本人都有力求客观公正的要求,但艺术评选这种方式本身就带有绝对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和倾向性,有时还带有时代特征的审美倾向性、选择性,及由此种主观性引起的获奖的偶然性。例如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美展时正流行形式美倾向,工笔画创作势头也正旺,故此类创作易获奖。第九届全国美展国画评委们要恢复写意性,故有意控制工笔画创作的获奖,而让大写意水墨类创作获奖。亦即其他美展上可获奖的作品在此届上就不一定能获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也有几乎整个国画界在倡导写意精神的背景,故在评选时,比较偏重于水墨写意。但极富戏剧性的是,当由国画家为主的评委评选出的作品进京进行“终评”时,竟被由不同画种画家组成的终审评委们把已评成金银铜奖的作品彻底颠覆,而让一幅本为金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作品降格为铜奖……
之所以提出历届全国美展的上述评选史实,是为了说明美展评选的主观性特征——在此种美展上获奖的,可能是非常优秀的画家,也可能是才气平平的画家。优秀者在这种高手云集的大展上很多,有的才气横溢创作能力极强的画家每次参展都能获奖就是例子。此种画家就不存在参展之外的创作平庸的问题。但在全国美展上获奖的有些作者,或者因为作品符合评委们的某种集体趣味、倾向与要求而获了奖,但本人并非画坛高手,而这类人平时的创作若要得到另有一套标准的社会性评价之好评就不容易了。即画家虽然没变,但受众变了,评价当然也就不同。从每次全国美展之后媒体上批评声四起,有的还极尖锐,就可以看出大展与社会批评标准的区别。在这种区别中,大展某些获奖者不一定获得社会的认可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艺术家自身的原因看,有人因为专为展览而创作,或者另设一套思路、另搞一套画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功夫,也博了评委的肯定,获了奖。但平时的创作哪肯下那样大的功夫?在这个前所未有的金钱。(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