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我们在谈论中国古代美术史时,经常会提到院体画和文人画。众所周知,自文人画出现以后,历代对院体画、文人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多有论述。但我发现其中很重要,也总会使大家产生不解和迷惑的一点,便是它们在绘画本质上情感表达的差异性问题。弄清这一点,对创作中有关写实和写意的正确认识与区分,也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我们知道,院体画和文人画在创作中都主张形神兼备、主客观统一,也均注重情感的表达。但是,院体画更加强调形似,强调绘画的写实性,以形写神,甚至以形写神之神。换句话说,它更加偏重于审美客体的神似,力求尽可能完美地呈现出绘画对象的神态和情感。而文人画则更加强调神似,强调它自身的写意性,以神写形,甚至以神写形之神。也就是说,它更加偏重于审美主体的神似,力求表现出画家本人的思想律动与精神感受等。
所以历代的院体画家们,在创作时大都会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和立场来进行思考、着手,他们有意无意地会倾向于对所绘对象的再现。而文人画家们,则更多会从审美主体的思想、情感出发,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倾向于画家自我心灵、精神的表达与表现。
另外须补充一点,对于写实和写意,我的个人观点是,其最大的区别并非只在“实”和“意”这一简单的画面呈现上,还要在“写”上,要更加看重和分析绘画者在创作时是否真实地“写”出了情感,以及要分辨出这份情感究竟是理性,还是感性;是理性多一些,还是感性多一些;是倾向于审美客体,还是偏重于审美主体。务必须知,外在的形式表现并非其唯一的判断标准,即便工笔画也讲究写意性,也强调内在的写意精神,关键还是要看画家本人对创作的理解,以及创作时的状态。(作者 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