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借古开今:中国当代艺术对传统的重述非遗进校园:首站走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透过当代艺术拍卖日解析当前市场追逐梵高绘画大赛获奖女孩崔欣荷:自由作画不紧张艺术解密:拍卖为何要有预估成交价存钱不如存茶:普洱茶收藏升值的外部因素西泠秋拍吴湖帆《摹韩滉五牛图卷》领衔金瓶梅题材的名画不只电影《潘金莲》里有刘双舟: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六大常见因素铜川7旬老人46年收藏两千多烟盒接地气拍卖渐成风潮 或促进中低端市场新突破这套80版100元很罕见 大家争相收藏素月流辉:内地澳门水彩画交流展即将开幕玺鉴艺术中心首次大规模对外开放邢千里:博士展背后的无奈与投机艺术品拍卖行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分析南北新水墨探讨:反传统也要先继承海昏侯国博物馆明年6月开建 还规划建设一个汉镇海昏侯国博物馆明年6月开建 还规划建设一个汉镇金价会暴跌吗 印度或限制黄金进口张佩钢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画出意境 观者心静孙岩携山水画《无·界》参展第七届天津青年美术节组图:田园诗境—侯立远的青绿山水画高清图:“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著名艺术家庄雪阳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艺术家庄征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趣味怡情-画家孙敬山花鸟作品欣赏时光·春意-窦洪伟、窦士萍五大道系列作品欣赏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人体艺术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油画艺术组图:大漠之风-著名画家马明作品欣赏高清图:大漠之风-著名画家马明作品欣赏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水墨澄怀-包头水墨画院中国书画名家作品欣赏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借古开今:中国当代艺术对传统的重述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11-24 14:24

  “借古以开今”是清代山水大家石涛话语录中的精辟之言,此语诠释着对于文化艺术继承与创新的观念主张。而此观点同样贯穿在中国当代艺术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创作实践之中。

  中国当代艺术从1979年“星星画展”到1985年的“新潮美术运动”,从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到20世纪90年代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和艺术语言的日趋成熟,从发韧到今天已经走过30多年,经历了从前卫、反叛到普遍认可的艰难历程。此间,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后,逐渐以一种正常的文化形态,介入当代生活并参与到国际文化的交流之中。在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借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以转换成合乎当代语境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借用、再演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及美学思想的艺术家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艺术家群体有着相近的艺术主张和态度。但如果具体到每一位艺术家借用的对象和内容上,其转换的方式和手段又有所不同。他们“借古以开今”,根据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当代艺术精神的认知,通过对“传统”多样化的阐释使得当代艺术呈现出诸多新可能。而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并不是一种新生的艺术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讲,此类艺术创作在视觉元素上显示出中国文化的本土化特征,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扬弃中的吸收,也是对西方当代艺术创作方式的借鉴与创新,由此亦使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

  

孔千 《赶龙图》布面油画 186×150cm 2006年

  案例 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重述

  在中国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文明之一。在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形成了多样的文化思想、美学精神及艺术形式,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文字语言、哲学思想、艺术符号、民族情结都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今天的当代观念艺术而言,当“拿来主义”成为其转化创作的一种方式时,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最为常见的也正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借用与转换。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资源时,往往有着个人的原则与喜好,通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当代艺术精神的理解进行作品的创作:有艺术家借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有的则对传统的发明创造或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当代艺术的重述,亦有艺术家选择传统的哲学思想或文化典故予以当代观念的表达……而在此类作品中,艺术内容与思想的呈现方式不再直接,而是常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谷文达《两种文化形态杂交的戏剧性B1-B3》 宣纸 墨、白梗绢装裱 537×94cm×3 1986年作

  1传统文化元素的转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字与书法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而水墨和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通过当代艺术家的借用从而转换成新的观念作品进入我们的视野。艺术家谷文达通过借用传统水墨媒介及文字创作了以伪文字和错文字为基础的水墨画,以及水墨行为艺术和水墨装置艺术,形成了观念水墨艺术。谷文达在他的水墨作品中,对中国文字进行拆分与错写,其早期作品《畅神》便是通过把汉字形象进行拆分,以直观的形态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在谷文达的此类作品中,他通过现代主义的观念实现对传统水墨画的改造,作品中的文字已不是交流体系中的符号,而成为一种对文字形象借用后的抽象作品。在谷文达的另一代表作品《图腾与禁忌》中,作品内容组成运用了诸多美术字、漏字、错别字,从中不难看出其对汉字调侃与批判的意味。

  

徐冰《天书》装置

  在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创作中也可明显地看到其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与转换,徐冰在其代表装置作品《天书》以及《新英文书法》水墨系列作品中借用了中国汉字这一文化符号作为艺术表达语言。徐冰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将中国的汉字笔画结构进行拆分、重组,创作了大量无法解读汉字笔画结构,并利用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进行最终的创作呈现。

  事实上,以文字解构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新潮艺术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除了艺术家谷文达与徐冰,还有吴专山、邱志杰、黄永砯、王南溟等人,他们都利用文字这一中国特殊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从而表达对传统的怀疑、调侃、否定等态度。例如吴专山在1986年的作品《红色75%,黑色25%,白色5%》,它是由70多幅按照标题比例安排的“汉字画”,作品中红、黑、白三种颜色占据不同比例,蕴含着幽默化的反讽意味。而在邱志杰的行为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中则引入了中国的书法经典作为艺术语言,在该作品中,《兰亭序》的文字内容仅作为一个表达载体,艺术家并非在强调文字的意义,而是通过书写过程表达对权威文化的一种反思情绪。

  在艺术家吕胜中的创作中,他借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85美术新潮”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以剪纸“小红人”为基本表现符号,不仅体现了其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浓厚情感,更重要的是以此传达了中国传统美术在现代蜕变历程中的强大力度,并将这种力度推向世界。在吕胜中的作品中,剪纸“小红人”的样式符号极为常见,它们在造型上都是中轴对称的四肢展开、顶天立地的模样,表现出人类生命的力度与厚度。而吕胜中也正是从这样的民间文化素材入手,通过借用转换最终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图式。

  2发明创造与典型物质资源的借用

  

蔡国强《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 - 欢乐颂》

  瓷器、印刷术、火药、榫卯结构等是中国古人的发明创造,太湖石、园林、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生活环境中的典型物质资源,这些发明创造及物质资源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而当艺术家将中国这些传统的典型元素融入其创作时,其作品便成为古今、东西文化对话的创造性艺术语言。

  运用传统发明创造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蔡国强以中国火药为载体的艺术实践。由于蔡国强常用极具中国特色的火药进行规模宏大的爆破计划,因此使其成为国际当代艺术圈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在蔡国强的作品中,火药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成为传统、历史及文化积淀的一种结果。在蔡国强手中,火药被点燃,瞬间爆破与消失,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火药在画布或画纸上激燃后,留下格调淡雅、气韵生动的图案,这似乎与中国文人画所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火药在燃烧过程中,漫天烟火稍纵即逝,但留下的痕迹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化含义,蔡国强以火药作为艺术演绎手段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述,同时也在国际范围内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在综合材料艺术家刘建华的创作中,中国传统的陶瓷是他擅用的表达媒介。陶瓷经刘建华的手,变成了易碎的榔头、抽象的墨滴、气质硬朗的现代化城市建筑、日常用品,甚至是材质柔韧而脆弱、具有东方古典意蕴的窗棂、枯骨、苇叶、纸、落叶。这些与陶瓷本身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的作品,很容易让人对陶瓷产生一种陌生感,进而也让观者关注到一些被它忽视的特性。除了火药及陶瓷,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建筑建造、家具制作的主要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其同样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亦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家傅中望的创作中,榫卯结构成为其艺术的表现方式,在傅中望的作品中,他将榫与卯之间相互穿插、联结、分离的关系同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及文化关系相对应,从而表达他对生命、世界和现实的艺术思考。

  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除了借用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以中国古代建筑、园林、家具等为代表的传统生活资源亦是其当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元素。其中,艺术家王天德在其作品《水墨菜单》中也在此方向上做出尝试,他运用中国古代的古典家具等物质资源,以真实的事物为媒介,将涂有铜粉、水墨的宣纸包裹在实体的器物上,完成了传统水墨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转换。艺术家希望通过将西方立体主义艺术手法与中国的传统绘画方式相融合,试图为中国古典水墨寻求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另外,艺术家展望的“假山石”系列创作亦极具代表性。展望以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太湖石为原型,手工打造出光滑闪亮的不锈钢山石,这种不重意义、重视觉冲击的新图像,既似乌托邦的隐喻,又如现代化的镜像,深刻反思着中国当代文化如何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进程中重塑传统的重要命题。

  3传统文化典故的再演绎

  

徐冰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制作方案

  在不少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典故、谚语等文化资源的借用同样较为常见。在当下文化艺术日趋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此类艺术创作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的题材与内容,塑造了中国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拓宽了路径。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中,徐冰较为擅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典故中寻求创作灵感及素材,其装置作品《紫气东来》《猴子捞月》便是根据中国古代典故转化而来。作品《紫气东来》是对中国这一成语的巧妙运用,徐冰从中国文字中寻找与天气相关的云、水、雾等象形字样组成长约8米的“紫气”,采用磨砂化的有机玻璃并选择大、中、小三种造型来增强云气的质感,再通过对这些象形文字的恰当组合排列以表现云气的流动感,从而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虚实韵味及美好寓意在空间中的恰当转换。《猴子捞月》同样是徐冰对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转化,此件装置作品用中、英、法、俄、日等国家的不同文字,以及盲人所用的点字组成“文字猴”,而后用黑色颜料涂于木质的文字上进行组合悬挂,这种串联的方式与民间故事中的“猴子捞月”较为类似。而徐冰的这件作品也通过对文字的巧妙转换体现了中国民间故事的诙谐幽默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另外,近两年徐冰所创作的装置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凤凰》同样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典故及神话传说存在一定关联。

  在蔡国强的作品中,亦有不少以传统文化典故或神话故事为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的代表作。“草船借箭”是古代三国中的著名典故,原指借助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蔡国强的装置作品中,《草船借箭》象征的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所面对的文化境遇。船身“中箭”象征着西方对东方的文化输出与武力扩张,而“借箭”则代表了东方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与智取,插在船尾的小红旗似乎在告诉观者草船的身份,这是一种文化隐喻的典型体现,蔡国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融中国与西方社会对于文化的误读。如果说《草船借箭》展现了蔡国强的国际视野与格局,那么《愚公移山》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锲而不舍的艺术信念的表达。蔡国强为了完成这件装置作品,从中国各大名山借来大卵石,聘请当地人民合力搬下山,借用货船将石头运往世界各地展出,最后再返送回国内,石归原位。(武文龙)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透过当代艺术拍卖日解析当前市场
• 邢千里:博士展背后的无奈与投机
• 南北新水墨探讨:反传统也要先继承
• “新国画”的宏论如梵文般不可解
• 蒋跃:绘画也要“七分饱”及“悄悄话”
• 黄松:当代语境下的西藏艺术
• 隋永刚:当代艺术创作何以屡遭质疑?
• 刘双舟:艺术家鉴定权之争与艺术家打假
• 梁志钦:废弃物能说成艺术品
• 院体画与文人画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