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画家不能只有技术,更要有文化。没有文化的画家不过是工匠,不可能画出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作品来。”这是中国画界的共识,不仅是针对中国画的,同时又是区别于西洋画的“中国特色”。有“文化”的中国画家这样认为,没有“文化”的中国画家也这样认为,而且无论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无不认为自己是真正有“文化”的,而别人则是没有“文化”的。
撇开西洋画家是不是只有技术没有文化不论,单论对于中国画家,什么才是文化呢?就是读书,就是文史哲书诗词。说白了,就是“文化标准第一,绘画标准第二”。问题是,文化只是读书吗?种地、打仗等不也是文化吗?画画自身当然也是文化。这些不是文史哲书诗词的文化,可以赖读书而体现为文化,也可以不赖文史哲书诗词而通过技进乎道体现为文化。郑板桥的文人画“三绝”“四全”,固然是文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画工的读书程度多不高,甚至有不少还是文盲,难道它就不是文化,不是优秀的作品?
文化,包括文化知识,也包括文化素质。
从文化知识,读书是文化,技术也是文化;文史哲书诗词是文化,种地、打仗、造酒、织布皆是文化。所以,文化知识,没有“有和没有”之分,只有“多和少”、“这个和那个”之别。
每一个人都是有文化知识的,包括不读书的人。无非你的文化知识是读书,他的文化知识是种地;你知道文史哲书诗词,他知道什么节气该播种、什么节气该施肥。养由基百步穿杨是文化,卖油翁油滴钱眼也是文化,这就是“这个和那个”之别。学富五车的,与粗记姓名的,是“多和少”之别;种田经验丰富的,与种田经验不足的,同样是“多和少”之别。文化知识,因社会有分工而术业有专攻,不能以“这个”为有文化而斥“那个”为没有文化,也不能以“多”为有文化而斥“少”为没有文化。
文化素质,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精神,不论从事何种分工、行当,只有“有和没有”之分,没有“高和低”之别。我们说某人的文化素质高,实际上是讲他“有”文化素质,说某人的文化素质低,实际上是讲他“没有”文化素质。那么,什么是文化素质呢?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古人叫“行己有耻”、“敬业精神”,实际上就是“小学生基本守则”。我们看小学生的基本守则,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等,那些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道德模范,他们的文化素质,不也正是这一些内容吗?所以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知识有多少,地位有高低,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没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卑下的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一个浑身低级趣味的人。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周恩来总理和张思德,都是有文化素质的人,两者的文化素质没有孰高孰低之分。至于两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有大小,并不是因为素质的高低,而是因为能力的大小、知识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导致的。反之,晚明以降,“何文人之多”,尽管他们文史哲书诗词的读书文化知识很多,但主张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寻欢作乐,“破国亡家不与焉”,就是没有文化素质的人。像钱谦益,作为全国文坛的领袖,风雅的盟主,诗文辞赋冠绝一时,照耀古今,算得上是很有文化的人了吧?至少是很有“文化知识”的人。但当清兵入关,他在南明的小朝廷尽情享乐,一点不关心天下的兴亡,有一次携柳如是游黄山,柳劝他以领袖的身份组织抗清的活动,他则写诗回应,说是只要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何必管他国家的存亡?清兵覆灭南明之后,干脆投降作了“贰臣”。这样的人,有没有文化素质呢?没有文化素质,则再多的文化知识,能称之为“有文化”的人吗?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别人,只要不触犯国家的法纪,不违悖专业的常识,不背离社会的公序良俗,有文化素质的人,一定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没有文化素质的人,一定专指责别人的缺点,认为他没有文化。所以说,凡是认为别人没有文化的人,肯定是真正没有文化的人,不管他有多不得了的文化知识,一定没有文化素质。(徐建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