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这是非遗保持生命力最重要的举措。”12月1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周小璞在我区举行非遗保护与传承专题讲座时说。
周小璞,曾任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巡视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自2003年至今,一直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他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到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世界记忆计划”,再到2003年开始的世界非遗保护工作,大家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
周小璞认为,与有形的或古籍类的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才能存在,是通过以人为载体而展现的知识、技能等,是一种行为活动的动态过程,在过程中渗透人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观。“对于非遗,离开人是不存在的,比如非遗作品本身,只是这个项目的物质载体,非遗是无形的知识和技能。此外,非遗不像别的遗产,非遗仍然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已经衰微,但是没有死。”他说。非遗虽然也被称为“遗产”,但它其实更是活的文化,比如最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虽然如今的农耕等活动不一定完全依靠它了,但它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项非遗传承了上千年,其内核与基因的东西却没有变,这些都是非遗与别的遗产不同的特质。
如今,从全国到省、市、区等各级层面,都非常重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周小璞认为,活态传承是最重要的:“我们宣传、弘扬、振兴非遗,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非遗项目在当代生活中仍然活下去、传下去。”
近年来,我区在非遗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非遗项目进行申报、记录、保存、传播、传承等。此外,对一些濒临消亡的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也是我国各地非遗工作开展的一个重点。周小璞说:“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经有两三百位去世了,此外70岁以上的占了一半。对于那些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的传承人,要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建立完整的档案和数据库。目前,有些很好的非遗项目,已经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令人痛心。”
周小璞认为,非遗的保护要注重整体性,避免碎片式和解构式,不仅项目本身要保护,项目的传承人、相伴而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都要列入到保护体系中。国内有些地方采取非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形式来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有些地方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方式来保护,这些都是很有效的做法。(作者:吴海霞、吴乔璐、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