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做减法 强支撑
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今年中国国家画院的工作与往年相比,在方法上进行了调整,抓大放小,采取减法——省略大量小的项目,减少国内和海外展览的次数,力求减量增质、突出重点。
今年,中国国家画院着力抓了“三大工程”。
其一,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工程吸收以往美术创作工程的经验,同时又根据主题的不同加以调整。在几千年横向与纵向的坐标下,我们着眼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所包含的文化发展史,在创作的艺术性上加大引导力度,并给予艺术家最大的创作自由度,鼓励创作面貌“一人一品”。相信,该工程将会在艺术本体上向前再进一步。
其二,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正式动工。该建筑设计贯穿中国国家画院的思想,既实用又新颖,被行业专家称为“城市园林山水建筑”。新址建成后,也将为画院的创作、研究提供硬件上的极大保障。
其三,《中国美术报》深耕拓展。转眼《中国美术报》已创刊一周年,这一年,我们不断在版面设计、内容导向、板块间的协调、美术批评的加入、海外内容的引进等方面,进行充实和探索。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美术报》信息量大,既有丰富的内容、正确的导向,同时颇具观点和锋芒。接下来,报纸电子版与网络版的推出、市场化的推进,将使《中国美术报》插上翅膀,产生更大的影响。
另外,由于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创作,我回顾了自己从1985年由新疆开始的丝绸之路题材创作。今年“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个展的举办,就是我对自己这些年坚持丝绸之路题材创作实践的总结。“从写实到写意”这一主题的进入,也使我对自己几十年中西结合的学习历程和创作的文化支撑有了清晰的判断。的确,在从学习写实技法转换至不断深入探索写意艺术的过程中,越是了解中西艺术,我越发现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的魅力。中国的艺术、哲学在商周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如果放弃本国优秀文化传统,一味沿着西洋的路子创作是不接地气的,而不接地气的艺术也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理应向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深处再挖掘。我想,随后的若干年,这种努力是会结出硕果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杨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