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收到朋友转来的一篇美术赏析文章,是说一位地方画家去京城办展览的事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请看:“观众纷纷留言称赞,许多远道而来的收藏家,争着预订他们相中的作品,生怕被别人抢先买走。”这就文后所署“著名美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画院院长、××主编”的文辞,美术批评成了奉承画家的陈词滥调,而且漫无边际、不切实际地去故意拔高,不知画家本人看了是何感受。好一个“这是近年来,北京各大展览中少见的现象”。
走歪门邪道、招摇撞骗的画家读读这些句子,或许多少有些不自在,更何况正派的画家,他们能乐意吗?本来也许是不错的作品,照这样一说,反而帮了倒忙了。
书画市场的乱象丛生,给书画批评家带来了无垠的遐想空间,主观性、随意性导致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信马由缰、口若悬河地胡说一通,撇开客观实际,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堆砌起来,筑成文字游戏,慢慢享受吧,管你爱听不爱听,只要画家高兴,付点酬劳,万事大吉。
不单单是美术批评失语,整个文艺批评,都存在潜意识地去拔高扩大文艺作品的事实,很少去挑刺,指出艺术品存在的欠缺,哪怕是一点点,也都很难做到,向“人人都爱听好话”去靠拢,迎合“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人抬人高,人踩人低”的病态批评,给文艺发展注入了毒剂。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本来一米的个头,穿上三尺的裤子,拖在地上舒服吗?文艺批评家要像裁缝师傅一样,该修的要修,该剪的要剪,不要信口雌黄地说拖在地上真美。
文艺批评没有法律去约束,只能靠批评家的良知和担当,这就看如何去做一位称职的文艺批评家,不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打了一个生动比方——“文艺批评家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做到‘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儿。”(作者 胡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