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东方岩彩 胡明哲
海神 孙博
岩彩绘画不只是中国绘画的一个精彩支脉,也是东方绘画的典型方言。近日,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呈现出两条清晰的线索:一,追溯丝绸之路上岩彩绘画的历史文脉;二,探寻当代语境中岩彩语言的丰富可能。“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价值并不在于证明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一条由丝绸贸易铺就的商路,而是使我们认识到人类文明之间并不只有隔阂;包容互鉴,共同发展才是主流;“岩彩绘画”的价值核心,也不在于用一个新的概念去归化历史,而在于使当下人们重新发现曾被忽略的艺术经典,由此激活中国本土绘画的当代转型。作为观众,应该默默地观察,冷静地思考;作为岩彩画家,则仍需不懈的努力,以证明自己的追求具有划时代意义。
展览共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师生的作品百余件,并从岩彩绘画历史文献、艺术考察、教学实践、公共艺术等角度,展示了中国岩彩绘画2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岩彩绘画与丝绸之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呈现了岩彩画创作群体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多元探索的艺术风貌。作为系统性的文献展,其意义还在于提供给观众一个多角度透视岩彩绘画,并对其进行提问的机会。
探索岩彩绘画的“文脉”
当代画家可否拨开历史的迷雾,将岩彩绘画还原于其缘起的东方的地理环境,历史时空,文化情境中,研究其自身的文化基因,审美取向,言说方式,相互因缘……找到其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从而接续传统,服务当代呢?为了梳理中国岩彩绘画的历史文脉,通过田野调查探索岩彩绘画的源流关系,两年来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的师生们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佛教美术传播的线索,组织了新疆龟兹石窟考察和印度、日本两次国外艺术考察活动。
2015年6月,高研班全体师生赴新疆龟兹石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和临摹,并聘请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作为课程教师。这次考察的经历,使大家开始思考龟兹石窟当地独特的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对石窟壁画形制、体量、风格和制作方式等因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绘画材料的采集制作,对绘制程序的模拟解析,我们的关注点更加聚集于具有龟兹本地特征,既不同于印度和中亚,又区别于敦煌的原创性的岩彩绘画语言。在石窟现场的壁画摹写,不但再次验证了对于岩彩绘画呈象方式的解析,并且使目光和思维又深化了一步——目光穿透了绘画的表层也超越了架上绘画的边框;思维透析出自然地质的局限与绘画语言生成的必然,涉及到当代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质性思考”“空间思考”及“本土关联” 。
随着岩彩画创作群体的不断壮大,提高创作水平,培养高端人才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没有纳入正规的院校学科培养体制,岩彩画教学一直处于业余状态。面对这样的问题,以胡明哲教授为首的拥有学院背景的岩彩画家们一直在努力构建中国岩彩绘画教学体系。2013年3月,胡明哲教授接受中央美术学院委托,思考中国岩彩画新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 2013年5月,她向学院递交了《中国岩彩画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初步设想》方案; 2014年9月,首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开学。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的开办,为岩彩绘画的教学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丝路·岩语展览是前期课程展览的创作后续,展览中具有岩彩绘画语言特征的风格各异的学生作品进一步验证了前期课程的有效性。
岩彩绘画创作现场
当我们对这次展览中面貌多样的作品加以归类概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岩彩”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绘画历史脉络,可以找到一个尘封千年的传统绘画基因,可以传承一些曾经失落的汉唐绘画语汇。孙博作品《海神》 、吴竑作品《须弥山》 ,分别运用了叙事重构、材质转换等手段,传达对话古代经典,继承丝路文脉的意图。
以“岩彩”的角度展开相关艺术思考,可以提交一个以回归东方文明作为前提,立足于本土地质和本土文脉,探寻本土绘画当代新形态的可实施方案。蒲建英作品《生生不息》 、鲍营作品《文明印记》 、宋丹青作品《源》 ,运用了作者在自己家乡采集的天然土或煤炭,表现个体的生活记忆,质朴的生命关怀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以“岩彩”材质作为形式建构的基础和形式转换的通道,能够自然而然的变异艺术创作的叙事方式:既可以延展中国的传统绘画和东方的审美意象;亦可以转换为“材质物语”的当代创作思维,作为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以及当代创作的独特视角。甘雨作品《从远方来到远方去》 、金鑫作品《无题》 、从各自对岩彩语言的理解出发,采用迥异的制作手段,创造出“岩彩”开放多样的未来空间。
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虽然结束了,对中国岩彩绘画的再讨论和理论更新才刚刚开始。世纪初的讨论在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曾经的历史包袱早已卸下,曾经的问题已不是问题,然而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新一代岩彩画家刚刚成长,就要面对更加纷繁的艺术世界,思考历史给他们提出的新课题,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老一辈岩彩画家的智慧与坚韧,继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 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