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法仪汉晋见真淳,沉着健雄绝等伦。看取中兴间气在,风骚独领望斯人。”这是沈浩的老师祝遂之教授专门为他最新个展“蓄素守中”题写的话,而他的启蒙恩师刘江先生更是直接撰写了展览名称。“蓄素守中”此四字来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劲健》中的一段话,意指:保持质朴独立的人格。
沈浩这个人,像极了中国文人世界里的“君子”,温润如玉,品德如兰,如同一个典型案例,在烦扰的人世间,呈现出一种美好,而这种“美”,便是中国传统文化源流的现代活化。虽然书法篆刻作品获奖甚多,书名亦早已胜览江湖,但他甚少混迹其间,似隐士般沉下心在教学与创作中,一心一意营造心中的天地。
根红苗正,一出世便沐浴在正统雨露之中,自幼习书,诸法皆有涉猎,初成名,便落地中国美术学院这样一处传统滋养深厚的土地,再至硕士、博士、工作,沈浩的艺术生涯有着令人艳羡,却也无法再复制的难得。
沈浩1973年出生于杭州人,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认为“就笔墨而论,沈浩书中之最佳者,能于苍中蕴秀,于秀中得苍,秀润苍雄统而为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胡小罕认为沈浩的楷书尤其值得关注。“沈浩的楷书可以见出他在做‘刻’与‘写’融会的尝试,基本上达到了浑然天成的效果,这是他楷书探索最大的价值所在。楷书似乎可以始终成为观察沈浩书法篆刻艺术内核的一把钥匙。”而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则观察到了他骨子里的激情澎湃,“训练有素的修养使得他看似‘温润如玉’,但在书法创作中,如火山喷发似的激情是按捺不住的,势必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一提笔,便浑然忘我,进入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
2017年1月11日,沈浩最新个展“蓄素守中”将在义乌揭幕,展览将呈现100件新作,均为近期艺术感悟的阶段性呈现。
“蓄素守中”沈浩书法作品展海报
蓄素守中 刘江敬题
法仪汉晋见真淳 沉着健雄绝等伦 看取中兴间气在 风骚独领望斯人
浩弟新著付梓 题句以赠 丙申冬月 遂之
Q&A
蓄素守中
Q:您最新个展“蓄素守中”的想法源自什么时候?
A:这个展览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有想法的,创作还是需要各方面状态都调整到一定程度,不是拿起笔写字就是创作,所以我觉得在一定周期内,能够阶段性的反映一些自己创作的想法,是一个比较切实际的节奏。因为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只能到假期以后,关起门来,基本上能够进行封闭式创作,所以是一个慢慢总结和反思的过程。
去年我下半年做了一个展览,展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寒假期间我让自己稍微清空一下,慢慢反思前面的整个创作过程,再加上半年的积累,结合自己的教学,暑假可能是一个精神状态注意力都比较集中的阶段,可以抛开其他的事情一门心思做一个展览,我觉得是一个不断提高、比较享受,但也有一定艰难的周期,整个展览的筹备大概花了3-4个月的时间,把自己三十多年对书法,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书法的认识,能够相对比较集中地表现出来。这个时间里自己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状态:节奏很忙的教学和工作状态;卸下包袱投入到创作中去的精神调节;时间长了以后开始放松的状态;中间我还短短地出了一下国,完全清空的状态;回来又再到工作状态等,这三四个月中有不同的情绪、状态的调整,所以这个创作我觉得很真实,就像一部纪录片。
书法是我一生的事业,但书法创作不像其他艺术门类,它的创作更多是一气呵成的,是经过长期积累后的爆发,也是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前进。我现在还处于不断积淀同时不断反省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痛苦并快乐着的状态。
Q:您的书法面貌并不恒定。
A:书法是精气神的综合艺术,它有变化,会非常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精神状态,所以要在这个阶段里把所有的精气神状况通过毛笔传递出来,因此观众能看到很多情绪:工作繁忙后需要宣泄的激情;放松以后的一种从容,常态思考和日常锤炼等各种状态,最终组合在一起表现出来。回顾前一年做的展览,再看今年的作品,认识也在不断地提升,从年轻气盛的想做加法,到逐渐随着自己的思考慢慢倾向于提炼而进行的相对减法,这些意图希望能够呈现出来。
当然这个减法不是所有书体都贯彻,我的整个创作是真草隶篆各体书都有,有的书体可能还在继续丰富深化,有的书体就开始逐渐进入到一种减的状态,比如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最核心的根基,是中国人建立造型观的一种根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其实就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西方绘画从素描开始建立造型概念,但中国人拿起毛笔绘画,实际上是从书法里建立对美最基本的认识,所以这几年我在教学和创作中都比较重视楷书,虽说我的创作中楷书数量不是最多(最多的是行草书),但核心的东西在楷书里。所以这次的个展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目前的创作状态。
Q:从内容上来讲,“蓄素守中”主要有几个部分?
A:主要是两大块:一是美文,古人的诗词,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以文为鉴”,在书写的过程中认同它的价值观,写的时候也特别有感受,实际上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与膜拜,同时又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让它在思想中固化,在艺术中能自然地表达。
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在书法创作中,你对艺术认知的高度实际上可以转换到一个人对成长的认知,所以我一直把学习书法看作是一个修身修心的过程,书法中对美的认知,辩证的实践方法,这些思考实际上就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方法。
第二块内容是西湖,我是杭州人,尤其创作阶段正好处于G20,学校有接待任务,我也在做相关筹备工作,期间常常会目睹西湖的变化,那时候恰好手边有一本《西湖诗词》,翻来看看,感受更不一样,于是就写了一些西湖的诗文。此外,还有一些很有意义,可用以对照自身的文辞,如: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等。
Q:这句话跟您的人生处事很像。
A:只是偶然一翻,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我平时也尽量这样做。类似这样的话,看似平淡,但对自己很有触动。另外,还有一组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它讲的是诗,实际上跟书法与传统艺术都相通,去年个展我也写过,不过瘾,今年继续写,这里面的文辞我反复咀嚼,觉得还想继续阐发,说不定明年我还会再写,好的内容有一个持续的作用。
沈浩 宋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2016年 33cm×132.5cm
沈浩 贤者仁人联 2016 年 133cm×22cm×2
沈浩 唐杜甫《曲江对酒》 2016 年 82.5cm×62cm
沈浩 元钱惟善《保俶塔》 2016 年 132.5cm×33cm
沈浩 鱼乐泉清联 2016 年 132.5cm×22cm×2
沈浩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句 2016 年 132.5cm×33cm
沈浩 宋黄庭坚《登快阁》 2016 年 82cm×62cm
书法就是一种生活
Q:这次展览在义乌举办,据悉,将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空间。
A:这次主办方专门为展览搭了一个空间,提供了很好的观赏和阅读空间,作品不是挂在墙上,而是放在画架上,很亲近。主办方邀约了很多读者,让他们有机会感受这样一个氛围,所以这次的展览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观众能够坐下来边看边阅读,边沟通交流。我对策展的要求就是让书法不再孤零零地放在空间里,要让它还原到某个生活场景,因为艺术品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
Q:以前,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是最亲近的一门艺术形式,现在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写书法,它变得离生活特别远,这种矛盾关系您是怎么看的?
A:实际上对中国古代人来讲,书法就是一种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自信到底以什么为切入点?书法实际上最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核心精神,它把精神迹化到笔下,迹化成我们的生活。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书法与文化人的成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中国的年轻人少年时要学儒家,三四十岁要学道家,而六十岁时则需要学点佛法,这是人的一生轨迹。而中国书法正是儒释道三家的融合,它是中国文化人的生活,是精神的支撑。
我对书法有一种自身教学以外的愿望:希望书法能够像语文、数学一样,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个从小学开始不断深入,不断递增的体系。比如,语文教育从识字开始,慢慢讲造句,语法,阅读文章,然后到写作,一直到高中、大学都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书法没有。
Q:书法是断档的。
A:书法在高校是艺术教育,小学只是拿毛笔写字,很难从文化层面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书法应该有一个体系化发展的内容,能够进入课堂,我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可以努力地去做一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如何从点滴中积累?其实书法是可以有所承载的。
Q: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最早实施大学书法专业教育的艺术高校,去年书法系和国画系合并成为“绘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二者有一段合合分分的过程。作为书法系主任,从您的教学经验出发,书法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朝向何方?
A:中国的书法和中国的绘画本同源,即所谓的“书画同源”,那么“书画同源”的根性是什么?是人的同源、思想的同源。古代书画不分家,画家就是书法家,书法家又是画家,双重身份是如何造成的呢?是思想造成的,是中国人几千年哲学思想起的主要支撑作用,不仅仅是技术。而书法有时候比画又更特殊,所以学科教育里,我觉得书法既是艺术,也一定是文化。现在的书法教育是一种双重教育,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双双起作用,而非单纯技能的纯艺术训练。
Q:学科设置的安排上有何特性?
A:现在我们有两个专业方向:一是实践方向,技法占60%,理论占40%;二是理论方向,比例倒过来。从人数上而言,实践类多,每年招生20个,理论的本科是隔年招生,招15个。这个结果一方面受空间制约,另外目前社会对实践的要求也比较多,一般层面说,人们还是从喜欢写字开始理解书法,缺乏更深层次的了解。
如果能构建起一个系统性的培养体系,初级的事情下沉到小学、中学就做完,那么到大学阶段必然是解决理念性、理论性的问题,但现在是高等教育做中等和低等的事情。实际上,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既能学文学,又能了解历史,同时也学到了哲学,如果能把这些问题逐层融化到教学里,有了书法的熏陶,一定会给中国人增加很多文化的底气。
沈浩 花不竹因联 2016 年 101cm×16.5cm×2
沈浩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16 年 31cm×82cm
沈浩 明马洪《南乡子·花港观察鱼》 2016 年 132.5cm×33cm
沈浩 唐白居易《冷泉亭记》 2016 年 33cm×138cm
沈浩 晋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2016 年 33cm×133cm
沈浩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2016 67cm×60cm
沈浩 唐李白《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2016 年 132.5cm×33cm
沈浩 宋潘阆《酒泉子》二则 2016 年 33cm×132.5cm
时间有限,要让它为自己的理想服务
Q:行政工作非常辛苦,您如何保持其与创作之间的平衡?
A:我从毕业留校开始,二十一年来一直是行政工作和教学两边兼顾,所以我把它看的并不太复杂。艺术家比较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似乎是越走越专,但也有可能是越走越窄,越走越小。艺术家的感性是沁入骨髓的,但理性思考却是需要不断锻炼总结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才能,无非有的缺乏总结,有的则是回避,有的觉得麻烦。
行政工作可以培养理性思考能力,增强逻辑性思维,对我很有帮助,我会有自己思考问题的逻辑方法,比如做一件事,首先明白目的是什么,再思考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分步骤,尽可能不要绕远路,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这样我的时间就省下来了,相对而言也不容易被外界干扰,能以一种比较笃定的心态去面对更多的事情。时间有限,要让它为自己的理想服务,而不成为累赘。另外,做一些行政工作也会拓宽我的视野,我会站在学科发展或整个学校的发展角度来思考我个人的学术问题,起点立意也会有所不同。
Q:您比较推崇的人生状态是严格要求自己,对别人则比较宽容。
A:我觉得我努力往这个目标去做,学习书法使我养了一个比较好的心态。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自然的生发性,不一定要苛求别人怎么样,首先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大千世界,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要包容别人的想法,关键是自己有一个认定目标往前走,这就够了。我觉得“敬业乐群”是很重要的,让大家都能够在艺术空间里、生活空间里,有一个比较快乐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的话社会就和谐了。(作者 邹萍)
沈浩 西湖十景诗二则 2016 年 133cm×32.5cm
沈浩 唐李白《春日宴桃李园序》 2016 年 133cm×67cm
沈浩 清石涛《题溪山晩渡图》 2016 年 32.5cm×133cm
沈浩 唐杜甫《春夜喜雨》语 2016 年 33cm×132.5cm
沈浩 宋释道潜《过临平》 2016 年 132.5cm×33cm
沈浩 明于谦《咏煤炭》 2016 年 132.5cm×25.5cm
沈浩 《华严经》句 2016 年 133cm×33cm
沈浩 梁周兴嗣《千字文》 2015 180cm×48.5cm×11
沈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016 年 133cm×48cm
沈浩 明高得旸《九里云松》 2016 年 31cm×82cm
沈浩 清厉鹗《谒金门》 2016 年 67cm×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