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龙美术馆官方微信发布了即将于2017年1月22日开幕的《詹姆斯·特瑞尔 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 James Turrell: Immersive Light 》的开幕信息,并进行了在微博平台与Instagram话题互动信息的公布。基弗展的热度已经过去,不久前还沸沸扬扬的基弗展事件在如今时代的信息洗礼下,似乎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当然,从事实上说来,对于龙美术馆的这一展览,依然是值得期待的。美术馆进行展览,与艺术家似乎在是否商业层面这一问题上更为容易被大家关注,而在美术馆的展览、学术与艺术家的问题上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大概因为这些都是里子,没有面子好看吧。就像雾霾,公众最容易关注的还是表面的空气污染,毕竟这一问题属于无差别攻击了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至于背后斟酌的那些方方面面,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美术馆是一个耗时长久且回报基本上多在里子的行业,投资艺术领域的人是很容易拳头大窝子打到水里涟漪都见不着的,从当下的美术馆行业来看,大多数美术馆只能在投资中,不断试错,民营的拿投资人和找来的钱,政府的拿老百姓的税收,至今似乎还没有试出令人满意结果的。
美术馆的几个节点
筹备阶段
美术馆的运营,从筹备开始,面临的实则是一个整体的从无到有的主体建立的艰难历程。投资方确认美术馆创办的意向时,便是第一个点,这时会公布的如投资金额,馆体硬件设施的相关信息,以及馆长人选和未来的运营方向等。其中,馆体建筑的设计师在这之中也是有着巨大加分作用的,不少美术馆选择国际知名的建筑师进行了整体的设计,对于公共建筑而以,建筑本身就有对观众产生一种吸引的预期。在这一方面,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的世界著名建筑师群体设计的建筑吸引力,可以说效果显著。另外,还有如邀请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长沙梅溪湖艺术馆,隈研吾设计的成都知美术馆,矶崎新设计的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等,都是邀请著名建筑设计师来作为美术馆本身的加分项。
这一阶段基本处于,自己冷暖自知,外边人等着看未来的时期,稍微的一点内部变动,美术馆是否能够开馆都成问题。这一时期是属于交代投资人和运营团队的美术馆决心时期,许多细节工作和繁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各类规划与落实反而是最磨人的工作。除了建筑和相关政府审批的工作外,另外一个核心工作则是美术馆运营团队的搭建,美术馆如今是如雨后春笋般开心的一座座往外冒,而美术馆行业的人才却是极为缺乏,整个行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美术馆多也是只能将就着开下去罢了。除北京、上海外,多数地方这类人才极为匮乏,二三线城市美术馆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高,多数美术馆其实是老板说了算,无专业的管理人员亦或是馆长当傀儡的情况,也打击了专业人才加入团队的积极性。行业缺乏健全而体系化的成长学习与晋升增值空间,是美术馆行业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尽管这样,搭起一个不大不小能满足当下大体量空间的美术馆的运营班子,将就着运营下去依然是有可能的,当然道路上的问题不小,好在还能前进。
开馆首展
对于刚面向公众的新美术馆而言,开馆的首展往往会成为公众印象的出发点,美术馆行业的核心客户一为业内人士如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以及其他艺术行业从业人员;另外,则是各种五花八门,差异化极大的一般公众。当然,如果真正意义的独立主体的美术馆,那么投资人和其他的美术馆资金来源提供人则是运营层面的核心用户了。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美术馆需要考虑其运营系统的规划是否能够维持美术馆的长期可持续性,从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等综合层面提供客户优质的产品。
在美术馆的这三个群体客户中,有买大单的,有买小单的,也有只出力的和只出面的。投资人投资的金额一般占到较大的比重,这个是属于买大单;一般公众的会员费、门票费以及衍生品购买等之类的消费类支出,属于买小单了;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以及艺术媒体等其他艺术行业从业人员多为名义上提供支持,或者资源置换与购买,这种属于只出面的;另外,不少美术馆都会对外征集美术馆日常以及特殊时期需要的志愿者,志愿者多不拿或拿较低报酬也有使用其他实物回报的形式为美术馆提供需要的劳动服务的,这种属于只出力的。首展的选择复杂性就在于其需要同时面对这四种各不相同的客户,而非如同日常小型展览或一些实验项目的特色性,因而,开馆首展往往规模较大,当然由于不少美术馆的投资人属性,难免会做一些恨不得全部身家都交代出来,像炫耀一样的大牌拼凑展,这种暴发户心理类型的展览往往成为这种美术馆之后运营阶段展览的负担,冤大头的属性也从此在业内人士这一部分客户的心理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多以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而收场。另外,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引进展、主题设定的呈现展以及征集性的互动展都可选择, 各有利弊,还得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选择,毕竟美术馆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有运营团队和投资人知晓。而对于不同客户而言,他们之间就如同微信自媒体的阅读者和广告投放者关系一般,观众和粉丝是一类的,而投资人与业内人士与广告甲方的关系相近。
日常运营
在开馆首展之后,往往会有几个月的磨合期,不论是团队面临的新的工作状态,还是随时可能来临的资金压力问题,以及展览中可能突发的各种问题。不少美术馆可能在开馆首展时会请外援,影响力甚是有些大的知名策展人们在花了大成本热闹了一场之后,接下盘子的就会是长期要运营美术馆馆体的工作人员,这是不少民营美术馆的做法,结果往往与预期相差甚远,赚来的就连吆喝声中都有些是鄙夷。
不少美术馆的运营是处在一种无计划的、随机的、不稳定的状况下的,展览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变动性,作为主体产品的展览无法确定,其背后的其他相关行为也就更是如此了。这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决策者的美术馆运营预期的,不少投资人把美术馆的商业性预期作了过于理想化的设想,也或者是投资人主营产业的收支变化等,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主要依存于口头承诺的资金支持的美术馆,在运营商举步维艰。更不用提持续性和专业性了。
不少美术馆在筹备阶段,可能因为外援策展人,而忽略了美术馆运营的纵向与横向考虑,毕竟做策展人是一回事,而做美术馆考虑的可就要多得多了。整体的运营是配套产品要基于核心产品的完善,开发并将美术馆的展览这一产品的价值最大化。那么一个展览的教育附加、衍生附加、学术附加都是可以有产出的。而恰恰为一个单独的展览选择的策展人往往很难全面的考虑这些,毕竟赚完这一票估计也就跑路了,不少美术馆就是这样被玩死的。
圈内总是在展览及展馆层面有发自内心的高低评判,这种评判是建立在艺术家、批评家乃至于策展人的所谓专业评判,这种评判的标准更多是一种小范围的标准,而美术馆恰恰是一种公共性的存在,在现阶段,不玄乎、不烧钱以及中规中矩反而是最重要的,文化这件事,想着一炮而红,实在不可取,毕竟不是明星出轨,也不是网红脱衣。大多美术馆的展览如今成了开幕式当天的明星秀场,反而日常的展期中工作却容易被忽略了,须知对于艺术家和策展人而言开幕式的秀是灯光绚丽的,而对美术馆来说则更需要全面把握各类客户群的需求平衡工作方向。
美术馆这个行当多的还是表面上得高档优雅、风光满面,背后却免不了鸡零狗碎,还得好好地维护美术馆里那些锅碗瓢盆。大家都见多了光鲜亮丽,之后的风吹日晒大概是都不愿意做了,那些需要落地的、对接的以及与真正的美术馆客户接触的工作反而没人做了,大家都愿意和投资人往来,毕竟人家给钱,所以说为什么初开放的美术馆像互联网创业公司呢,因为大家更多盯着的都是给钱的投资人,而投资人却希望你盯着用户。
展览的无效化趋势
艺术类的展览的功能,在不同的角度来看有很多,大概的方向其实和人性是一般的,一为名,一为利。当然,实际可能产生的产物是复杂的,但归结到底也就这么两类。对于画廊而言,企业的市场属性是值得肯定的,通过展览更好地创造了画廊销售的机会,而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促使画廊得下很多功夫去把展览的质量在各个方面都让客户满意,这种满意是消费者式的满意。
市场是好东西,但是行业多了去了,各个行业规模和模式都不一样,艺术市场其实是害怕那些有艺术情怀的人的,优胜劣汰靠市场,劣胜优汰则是靠乱七八糟的市场,不少美术馆建立并不是真正建个美术馆,好好运营,当然也没人要求他们这么单纯,只不过企业参与的美术馆最终成了老板高兴的一场秀,这种情况实在不少,所以说情怀可以,买些喜欢的艺术品,赞助些非商业的艺术项目,都挺好的,来搅局就不太好了。由于投资人往往掌握着可以说是最大的权力,依着自己喜好瞎搞,最后烂摊子还得直接的执行人来收拾,事倍功半不说,放长远了整体瘫痪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连锁反应这东西谁也说不好。
盲目的优越感是很可怕的,展览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消费的关系,更应该是一种长久的互动关系。大概是传统的词汇在当代艺术展览的圈子里不受欢迎,某天开始,艺术圈的展览伴随着哲学词汇、科技术语以及其他不想关的强拉硬扯的连上点的都拿来做了展览的名称,基本上怎么看不懂怎么来,画廊展为卖画搞点噱头,美术馆实在大可不必了,该什么展就什么展,艺术品放谁手里都玩不成航空母舰不是嘛?
对于公众看不懂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根源是展览没交代清楚。公众并不需要像批评家、理论家那样去对待作品,只需要对作品在最基础层次的理解,消解经验带来的观展成本,其实在策展人与艺术家沟通方案时就应考虑到,大概更多考虑的是展览看相以及卖相的问题了,到了无认知前提的观众也就忽略掉了。而这种结果也导致公共教育的活动在美术馆中愈来愈偏娱乐化,大体还是展览在出发时的取舍并不取决于整体计划的完善,而是多拍脑袋决定的,虽然美术馆的性质可以分得很细,政府扶持的、民营的、高校的之类等,然而在运营的问题上,却几乎依然停留在行政化办公的老路子上,市场和产品的思维极其匮乏,更不要谈客户的处理。说这些年电影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是观众的纵容,而艺术展览这一产品却压根就没形成这种观众是纵容还是严厉的评价体系,多在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自言自语的封闭状态下孤芳自赏。
艺术家与三分天下
不可否认,虽然美术馆的产品即艺术展览的市场性在当下环境基本是有一家做了的就能矮子里边拔将军,但是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市场性却还发展得不错,所谓不错指的是这种自由市场的优胜劣汰在这个领域形成了等级效应。这种市场评估性的价值观并未能产生一种健全的模式来与学术合作,学术倒成为了一种被用于资本购买的产品用以增加艺术作品的价值。
这种市场导向也在产品其他营利开发层面难免地波及到了艺术展览的定位,不少美术馆的展览越来越千篇一律,走穴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混口饭吃无可厚非,迫于无奈的投资人喜好,追热点,追名气,追价格,追头衔等,这些都是造成如此现象的因素。
市场与行政管理两个层面催生出了两个体系的权威艺术家阶层,从上往下的是一者以庙堂左右流窜市场前后,另一者则是价格之高低瓜分资本之进退,两者殊途同归罢了。不同的是一者通过政治正确与组织力量自上而下覆盖,另一者则以来资本支撑与西方影响自下而上传播。两方各有范围的垄断,因而又难免产生中间派,与政商联合体进行新组合。可以说三分艺术天下,也不过于此。这种现象也通过展览形式对外呈现,美术馆则相当于将这种现象放大并对外表达的窗口。
艺术圈在一片祥和之际,艺术家各有各的喜怒哀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好的场子做个展览,租金都那么贵,没有背后投资人的支持,实在痛苦;被偏爱的确实也有恃无恐,像明星那样还得根据自己档期挑场子的格调,走的场子多了,也得选选地方,不能失了身份。庙堂的好画院、官方美术馆,资本的喜欢民营的几家头牌偶尔进进学院,实在不行就自己开个,反正都是花钱。情怀不转换为价格,对投资人来说必然是耍流氓的,天价的局偶尔也得做做,没做好做太快就当买个教训,总归可以挑来做的还是挺多的。还有专门攒局的,博览会、青年奖项等名头,也是各自谋划将机构和艺术家吸纳进体系。通过这种种模式,每个艺术家也就有了自己的归属,真好,一片祥和。高大上的巨大美术馆空间也因此得到了利用,民众参与了活动,观看了艺术品,提高了修养,陶冶了情操,文化艺术事业不可限量,形势大好。
想来美术馆、展览与艺术家在这种生态下,必然是强强联系,各自为阵顺便划分势力范围,最后带动祖国文化艺术发展,会达到一种前所未见的新高度的,老百姓们大概还真是会因此而感受到艺术滋润的幸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