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吕澎最近在一次访谈中表达了对艺术圈玩当代艺术的老板的失望。当然,首先他自己就是一个老板,1992年广州油画双年展通过市场方式操作当代艺术失败后,他一度干过房地产中介策划。当他挣到2000万时,他发现要在美术界呼风唤雨的门槛已经提高到2亿了。所以他还是不得不替南京的土豪地产商打工。
南京某地产商赞助了南京国际美展,应该说有一定意义,至少通过这个活动让艺术圈开始关注一下南京了。但显然该地产商赞助国际美展,一是为了盘活地产品牌,二是为了低价收画。吕澎是当代艺术圈希望通过资本来推动艺术机制的一派,当然,现在当代艺术圈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连吕澎也痛苦地认识到这是不可能的,对老板群体不能抱太大希望,他们愿意参与很好,但不能把当代艺术的推动全部押宝在老板及其资本体系上。
首先,中国的老板还没有发展到懂艺术、尊重艺术人的贵族阶段;其次,资本不是来赞助学术的,而是来投机、投资的,甚至是中短期套利的。我这些年越来越不愿意跟老板打交道,原因可以总结如下:1.中国的老板发财过程不容易,受尽委屈甚至牺牲尊严,所以他们是不可能赞助艺术的,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心理是,凭啥我受尽委屈挣的钱,支持你不受委屈地搞学术?2.来艺术圈玩的老板大都拥有几千万到2亿左右的财富,并不是真正像比尔·盖茨钱多得不想要了。艺术圈的老板属于富人里面的中等阶层,这批人还是蛮把钱当回事的。虽然有钱但并不大方,一切花钱以少投入高产出为原则。他们可以2万元请你吃一顿饭,但不会花5万元赞助你出版学术作品。大多数老板喜欢请一群艺术人吃饭,但绝不赞助学术,因为请吃饭有成为中心的存在感。3.中等富豪在富豪圈是没有话语权的,但在艺术圈有很多人围着,突然找到了领袖感。国内艺术圈的老板不像欧洲的贵族,一切以尊重艺术家为主,这个时代来艺术圈的老板喜欢以自己夸夸其谈为中心,让艺术家围着他,听他讲层次并不高的艺术、文化和哲学见解,就像他在饭局上围着官员和更大老板一样。
总的来说,中国的老板在艺术圈的表现,症结还是在于没有进化到贵族,一是仍把钱太当钱;二是花了钱要以自己为中心表达自己最高明的艺术想法,也不管自己的想法有多初级。但一个贵族是不会有上述两点特征的。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比如艺术圈的精英群体,虽然没有老板钱多,但也并不缺钱。老板花几千元请艺术人吃个饭,在当代艺术圈应该已经不是一个事儿了。
艺术精英现在也并不缺几万或二三十万的做事情的基础资金,几百万的赞助老板也不会给,几万、几十万也不需要求老板。因此,精英与老板越来越没有交集,因为大钱老板不舍得掏,小钱艺术精英也不需要求,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赞助去陪老板吃饭并听他夸夸其谈。这样的话,老板身边虽然仍有人围着,但围着的人素质会越来越差,因为真正的精英不会去主动贴着老板,愿意贴的艺术人,也就是为了套点几万的小赞助或者卖画。在我看来,老板在艺术圈的这种处境,其实越来越没有意思,因为这个时代真正素质高的优秀的艺术人跟你没有交集,因为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钱忍受暴发户式的张扬与卖弄,愿意陪着你的基本上不会是真正的艺术探索者,真正的艺术探索者也不会整天去交际。
因此,一切都有阶级性和时代性,老板们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仍不会说像贵族那样撒了钱还敬着文化人,当然也不会像贵族那样不把钱当钱,还是要按照商人的习惯低投入高产出;文化精英也逐渐进入自足的状态,绝尘孤行,大家也就渐行渐远。在最低的做事资金解决后,其实有没有大笔赞助,并不影响学术的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