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力提倡深入生活,到火热生活中去取材和创作,画家和美术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与工人和农民打成一片,创作了不少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在那期间,广州美院曾经创作了一大批让全国瞩目的作品,其中有几幅油画尤甚。今天看来,仍然十分经典。
1963年8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广州美术学院学生下乡作品展”,使得广州美院顿时轰动全国画坛,特别有几幅优秀油画作品让人极其瞩目,反响甚大。
第一幅是汤小铭的《稻香时节》,反映了珠三角丰收时节的作品。表现丰收的作品在全国都很多,而这一幅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借鉴了古代诗的手法,从侧面表现正面意象的意境。画面描绘了一条小船和两个村姑,其中一个一手推开装满稻谷大船的一角,他没有直接描写丰收景象,但从画面联想到珠江河上“塞满了满载丰收的船”的情景,以此来表达丰收,构思十分独到。虽然借鉴了当时苏联写实的手法,但也有中国民族的美,尤其有广东水乡的美。作品无论是构思上还是色彩上都尤为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画这幅画的时候,汤小铭还只是个学生。
第二幅是黄文波的《春雨》,描写一场及时的春雨给人们带来的喜悦,画面最别开生面的情节是描写一名村姑用双手接雨水。另外,还描写一个农民干部形象的男性欲丢掉吸着的烟蒂,思考如何借春雨的时机大干一场的细节。这幅作品在当时,给人一种非常新鲜的印象,通过农民避雨的场面来表现了他们对农村生活热情的景象。
第三幅则是陈生的《大旱之年》,画面中几个村姑是主要角色,另外还有几名男性农民一起推船抗旱。其中,有着珠三角典型丰硕体型的女农民叉着腰,后面一个擦汗的手势非常有生活气息,由于手指上沾满了泥土,画家安排了画面人物用手臂擦汗,这一点构思十分独特,与生活气息扑面。
这三幅艺术感染力极强烈的油画,可以说,当时代表了广州美院深入生活的创作作品,而这三位都是当时初露头角的者,他们均处于学生时期。其中,作为广西桂林人的汤小铭,生于1939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并曾任广东美协主席,以后也成为了影响全国的油画家,他后来更创作了《永不休战》《女委员》《让智慧发光》《在太行山上》等优秀作品。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艺博院等都分别收藏其作品。
黄文波也是广西人,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浦北县文化馆从事文化工作,1984年调回广州美院担任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他后来更创作了《山村新事》《金铺苗岭》《苗岭集市》《山里阳光》等作品。
陈生是福建人,是一位深沉朴实又才华溢然的油画家,在七十年代初,他曾在农讲所新馆创作了历史画《毛泽东在“三大”》,他的素描稿十分出众,画面铿锵有力且非常自然,造型上有强烈的面块感,给人很深的印象。只可惜他40多岁便英年早逝,否则依他的才华定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幅作品均通过众多的草图来反复琢磨而成,例如《稻香时节》,是从作者的众多速写中挑选并修改而成的。三幅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艺术感染力让人怦然心动,均与他们对生活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分不开,也证明他们在对生活题材转化为艺术表达上确实有着过人之处。在广州美院每一次的校庆展览上,这三幅画都会历迭展出,每一次都能给观众耳目一亮,温故如新,过目难忘。三幅作品均饱含了以一当十的艺术容量,而现在,我们已经较少见到生活气息如此浓烈的作品了,以及将火热生活的细节演化成艺术语言的作品也十分鲜见,对于这两方面在当今艺术界的缺失,值得我们从艺者深思。(梁照堂 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