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徐悲鸿:谁能来几笔仿元人笔意 便自认为是国画大家
清末书画的摹古之风在20世纪初遭到了新思想的强烈批判,“因循守旧”成为了摹古的代名词,而直面客观对象,在绘画中的“写生”手段则被学人一致高举。艺术界由此出现到底是“师法造化”还是“师法古人”的争论。
蔡元培
培根曰:人不必读有用字书,当读自然书。希腊哲学家言,物类原始皆记于自然科学……西人之重视自然科学,故美术亦从描写实物入手……科学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养成观察力的法门……没有比美术再直接的了。因为美术家能以成功,全在观察自然之美,怎样才能看得出自然之美,最要紧的是观察自然之真。能观察自然之真,不惟美术出来,科学也出来了。
(《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上的演说》)
师法造化:写生论
傅抱石
唐宋以后,画家因注重技法的研究,遂变成了另一种风度,认为画室“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所谓“性灵”,所谓“意境”,所谓“胸中丘壑”,今日看来,乃是容易使人渺茫的烟幕……百分之百地写真山水,原则上是应该成为山水画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壬午重庆画展自序》
潘天寿
师自然者,不过假自然之形象耳。无此形象不足以语画。然画之极则,终在心源……对景写生,要懂得舍字。懂得舍字,即能懂得取字。即能懂得景字……对景写生,更须懂得舍而不舍,不舍而舍,即能懂得景外之景。
《潘天寿谈艺录》《潘天寿美术文集》
傅雷
自然和艺术真正的关系,可比之于资源与运用的关系。艺术向自然借取的,是物质的素材和感觉的暗示:那是人类任何活动所离不开的。就因为此,自然的材料与暗示,绝非艺术的特征。艺术活动本身是一种技术,是和谐化,风格化,装饰化,理想化……这些都是技术的同义字,而意义的广狭义不尽适合。人类凭了技术,才能用创造的精神,把淡漠的生命中一切的内容变成美……要之,写实可,摹古可,师法造化,更无不可!总须牢记为学阶段,绝非艺术峰巅。先须有法,终须无法。《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徐悲鸿
所谓国画,并不是叫你去摹古,我主张保留旧形式,必须参入新精神,用新形式表现,也须显出旧精神。国画的六法等等,当然要保存,可是该用新的精神去发扬光大,一般学国画的人,老是死劲地抓住八股式山水,没头没脑的临摩,把造化之美,宇宙万物,一古脑儿丢在九霄云里。谁能来几笔临四王山水,仿元人笔意,便自认为是国画大家。肯定一点来说,画面上的美感和灵感,当然要由作者深刻的观察,落之于笔才会产生。一幅作品,至少能反映一些时代的精神,要是光像写八股文般摹古,充其量亦不过在牛角尖里兜圈儿,就是有些相仿,也不过是棺木里抬出来的僵尸,一具没有精神的躯壳,古人的作品自有当时精神寄托在上面,那么,试问你临几幅踏雪寻梅,东篱策杖的古意,旧形式的精髓既不可得,精神更无从说起,其实学艺术决不是取巧抄袭所能成功,国画所以一代不如—代,完全坏在那班盲目制造假古董的国画家手里,诚然是万分痛心的事。
《国画与临摹——在新加坡“徐悲鸿教授作品展览会”上的讲话》
孙壎
中画则日趋于理想临摹,而每况愈下。西画则益重自然现象,而每趋进化。时迄今日,而优劣益别。非果中画之劣于西画也,实后代临摹理想家,师弟相承,其去自然兴趣愈远,而所绘愈早下矣。
《中西画法之比较》
师法古人:临摹论
胡佩衡
要多临古画。古人的画不管是从天分来的或是从功夫来的,既然可以传世,必然有几十年的心得,它的气味总不会坏的。我们临摹久了,它们的气韵自然与我们的笔墨化合。清朝方薰说:“委心古人,学之而无外慕,久必有悟,悟后与生知之气韵,殊途同归。”这又是取得气韵的一个捷径。《中国山水画气韵的研究》
俞剑华
说者以为国画因重临摹,故崇古之思想甚为浓厚,殊不合于现代进化之旨。不知崇古思想,各国皆有。且崇古所以励今,知古人之有可崇,愈觉今人责任之重大,如何可以保持其固有之荣誉,以求其发扬光大,无忝厥生则求进之心自有急不容缓之势……且既知临摹为不佳则毅然废之而从事写生可也,岂可因噎废食乎?如以国画有临摹而遂废国画,不知西洋博物院艺术院中正有不少画家在临摹其古代之杰作也?盖临摹为习画人们方法之一,所以研究古人之法度撷取大家之精华,犹习作文者之必须读古文也岂可废哉!特世人误以临摹为习画之目的,而忘其为习画之阶梯遂不免倒因为果。
《对卑视国画者意见的回答》
张伯驹
余亦曾与悲鸿发生论战,悲鸿谓:京画家只能临摹,不能创作。又谓其美专学生犹胜王石谷。余则谓:临摹为创作之母,王石谷画多法度,仍可为后生借鉴。经友刘天华调解,乃复友如初。此两事为后之画家所不知,因重记之,以为异日艺苑掌故。《刘海粟年谱》
郑锦
我国画法当仿古入手,必先从事临摹,限以十余种之皴法,俾学者殚精竭虑,以专攻其某一种。至所学既成,心手相应,然后可以杂取旁收,自具炉冶,熔铸诸家而自成一家。又极注重风神与气韵,此为我国特有之教法,亦即我国之所长,而与西洋诸国完全相反者也。彼忌临摹,尚写生,画法极为目的,适己意者即表见之。
《郑锦讲演录》
刘海粟
临画的意义有二:第一,要知道创作不是凭空得来的,是要从古大家的作品中启发出来的。临画便是研究古人作品的一种手段,从临摹的中间,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古大家的技法上的奥秘,作为自己创作上的酵素,所以欧洲历代大师没有一个不旁及于临摹的……第二,临画是使本国人得能间接欣赏西洋名画的一种工作。”
刘海粟《关于评刘海粟画展的总答复》(作者: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