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眼下时段,正“春运”意味般展开又一年艺考轮转,考场外陪考家长、培训机构工作者、大包小包的考生,堪比试卷更生动、更有时代生活味。
作为一个艺术教育从业者,关注艺考多年,但多年来艺考不变的面孔,颇让人频频生疑:到底是各种批评言论和各种可参照的经验不起作用,还是主政者、从业者本身观念滞后或惰性使然?
去年,借考“未来转基因鱼”怪题,终于有点扬眉吐气感觉的央美副院长苏新平发表过一番“对考前班深恶痛绝”的豪言:“我相信今年的考题会导致一个结果,考前班一片片倒闭。我们就是要杜绝考前班为了经济利益而颠覆、干扰正常教学。”对此,考前班真是造成艺考和美院教学“不正常”的罪魁祸首吗?
无妨逆向倒追这个问题。以“央美生产”为例,先看看某些被广泛认可的“正常”现象:1.央美曾出现过全国闻名的考前班“导师”,个别人已经是现在央美领导级教师。审视这些“导师”的教学主张和成果,其实就是以近距离视域、局部放大及入手描绘为主要特点,并由此相应加强作者先入为主感受,通过重复、机械、熟练掌握的(超级)写实风格教学体系,而这套体系一直就是央美乃至全国各大美院几十年统治性的主流教学体系,只是因为对适度的夸张、变形等风格的避讳而让后来强调此道的“培训导师”爆得功名而已。2.全国各地的考前班、培训机构——特别是央美的周边地带,其“导师阵营”的广告中,毫无例外强调“央美毕业”“央美在职教师任讲座导师”现象,甚至出现没进过大学的“高中文凭”培训导师,问为何获得学员信任,答曰“本导师参加央美考试得过高分,只是文化课不过线而已”,意即已获“央美鉴定”。3.无论是央美的“在职导师”、毕业或经艺考鉴定的“导师”,都像是不言自明地指向一个艺考通用“标准”,而在央美内部,与这个标准最直接对应、接轨的“培训机构”就是最严重违背现代艺术教育规律的实体机构之一——基础部!我认为“基础部”不久也将因为艺术教育的现实要求而解散、消亡。我想说的是,既然类似以上的“央美生产”被一致认可,为何按同样路径、标准执行教育的考前班、培训机构却被认为“干扰正常教学”?难道你可以教写实,我就不能教?莫非你独爱甜、雅、灰,偏我不能也?
关于教育,词典里“主要指学校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的标准定义,现在已经有了巨大发展,比如,现在已经是终身学习年代,教育早不单单是“新生代”的事。最关键的是,现在是数据化并由此催生适应、定制个体化需求的时代,教育(再加上“艺术”前缀同理)同样进入了“适(个体需求)者生存”时代,创建现代教育制度、现在又走在教育探索最前沿的欧洲,比如芬兰,早已在冲破教育和教师按“专业科目”分类的藩篱,几乎要喊出“中小学学校教育即将解体”的口号。像央美领导还有鄙视社会、民间、私营教育机构的言论,是观念倒退:美院本来就是从私人作坊发展出来,在教育发达国家,私营艺术教育、私立艺术院校一直就是一支顶尖力量,而且事实上私化教育力量甚至更有内生竞争力,公家独大是不大可能的;另外,与芬兰紧跟现实的教育探索一样,既然受教育者最终目的是“社会生活”,自然而然就应该“教育在社会里”,社会、民间、私人的教育投资、经营、探索乃“整个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恰更容易适应艺术教育需求向个人化定制科目、项目、教师的发展形势。所以,反过来,那些庞大臃肿的艺术院校,也在考虑如何适应形势,在网络化、科技化、社会化等方面进行工作室制、导师制的教育改革,把不同专业名家请来定制教育,而如若社会名家联合起来办教育机构或做一期教育培训,其教育效果可能并不比美院差。多年前我在央美《美术研究》上发文恰好有个未来预言:“一般理解的艺术学院可能会灭亡——不是艺术教育没有,而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围墙的、严格意义的、自封的纯粹艺术学院没有了,变成与整个社会浑然一体的生活方式。”我仍坚信这个预言会坐实。
前不久,在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一场争论中,马云回应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是对立关系。实体经济只有经历住新科技的挑战、转型和创新的洗礼,才能面对明天的太阳……不是技术让你淘汰,是落后思想让你淘汰,是不愿意学习、自以为是让你淘汰……是你的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而不行……”所以,我认为苏新平在谈到考试改革设想时所说的“个别老师也需加强学习,增加修养。如果老师不进取,不创作,教学敷衍了事,今后连评卷都评不了。因为我们评卷还互相讨论,评卷老师要说出理由,如果说不出来,不是考生丢人,评卷老师都丢人”才更像是落到实处、从我做起地敲了个警钟。
是故,以艺考为例,美院是否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考试机制,容纳更多艺术学习和培训的可能——技术的、方法的、内容的、观念的、思维的等等,而不是封闭和唯一标准的,才不至于鄙视而是成就考前班,或与各类社会教育齐探索共成长同建功。美院是艺术学子寻找未来“人生转折”的一个归宿点,考前班、各种培训机构只是美院教育供需的倒影。如果在归宿那里打造景观、研制标准的人都还“活在昨天”,怎么引导学子们去“面对明天的太阳”呢?(作者 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