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2月2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近日来,“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正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众人瞩目。
在我印象中,画院总离“皇家”不远,秦汉就有了宫廷画家,五代就有类似宫廷画院的机构,两宋兴办了画院。如今,全国各级各地都相继建了画院,画院被称为一支职业化的“创作部队”,平日说起来总让人高看一眼。“五届画院展”各大媒体都作了报道,认为此展是国内目前美术“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一次“视觉盛宴”,是提升审美水平的“公共课堂”,是了解全国画院创作水平的“最佳窗口”。我是带着朝圣般心情走进展厅的。
笔者是个慢性子,看画也慢,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从构图、线条、笔墨、意境乃至题款都细心品读。正看着,忽然被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吸引过去:“妈妈看,这是什么字?”小学三四年级模样的女儿指着画上的字问。妈妈说:“是蹉跎岁月吧。”很快,妈妈又向女儿纠正道:“不对,孩子,蹉跎该是提足旁,这怎么都是石字旁呀?”
我走过去,也愣住了,画上题的是“磋砣岁月”几字,伸头瞧一眼展览标签才知是“蹉跎岁月”,原来“蹉跎”写成了“磋砣”。这张画尺幅不小,“磋砣岁月”几字题在右下,很显眼。按说“蹉跎”并非生词冷字,《蹉跎岁月》早就是一部很火的小说,又有同名的电视剧、电影、歌曲,小学生作文也常会写“不要蹉跎岁月”,碰脸的大熟字,真粗疏得不该。
(图一)
(图二-1)。
(图二-2)。
此画触动了我的敏感,便想看看其他画怎样。脚步移到一幅《穆桂英》前,画上题的是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一段唱词:“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其间两个字抄得有问题:“天”写得一看就是个“无”字、“壮”写成了“状”,后面年份“癸”字似也有误(见图一)。走到另一幅《天雪》前,其上题“赴边防写生记忆”,“忆”本该“竖心”旁却写成“言”旁;又一幅《渔舟唱晚》题款“初夏于昆陵”,“初”字右边“刀”被写成“勿”,不知根据在哪。还有一幅画题跋中将“直挂碧霄”的“碧”写成“石”上加个“辟”。还发现不少画中题着些似是而非、令人哭笑不得的“准错字”。这些是在“征选作品”展厅看到的,又来到“特邀作品”展厅匆匆走一圈。看到一幅《玉门关》上密密麻麻题着一溜长跋,粗读一下就发现“戈壁”写成了“弋壁”、“磨砺”的“砺”写成石旁加“历”。又一幅《竹石图》题款中有一字“皿”上放一“戈”,憋一头汗也读不出啥字。还有些画家连自己名字都写成错字(见图二)。
(图三)。
由错别字进而关注到题款及书法。展览分为“征选”和“特邀”两部分,“征选”部分有186幅中国画参展,留心统计一下,这些国画中有题款的142幅,其中只题穷款(姓名)的51幅,题款作隐蔽处理的36幅,无题款或只盖印章的44幅。总的感觉,题款除错别字外,还有诗性、文采的缺失及书法的尴尬。具体有以下情形:一是“珠联璧合”型,有的画家画好,字也好,文辞与书法均见功力,款字字体、大小、位置、风格、意态把握比较到位,与画境相合相融,像鱼儿游进水中。只可惜这类画家实在有点少。二是“敢写敢错”型,有的画家放胆题款,且喜题较长的款,然而意枯词穷,甚至文句不通,字也写得连滚带爬,还镶着错别字,不忍卒读。国家画院史国良先生的人物画我一直很佩服,可书法实在不敢恭维,他在《茶马古道》题了一串“跋”,有几个字实在让人无语(见图三)。三是“扭捏躲闪型”,有些题款,东躲西藏,“小偷小摸”似的,画很大,款字却极少、极小、极弱、极淡、极低调,淹在画里,难以发现,大概多是为字“遮丑”吧。四是“字画脱离”型。有些画家把题款当成挂标签,随便什么字往上一题,款字傻傻呆在一旁,跟画同床异梦。五是“明星签字”型,有些画家沾染上一些文体明星和医生处方“签字体”习气,龙飞凤舞,任笔为体,以怪为美。六是“印刷字体”型,有些画家不知是不是对书法无信心,题款摹仿宋字印刷体,索然乏味。七是“请人代笔”型,有的画家可能对自己书法不太满意,请别人代劳题款。八是“无可奉告”型,有占国画总数24%的作品无题款,这么多人热心于“藏拙”,有点不正常,这种“哑巴”画,是对题款艺术美的麻木与放弃,实为一种缺憾!
近期媒体都在报道美院招生的事,这么多人报考美术专业自然令人欣慰。与一些家长交流,往往说孩子文化课不怎么好,就报考美术了。这话虽为实情,可听了总让人心里觉得不是滋味,难道文化课不好就可以报考美术吗,搞美术就可以不需要文化吗,美术人就可以大大咧咧写“错别字”吗?殊不知,美术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说“笔底百卷书”,文化是中国画的灵魂,画说到底不是拼“技法”,而是拼文化、拼修养。近些年来书画界的文化缺失已屡遭世人诟病,缺失文化底蕴的艺术是走不远的。
艺术家的使命在于多出精品,“精品”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本届“画院展”策办方和媒体都寄望它能在全国担当起“示范导向作用”,更鞭策“职业部队”的画家们要不辱使命,弘扬“匠心”,提升自己,多出精品。
广东画院原院长王玉珏曾有一番肺腑之言:“画院是个金字招牌,只是时间久了被蒙上灰尘,我们要擦掉这些灰尘,擦亮这个金字招牌。”要真正擦亮画院这块“金牌”,看来在文化及书法修养这一点上也该加把力。“字是门面”,艺术为人民服务,写字先得让老百姓认识。
张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