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审美是一种感知习惯,美育主要是培养这种习惯;感觉一两次是不行的,看多了,适应了,才会在心理建立起新图式。发生认识论靠理性建立逻辑图式;审美主要依靠感觉适应,最好获得理性理论帮助,可以使感性建立在“逻辑”化的平衡需求上,这样的审美图式会更加稳固。
多多欣赏古今中外最优秀的艺术作品,经常欣赏、时时玩味,酷爱,上瘾,是提高审美修养的“捷径”。
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能否动情是关健,从痴迷至无动于衷,心态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就是大家都过目了,真正培育起自身审美修养的人很少,收获截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40多年前我目睹过一次车祸:一辆卡车压死了一个小女孩。母亲在人行道上聊天,突然发现人群惊呼,才跑到卡车前,发现轮下竟是自己的女儿,当时就昏厥了。女司机从车上下来,见状腿一软跪下了。路人围观着。
这起事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差异。同样的信息,因为接受人的情感不同,被放大程度也不同。母亲最强烈,她接受的信息被情感“无限”放大,强烈致昏厥的程度;女司机次之,她在人性与刑责的双重压力下,腿软跪下了;我作为观者,受到了强刺激,现场状况记忆了40多年!
情感能够将信息放大,是人们对于同样事物的反应会有天壤之别的原因。正是由于爱,酷爱,才能使艺术家不同于常人,能够发现常人熟视无睹的事情,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想要适应不同的艺术风格,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喜欢才能热爱,才能动情,才能建立新图式。见了就反感,就不可能进一步适应了。
有了浓厚的兴趣,还需“制造”一个小环境:比如自己的画室、书房、卧室,到处贴满了不同造型艺术的杰作。进入这个小环境之后,满眼都是美的形与美的色,躲都躲不开。同时,有空闲的时候,就应该在网上查阅名师名作,翻阅优秀的图书、刊物,坐着看,躺着看,甚至上厕所也翻阅它们。
创造一个小环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经过时间的磨历,自己会在熏陶中感悟。
有条件还需与“高人”交流审美感受:我们所指的“高人”,是一些在视觉审美方面有很高修养的人。一般来说大画家都是有很高的视觉修养。但是在生活中许多名家会做,不会说;还有出于商业目的说一些玄之又玄的话来炒作自己。这两种状况都会在名气的光环下误导学子。
在当下的环境中遇到有实践经验,能说,也会说的“高人”需要运气,一旦点准要害,有时会使我们茅塞顿开,获得猛然醒悟的效果。
高人的标准是能够告诉学子观察方法;思维方法;作品的点睛之笔;作品中的各种呼应及平衡关系;作者的思想如何通过象征性形象传达的;统一作品的个性形式语言等等,技巧附属在这些基础问题中诠释。
有的画家曾经创造出高水平的个性风格,之后没有保留住,又回归原处。这便是审美提升了,没能够将感觉中的深刻体验概括成几句话,保持审美图式的稳定,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运用。记牢感觉相当困难,不确切。借助文字概括特色,就容易得多。
对于水平差的作品一定要不屑一顾,坚决抵制,不要长期的“光顾”。人对于优秀的视觉节奏有适应能力,对劣质的“节奏”也有适应性,一旦适应了劣质“节奏”,原来已经培养起来较高的视觉修养又会退化的。
在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晚期,一个美术高等学府的毕业生办过一个美展。专业人士看了这些类似年画的作品之后都大惑不解,怎么品味如此之俗!
这位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山区的文化馆工作,与外界隔绝,加上文化革命“扫四旧”,看不到好的艺术作品。整天与当地几个画年画的“艺人”在一起,向农民画家学习。农民中有天赋很高的画家,他没遇到,十多年与之相处,他的审美适应了,视觉修养全面退化了。
看名作如同阅读经典名著,书读多了称饱学之士;名画看多了应称博览大家。读画、读大师名作,要像背颂古诗词一样要记住感受,记住深浅、冷暖、虚实、阴阳等等各种关系,以及处理手法与产生的效果。临摹是最好的方法,画眼靠各个局部衬托,处理虚与灰要比描绘实与艳更困难。看百遍不如临一遍,看时总会有侧重,而临摹必须“面面俱到”。
许多优秀的色彩画家有超强的色彩记忆力,他们在作画时对象只是个参考系,把握其中大关系之后就进入了自己的色彩逻辑之中,写意作品的色彩变化想在对象上一一对照是极为困难的!各种冷暖交替每个人都有独到的“套路”,正因为有其独到的“套路”才会形成独到的色调。国画中的笔墨,木刻中的黑白都需要经由记忆逐渐转化成自己的“套路”!
人的审美图式一定要剔除一切低劣世俗的,直追大师级别的才行;大师级图式越多,适应越彻底,记忆越牢固,图式与图式之间的差异越大,相互融通越透彻,人的审美水平越高。(作者 聂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