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文化学者朱扬明近日在谈到国内艺术批评现状的时候说,我们经常说某张画气势磅礴,那得讲清楚怎么个气势磅礴法;也经常说神工鬼斧,同样把鬼斧神工的具体表现描述出来。不然这个词放在这个人身上也行,放在那个人身上也行,放在这个展览也行,放在那个展览也行,就说明你只是在讲笼统的概念,不能落实到具体的作品上。这是我们当前进行艺术批评存在的最大问题——只讲一些抽象的形容词和概念,没有实实在在的分析、描述、解释、表述。
艺术家
要少说大话多做实事
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近日发文说,对画家来讲,这应该是很好的一个时代,身在其中,好好努力。但要真正做好不容易,因为社会上的诱惑太多。艺术家要少说大话,多做实事,就像林风眠写给他学生的一句话“做诚实的人、画诚实的画”。当然,画画的手段和方法不要太“老实”,但是内心和态度一定要“诚实”。
精彩的艺术品
还有增值空间
当今,我们应该买什么样的艺术品呢?李雪松说,中国的拍卖市场发展到今天发生了两极分化,在高端层面,市场上杰出的作品、重要的作品数量少,但占据的份额非常巨大。而普通作品的价值增值并不是像宣传的那样满天飞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经过2012年调整之后,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泥沙俱下的状况,好的东西、真正精彩的东西还有很大的增值空间,而普通拍品的增值空间就相对小了一些。
妄想“捡漏”
只会贻笑大方
近日,《收藏快报》载文指出,技进乎为道,才是大道根本。光会鉴定真假,不懂得其历史渊源,了解藏品的根脚,不储备藏品的工艺、技法和审美,不把古董藏品的底子摸个一清二楚,妄想“捡漏”,只会贻笑大方。真实而言,文化自信,在当下的收藏界,不仅迫切需求,还要浩气长存。大量的民间收藏家人云亦云、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见识比较狭隘,妄图以小博大,把眼前的赝品当成宝贝,就连对历史古建,都是拆多护少,顶多盖个仿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