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美术报》第61期 学术月刊
画院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上)
【编者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我们检视当下的时候,无法回避它的历史源头、发展脉络和特定语境,而当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也不能脱离面向当下与未来的视野和勇气。“画院”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制,一段时间以来,饱受热议。如何尽可能还原它的历史境况,梳理它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点上,审视当代语境下画院的发展方向与责任担当,这是需要我们持续讨论的课题。本刊特邀美术史论家林木和国家级课题组《中国画院史》成员顾平、韩刚、宛少军、刘凯几位老师就“画院的历史地位与影响”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
本期导读
昨日(点击可直接查看):
顾平:画院的历史作用与时代担当
林木:国家意志与国家画院
韩刚:略论画院的历史作用
今日:
宛少军:弘扬民族艺术传统是历史赋予画院的文化重任
刘凯:画院体制的形成及美术史影响分析
画院体制的形成及美术史影响分析
画院是国家意志引导美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官方美术创作的主要载体。画院自汉代滥觞,北宋雍熙元年创立翰林图画院正式出现,历经流变发展至今,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建立起相对规范的体系制度。画院体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美术异于域外美术的特有文化现象,更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对象。
画院体制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绘画功能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画院的出现。绘画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时代,绘画成为记录历史、反映生活的最佳选择;其次,绘画可以起到思想劝诫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再次,绘画可以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怡悦情性。所以,绘画对于掌管国家事务的统治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绘画可以记录历史,周代史官体系内便已有“画史”出现,以图画记录历史;因为认识到绘画具有思想劝诫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周代宗室壁画就已经带有“兴废之诫”的目的;因为认识到绘画可以愉悦情性,纣王鹿台便已用绘画来进行装饰。这样,宫廷绘画便自然出现了。而宫廷画院则是宫廷绘画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的必然产物。宫廷画工的集中必然涉及管理上的问题。统治者开始设立官署与职官,对宫廷画工进行安置并管理。因此,画院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产物。汉代在少府之下设画室署长,以管理宫廷画工,已可看作是宫廷画院的滥觞。这一传统不断丰富、完善,至宋代翰林图画院设立,表明画院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宫廷机构已经确立。画院体制亦是在此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画院体制绵延发展,在前行过程中不断加入新内容。画院体制的机构设置,在古代主要以宫廷画院形态呈现,归皇室直接管理。新中国成立后,画院由国家或省市政府设立,具有国家文化机构性质。宫廷画院,是指在皇家宫廷内设置的掌管宫廷绘画事务的官署,阶级属性明显,是为皇家服务的专职绘画机构。宫廷画院下设职官以安置画家,要完成为皇家绘制图画的各种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整理、装裱保存以及绘画生徒的培养等事务。新中国成立之后,画院在性质、职责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首先,新中国画院是国家政府领导下的为社会主义人民大众服务的国家行政单位,更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画院的职责,在1956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画院的实施方案(草案)》中有明确规定,即“中国画院的任务是组织和提高国画创作,培养国画人才”,“创作部分的工作包括组织国画家进行创作,体验生活,研究、讨论国画创作中的问题,搜集现代国画家优秀作品”;“教学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办国画讲习班,总结过去国画教学的经验,研究和实验适合目前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来培养下一代的国画人才。在教学工作上暂时以带徒弟的方法为主,并逐步建立系统的国画教学方法和制度”。此外,由于新中国画院在发展中吸纳了雕塑、书法等艺术门类进来,于是,新中国画院发展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行政单位,并承担着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及美术人才培养等工作。
画院体制的出现,是宫廷或政府干预绘画发展的结果。在古代,画院制度是在皇室的组织下开展实施,主要体现皇家审美追求,反映统治阶级的审美意志。在皇室审美主导下,逐渐形成体系化的宫廷绘画系统,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阶级社会文化构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宫廷文化长期占据古代文化史的主流。宫廷画院体制下的宫廷绘画亦是如此,在大部分时期内占据了古代绘画史的主流,主导着绘画史的发展方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国家画院以及各省市画院更是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歌颂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作品,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世纪以来,国家实力增强之后,大国复兴成为国家战略思想。大国复兴首先要完成文化复兴。在画院体制的带领之下,作为中国文化标签之一的中国画,牵手书法、篆刻、雕塑等,以优秀的艺术品质与文化品位,一起走向世界舞台,展现中华文明滋养下中国艺术的新面貌,极大增强了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画院体制的存在,为优秀画家、书家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发展。画院体制同时具有收藏优秀书画作品、培养美术人才的功能,这也为美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古代宫廷画院,在皇室的征召之下,聚集了全国范围内的绘画精英。画院为画家提供创作场所,保证画家的生活所需,画家可以在安定环境下切磋技艺,互动交流,使得绘画创作品质得到有效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历史也正是如此,元代之前绘画史的创新,几乎都出现在宫廷绘画范畴之内,这也凸显了画院制度的先进性。《清明上河图》《康熙南巡图》等宏幅巨制的创作,同样是受益于画院体制。而画院收藏功能的确立,为优秀绘画作品的保存、流传提供了保障。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古代优秀绘画作品,大部分都是通过皇室收藏才得以流传至今,仅凭这一点,画院制度就可称得上是功不可没了。新中国画院,在党中央的支持之下繁荣发展,将全国最优秀的画家、书家吸引到画院体系之内,不断举办国际性展览、组织学术活动、培养优秀美术人才,在实践以及理论层面引领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贡献着力量。(作者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