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陈传席:书法是小道 没气质就学不好漫谈324字的《兰亭集序》蓉平:敦煌艺术大展为成都留下什么蜃楼艺事工笔花鸟画邀请展在南京开幕收藏:从文房回到书房邮票小型张价格“破千闯万”:波动很惊人邮票小型张价格“破千闯万”:波动很惊人文玩收藏易跟风 盲目炒作扰乱市场一个收藏老玩家对书画收藏的感想叶永青个展4月28日亮相三尚当代艺术馆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张大千为买画 放弃北京王府住成都小院香港邮政发行特别邮票“活化香港历史建筑II”戴志康:艺术品投资正是最好时机当代艺术的技术讨论张冠宇:中华史诗美术大展观后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中国画题跋为何“失语”?12幅维米尔遗世画作史上首次聚首卢浮宫清代皇帝的龙袍值多少人民币?“邢襄墨韵—纪念白寿章诞辰120周年书画精品巡回展”在津开幕董克诚访谈:丁酉·春节台湾印象恽田春正—刘正恽人物花鸟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弘扬传承永续-皇室书画艺术馆在天津开馆书画齐修 德艺双馨-史振岭回乡举办个人作品展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天津市书画名家祝贺孙富泉迎娶儿媳文企结合 合作双赢-天津市炜龙中环书画院成立画家陈钢的瓷上长城:历时4年行万里路画300青花瓷纯粹无界·乔晋津、焦小红、张新佳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流梦烟霞—何延喆山水作品展在鼎天中国空间开展墨迹刀痕-卢龙黑白木刻作品展在瀚琮艺术空间开展具象水墨|画者无疆——高喜军壮心以抒—刘维仑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姬振岭、载庸、李淑香为金带福路文化中心赠书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陈传席:书法是小道 没气质就学不好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4-12 17:05

  陈传席是艺术史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常常语出惊人。那么,在这位敢讲真话的学者与批评家眼中,关于当今书法生存的种种现象以及相关审美、批评等问题,又有着怎样不同的答案呢?

  关于创作

  现象与问题: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赵瑜曾表示:“刘墉是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但现在他的字,价钱还卖不过一个书协主席的字,这正常吗?再过50年、l00年,可能你手里的东西就是废纸一张了。”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字卖过刘墉,这种价位的差异能够代表当代书法创作的艺术成就吗?

  陈传席观点:字写好就对了,成书法家就错了。

  现在关于书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没落了,另一种是说繁荣了,这是各讲一段。讲繁荣,是说写字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觉得书法就是会写字就可以卖钱,就转行写字了,像一些本来搞经济、医学、哲学的都改行写字了,觉得写几个字来得更舒服、痛快。那么,这种繁荣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觉得是坏事。因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需要很多的医学与哲学工作者,书法家也需要,但是,有一个两个就够了。

  在汉代写过《非草书》的赵壹,就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书法写好了对国家没什么好处,与治理地方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花很大功夫。其实任何人都应该把字写好,可一旦都变成书法家,对于整个时代就是个悲剧了。搞经济建设,人越多越好,对于书法来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

  当年有识之士,像郑振铎等曾经强烈反对过成立书法家协会,理由是书法是每个人都应该会的,没有必要成立一个协会。现在不仅成立了中国书协,而且与美协并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如果油画、国画都独立了,美协还有什么用?从发挥的实际作用看,也不理想。

  现象与问题:如今很多人以书法为业,天天练字,而中国有几十万人、上百万人号称“书法家”。那么,书法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天天练字就可以成为书法家吗?

  陈传席观点:书法是小道,可没气质就是学不好。

  书法,我认为就是小道,是小技巧,但是需要大方面的支撑,没有相当的气质,你就是学不好。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故事,在宰相来选驸马的时候,王羲之做了什么?袒腹东床!结果留下了东床驸马的成语。说明了王羲之本人的气质,是很率真的一个人。

  再看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王献之的字写得最好。王献之在魏晋风度的影响之下,所具有的气质风度是非常有典型性的。有这么一个例子,说王献之与王羲之的另一个儿子王徽之在屋里聊天,家里失火,王徽之连鞋也顾不得穿,逃了出去,王献之却“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别人讲风度都是偶尔讲一讲,只有王献之深入骨髓。有这样的气质才有他的书法。

  技巧这东西,半天可以讲完,说起来容易,练起来很不容易。而我们书法既要讲技巧,又不是光讲技巧。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会走向歪门邪道。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

  现在很多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胸无点墨,写出字来就很小气。胸怀世界和就琢磨着赚两个小钱,在笔下流露出来的艺术境界形同天壤。技巧已经够了,需要的是把传统的东西认真读过,然后融化到自己的性情当中。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是意识形之于态。颜真卿人怎么样,我们不了解,但看他的字,就是他的性格。李白怎么样,我们也不了解,但看他豪放的诗,没有胸怀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现象与问题: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是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的共同问题,而近年来,书法界对此争论尤为激烈。同时,关于书法的创新也在不断进行着。那么,书法的创新是对的吗?在当代条件下,书法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陈传席观点:书法就是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书法。

  现代人当书法家,不要动不动就创新,能把传统继承好就不错了。你看赵孟一辈子学“王字”,没有创新,仍然成为了优秀的书法家。中国是以继承传统而闻名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脉相承,像繁体字、隶书等,现在都认识,因为传承没有中断。德国曾有一位很有钱的老太太,她在临死的时候要把钱捐给中国,理由是什么?就是因为她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坚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这种特色就是继承。对于书法,尤其是要讲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书法。

  很多人在喊打破传统,打破就错了。人为什么叫人,为什么不叫牛,不叫狗?几千年不改变。有些东西不是说打破就打破的。书法就是如此,没有继承就毫无意义。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加厚传统,这就非常了不得。

  那特色怎么出来呢?应该说你写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特色了,就像于右任的字,没有故意去创新,自然也有特色了。

  关于审美

  现象与问题:现在书法之所以在社会上越来越边缘化,恰恰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它难度太大,看不懂。作为一个欣赏者,怎样去读懂一幅书法作品的内涵呢?书法审美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昵?

  陈传席观点:中国的哲学,过去人都懂,现代人要学习。

  什么是好的书法作品?好的书法作品看什么?就是看格调。这个既玄也不玄,格调、气息,懂书法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书法的品位高低最终就是格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书法家胸怀的问题。

  而要想看得懂,就要听人讲,就要多看,由浅入深,读得多渐渐就懂了。你读通读透了就明白书法的审美,读不透就出笑话。

  中国的哲学就是这样,比如画画,画像很容易,画不像就不容易,像未必好,不像也许更好,但也许很差;丑怪可能是真的丑怪,也许又不是真的丑怪……这些过去的人都懂,都知道怎么看,今天的现代人不懂,就得学习。

  现象与问题:当代的书法创作形式繁多,搞得人有些眼花缭乱。但是哪种风格才是好的呢?书法审美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

  陈传席观点:书法需要正大气象。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一气呵成,你摆技巧不行。任何艺术没有技巧阶段不行,但技巧太多了,又不能成为高的艺术。前几年,我最早提出了一个观点,也是书法审美的评判标准,叫做“正大气象”。好的书法作品要有正大书风。你看王羲之、颜真卿、赵孟,你看苏、黄、米、蔡,哪一个不是正大气象?这种正大气象,在唐代以后,其实就一天不如一天。你看汉代石刻的小狗、小羊,都很有内涵,到了明清,石狮子都跟猫一样,还抱一个绣球。你看唐代颜真卿的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张旭的草书,全都是大气象。你再看现在的书法,到处都是斜斜倒倒、歪歪扭扭,这反映了风气不正。

  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什么叫“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是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什么都不干,天天写字就可以把字写好了。我们看历史上,王羲之是右将军,国之栋梁,颜真卿是平原太守,苏东坡也是政府要员,他们都是一生在忙,哪里是天天专门就写字?在历史上哪里有专业的书法家?

  我们的哲学系统和西方是不同的,我们的书法也好,医学也好,都是文化,西方是技术。我们的中医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是西方医学所不能理解的。而书法,我们的书法家不是专门写书法的,属于秀才学先生——一夜成,因为有文化做基础。

  现象与问题:在现代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当代书法艺术中不乏极端与出格的各种创作探索,这种创作是前沿审美呢,还是像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只是在一场艺术阴谋中被误导的幼稚行为呢?

  陈传席观点:人家决不会花钱买你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

  书法艺术的没落,这里面有市场经济导致写字人浮躁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国外文化侵入对于我们的影响。比如说,美国人开始买我们书法的时候,他买谁的作品?当时林散之的字只卖15块钱,林散之写了80年的字,功夫相当了得,但是美国人不买,他买了一个不懂书法的年轻人的字。这个年轻人把墨往宣纸上一泼,美国人一看:好!美国人花了多少钱买他的字呢?1万美金。林散之80年练字是l5块钱,往纸上一泼是1万美金……这种影响会带动10万到l00万写字的人。

  他们不知道这是因为美国自己没有文化传统,人家花点钱买文化的政策,人家决不会花钱买你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

  曾经有5个美国的教授到中国讲学,谈到现代派艺术,他们非常负责任地说,通过调查,美国真正搞现代派艺术的只有5%,而且是有人支持的。美国收藏家收藏现代派艺术的数字是零。美国教授承认其中的阴谋,因为美国没有传统,没有敦煌,没有巴黎,让艺术中心转到美国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提出观点,花钱让理论家写文章,说现在架上的艺术已经过时了,于是搞行为艺术。我们的年轻人不懂得这些,就跟着一哄而上,其实他们是在引导你跟他们学。

  书法要是让人看不懂,那就错了。就是写字嘛,为什么会叫人看不懂?有的人不认识草书,以为草书可以乱写,实际上草书有草书的规矩,你写错了一个字马上就看得出来。文人的艺术作品里有文化、有道理。

  关于批评

  现象与问题:书法批评是引领当代书法发展、廓清发展思维脉络的必要方面,但当代书法批评却陷入失语状态,这又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陈传席观点:中国传统最尚气节。可今天没有了。

  现在有观点说,没有真正的书法批评家,都成了“表扬家”了,是这样吧?这是社会风气使然。想当年,鲁迅骂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骂得多厉害,结果梁实秋没到法院告鲁迅,也没变成狗,后来过得很好,也没怎么样。今天的批评界,批评的人没有鲁迅的胆量,被批评的人没有梁实秋的胸怀,急了还会告你一下。作为媒体,对于直言的批评也不敢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可能出现大的批评家。

  我曾经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讲了些真话,我觉得讲真话是应该的,不应该讲假话,可朋友们见了我跟我说:“不错,你敢讲真话。”讲几句真话好像成了很了不得的事情。实际上,我讲的更真的真话都已经被删掉了。中国传统中最为崇尚的就是气节,这却是今天文人所缺乏的。

  现象与问题:2005年,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书法作品首次亮相。晚年的吴冠中开始侍弄自己的汉字田园。有评价认为“吴冠中不仅在绘画上不断创新,他还敢于碰书法的‘雷区’”。那么这位重量级画家的大胆尝试该如何评价呢?

  陈传席观点:吴冠中的字只能成为笑柄。

  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邪道,非常恶心,是外行胡搞。混淆书法与绘画的界限,中国书法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就完了。

  他对于西方色彩下过功夫,对于世界惟一的中国书法,下过功夫吗?没下过功夫怎么行呢?没有功力怎么行呢?就想成为一代书法家,开一代风气,异想天开只能成为笑柄。吴冠中的字只能让想赚钱的人高兴,让艺术界的人感觉悲哀。艺术要美,最基本的东西不能没有。这个艺术,就好像人之称之为人,狗之称之为狗,是有界限的。

  这个界限,最早没有,后来有了。有了界限就不能乱来,因为有界限是对的。绘画、书法都有自己最基本的东西,基本东西是不能破坏的。就像说,一个教授不像个教授,是他属于教授的基本的东西缺了;说这个人不是人,那是他基本的东西——道德没有了。

  现象与问题:一个时代的书法大师是全社会对于书法艺术巅峰境界的渴望,令书法艺术界为之神往。那么,什么样的条件下会诞生大师,当代书法艺术界可不可能产生大师呢?

  陈传席观点:后来人会鄙薄我们这一代。

  以前我很悲观,就像对格律诗的感觉。我原来认为格律诗过几年可能就彻底消亡了,实际上现在开始复兴了。可以说,好的东西不会被人为消灭掉。比方说,以前夜间照明用的油灯,没有人去打倒它,它自然就消亡了,因为有更好的照明方式全面替代它了,你想保它也保不住。可是蜡烛就没有倒,因为蜡烛有电灯不可取代的功能。现在西医到处都是,但是中医依然是打不倒的。书法和格律诗也是这个道理,他们都有自己的东西,你提倡它未必发展,你不提倡它也有社会需要,未必不发展。只要传统未断,肯定出大师。

  现在书法的传统没有断,只是在文化积淀阶段。等经济发展了,一些人有了空闲,工作之余练练字,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卖字,浮躁之风被去掉了,出于兴趣,加上文化积淀,自然造化把天地灵气赋到某些人身上,就会有大的书法家出来。这可能在一代人或者两代人之后才会有,现在是低潮时期,这种虚假繁荣还不如不繁荣。现在就是有灵气赋在谁身上,也会被市场泯灭。

  我相信我们的后来人会鄙薄我们,大部分人会看不起我们这一代,可也正是我们的积淀奠定了基础,我们留下了书法延续的种子。

来源:中国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漫谈324字的《兰亭集序》
• 蓉平:敦煌艺术大展为成都留下什么
• 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
• 当代艺术的技术讨论
• 张冠宇:中华史诗美术大展观后
• 中国画题跋为何“失语”?
• 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现状调查
• 回归传统:书法的功夫在书内
• “流”里游弋 而不能忽视对“源”的研究
• 卢沉:为水墨画铺开变革之路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丁酉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 丁酉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
  • 天津“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展 天津“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展
  • 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 津门孙氏四人画展 津门孙氏四人画展
  • 酉山酉水·2017范权迎春书画精品展 酉山酉水·2017范权迎春书画精品展
  • 津门书画名家四条屏展 津门书画名家四条屏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