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重视教育,是当今世界和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大势所趋。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近年来,办馆理念逐渐从“展览馆”向“博物馆”转变,从服务专业人群向服务社会大众转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美术馆亟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就是:如何结合自身的藏品、展览、学术、品牌等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资源,努力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扩大辐射影响,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使命和终极目的。
日前,在文化部艺术司支持下,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创新 拓展——2016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在京召开,与会嘉宾、专家和参会代表结合会议主题,分别就美术馆运营的创新拓展、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的课程化探索、面向不同人群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等话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和案例分享。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表示:“此次年会是符合大的社会文化需求和背景的适时之举,将有力地促进和提升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建设。”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指出,本届年会较上一届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内容更丰富,品牌更鲜明,“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的举办以及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成立,都是具有全国性引领推动作用的创新拓展之举”。
据了解,此次年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新开幕的“来自‘星星’的艺术——七个自闭症孩子的绘画生活”展览。该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结合第十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而策划推出的,参展作者均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自闭症儿童救助基金和北京市健翔学校推荐的自闭症绘画爱好者。
对象分层化 课程精细化
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课程化探索的核心是课程化,其本质是内容建设,无外乎有两个方向,一是美术馆自身为主导的方向,一是加强美术馆与社会合作的方向。“手作之美”陶艺探究课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之后重点建设的艺术实践工艺坊项目,目前优先开展的是陶艺课程。本课程设置包含专业知识讲授、陶瓷展品赏析、手工实践三部分,课程全部是公益性质的,并逐步发展会员制。
天津美术馆2016年初打造的美术精品课堂项目,是将原先开展的美术体验活动上升为系统学习的精品课堂,安排固定的时间、场次,组织系统化、连续化的美术学习,以提升少年儿童的美术能力,打造公益的美术品牌,成为天津美术馆在传统美术教育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在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天津美术馆建立了任课老师、管理团队、课程助理三位一体的模式。从前期规划、准备到中期实施,再到后期的展示反馈,三个团队通力合作。
如果说,以上两个项目是依托美术馆自身所进行的内容生产,那么,广东美术馆实施的“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则是联合社会资源,以更多元的方式开拓公教行为,改善乡村艺术教育生态。广东美术馆选择了平塘镇和思贺镇两个偏远地区的35所学校的师生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前期考察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来设计课程包。广东美术馆在对自身馆藏进行重新梳理的同时,也注重对偏远地区老师的培养,不是依靠美术馆自身的经费,而是与企业、基金会合作,基金会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和财务管理工作,企业负责所有资金的支持。
在馆校结合方面,上海中华艺术宫也有一些渠道上的探索。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理念进行深化、扩展,中华艺术宫在教育的生态系统上开发了四个重要的方向,通过职教引领、普教推广、高教深化和社教渗透来建设渠道,从职业化教育到非艺术类学生的加入,再到教师的培训以及对少年儿童等不同团体的教育探讨,使得课程的研发过程十分扎实。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的陈柯伊创立的涂思美育,作为博物馆公共教育部门的一种补充,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力量,与馆内的公共教育资源和谐共赢。涂思美育进行了三个不同层面的思考,即美术馆的单点合作、社会机构网状合作、跨地域合作。
以上几个案例对美术馆公共教育有何引领趋势,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的项目总监王聪丛总结说:“首先,大家共同的认知是围绕美术馆核心资源定位进行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各馆在不同的方向上多措并举。其次,可以看到未来美术馆公教项目的精细化趋势,逐渐分层、分对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进行转变。” 王聪丛还呼吁,要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行业指导。鉴于各地区、各美术馆在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展和推动上还存在较大差异,郑州美术馆副馆长朱璇建议,可以整合或集结优秀美术馆具有共享性主题的规范性推广项目,做具有行业引领力的课程设计,以点带线,带动业内有工作热情,有诸多工作期许的市级以下的美术馆。
激发表达而不是技术干预
在“面向未成年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就如何开展未成年人的美术教育活动、教育的目标以及艺术教育的价值体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广州艺术博物院分享了“小题大做,小学生与博物馆的对话”项目,该项目让40个孩子进行角色转换,参与策展全过程,给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策划和实施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和启发。上海新美美术馆的“新美杯”项目,是针对国际青少年的工艺美术比赛,联合了多家美术馆、中小学以及艺术教育机构,数千人参与其中,获奖作品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展览,在拓展观众关注度和参与度方面做了有益尝试。河南省美术馆的“N次方·艺术家实验室”项目深入挖掘美术馆资源,让孩子们作为小艺术家与大艺术家进行多元跨界对话,引导孩子们认识艺术的多种形态。山东美术馆推出的“艺术星期五”项目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馆校联合项目,通过美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相结合,在与小学、大学的合作模式上均有不同尝试和探索。中国儿童中心《校外教育》杂志美术专刊主编赵雪春介绍了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教育项目,在交流过程中各美术馆纷纷表示了对该项目的兴趣,双方希望可以开展深度合作。
站在以儿童为中心的视角谈艺术教育,赵雪春认为,首先要强调人性的需求,要敢于表达,尤其是低幼童阶段,更强调敢于说、敢于画。第二个阶段是认知成长,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后,应该有一个阶段是学会用更好的知识来完成人格培养。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的美术馆教育特别强调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赵雪春表示:“我们需要美术馆这个平台,但不是专业技术的干预。比如,故宫博物院的公共教育部更关注故宫的历史、故宫的文化。而从我们的层面,就会把它美术化、图像化,让更多的孩子去感受故宫的图像,让孩子通过图像对历史感兴趣。我们是要借助博物馆、美术馆的平台,让孩子们更热爱表达。”
如何对美术馆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和数据分析,和学校达成一致,并得到家长认可,这是目前美术馆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艺术创作的过程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他们往往需要看到的是结果。”呼和浩特儿童探索博物馆馆长张旎指出,“对博物馆、美术馆来说,要做的大量工作是针对家长,而不是孩子。怎么让家长理解这种创作行为和整个活动背后的理念和价值,尤为重要。”
更加注重观众的体验和需求
在“面向成年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分论坛上,各美术馆参会代表也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公教活动。如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有轨艺术系列项目、黑龙江美术馆的白色冰雪与红色剪纸奇妙组合的项目、何香凝美术馆以策展人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介入每一个项目、常熟美术馆作为县级美术馆如何在提升地区性公共教育的质量上做文章、今日美术馆突破地理空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构建项目。
在全面听取了各馆的案例介绍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如今的全媒体时代,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是受众多元化,其次是学习方式碎片化,还有观众接受公共教育的体验也呈现扩大化。这种格局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和引领美术馆公共教育新的工作思路。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公共教育的多样化趋势,导致很难界定一个活动是否属于公教活动。“展览可以很清晰地定义,但是公共教育却包罗万象,它包括了美术学、美术史、心理学,甚至还涉及媒体推广等。”北京画院美术馆公共教育及推广部罗元欣提到了标准化的问题,她表示,很难评估一个公共教育活动是否成功,因为每个个体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但是如果有一个可以去衡量的标准,那一定是艺术对于人的影响。北京画院做齐白石展,绝不只是呈现他的构图和色彩,而是去讲述齐白石的人生,与观众的情感发生共鸣,这样才能够去影响一个个生命个体,这才是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核心目的。”
“观众到美术馆来的感受是什么,能够从美术馆收获什么,是否还能够再次回到美术馆来……”湖北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雷雅婷说,当下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可能更需要从观众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体验。(作者 李亦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