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千古益彰,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及审美趋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中的主体性艺术之一,并被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遗产备受珍视。然而,在当今艺术多元化形态纷呈的格局中,特别是在计算机输入法几乎替代汉字书写的趋势下,书法艺术会不会泯灭、能否传承和弘扬、如何在当代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亟待回应的重大命题。纵览书法艺术由自发走上自觉的发展史,“纯化”始终是其本体发展的内在追求,也是历代书家孜孜以求的共同旨归。书艺纯化堪称古典书学现代转型的审美发生的重要表征,理应成为当代语境中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使之扎深根于传统、发生机于时代的重大关窍。
数千年古典书学是在国家民族存亡绝续之际展开其向现代书学转型的审美路向的。清末以降,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涵括书法艺术在内的中国传统美术,在时代大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仍以旺健的活力向纵深发展,并在时代思潮的激荡下开始了自我革新与现代转换的进程,随着时局变幻与风尚播迁而发生着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历史性变革。在这一深刻转变的过程中,艺术范式及相应的审美理想在古今杂糅、中西混交中悄然演变,古与今、新与旧、中与西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交混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对抗又相互融合。这一重大转变昭示着彼时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体趋势:艺术不仅更贴近现实,更走近大众;而且在经过曲折、转变之后,更趋开放、自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近代书学不仅形成了熔今铸古、广拓新境、名家迭出、流派纷呈的兴盛局面,更在书法艺术纯化的步履中开启了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大转变。
美学研究助力书艺纯化启蒙
近代书艺纯化启蒙获益于彼时古典审美向现代化转型总体影响良多。考察书法演进轨迹可知,书法有史以来便是中国传统文艺的重要门类,但在古典书学时期,它不过是“国学”细小分支之一,甚至始终处于某一部类的“附庸” ,素来被视为闲情“余事” 。近代以降,独特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使得书学研究被一大批国学根基深厚且学贯中西的学者关注,开始在国学、史学、小学、金石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展开对书法艺术的现代审美研究。其中,康有为倡导因性顺情、求乐去苦,梁启超推崇审美之上的“趣味主义” ,将书法美分为线美、光美、力美、个性美“四美” ,王国维高扬书法为艺术、以悲为美、意境之说,章炳麟力主章草复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鲁迅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宗白华、邓以蛰强调生命意境审美,林语堂侧重书法的抽象形式美,蒋彝重视书法“一线”的本体美,诸如此类的新观念皆为民国书艺纯化奠定了深厚的现代美学基础。然而,现代书法审美研究之初,与彼时中国美学研究相类,并无完整体系,呈现为与哲学、文艺理论、书法理论等混沌相融的零散形态,成果多散见于期刊、论著中。譬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较早触及中国书法的本体性质问题;蒋彝的《中国书法》是另一部面向海外推介中国文化的书法美学研究专著;宗白华的《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梳理了中国书法在用笔、结体、章法三方面的审美特征。这些研究虽未成体系,但却都筑基于书法艺术纯化的认知观念之上,并开启了书法由古典美学赏评转向现代美学研究之门,创拓出现代书法审美研究的理论雏形和研究基调。因着前贤们纯化书艺的努力,伴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科举废学校兴、书写工具革新、白话文运动兴起等重大事件的影响弥漫至书坛,书法最终确立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地位。至此,书法在学术观念与社会认知上完成了其作为纯粹的艺术的纯化启蒙。
书艺纯化主导书学观念丕变
受书艺纯化内核主导性影响,近代以降,书学观念及其审美理论形态于传统书学承继与现代书学建构两端同时丕变,尤其体现在思维机制、研究方法与言说方式的悄然新变上。传统书学一端,虽仍在乾嘉学风延续、碑帖观丕变、章草复兴三途继续垦拓,但却显出书艺纯化的三大趋向:一是殷墟卜辞甲骨文、“流沙坠简” 、居延汉简等西北简牍、敦煌晋唐写经、汉魏南北朝墓志等研究成就卓著,仿秦汉、宗魏晋的书学观念与审美风尚盛行;二是一变晚清碑学独尊的局面,重新审视碑帖关系,主张碑帖之学皆属国粹,倡导南帖北碑的自然融合;三是突破宋明以降的帖学局限,主张全面继承由唐迄清的楷、行、草、碑的成就,各体书法全面发展。现代书学建构一端,因“西学东渐” 、学制改革的震荡,获益于彼时中国美学建构尤其是学界诸贤书学观念省思的泽溉良多,相继生发出书法为形式之美为主体的超功利之艺术说、书法艺术四美说、情感表现说、生命意境说、形式性灵说等书学观念丕变。其中,王国维之说虽为无心之语,却以西学思维为书法艺术的身份与性质作了明确的本体定位;梁启超之说虽囿于时代局限难免缺憾,却超越了传统书学中的非理性特质,为书学“提供了一种新的书法研究观、新的方法论与新的研究视角” ;张荫麟、宗白华、林语堂之说则各自展开了对现代书学体系建构的尝试。上述诸家之外,尚有蔡元培、朱光潜、邓以蛰、蒋彝等诸家的现代书学观念颇具建树。毫无疑问,传统书学观念的三大趋向皆为取法溯源上的观念演进,直指书学本体,其内核均为书法艺术的纯化;现代书学观念的多元建构也无一不是以书法艺术的纯化为其内核的。总体而言,受乾嘉以降治学轨迹自然延续和新时代文化运动、美术革命、出土新发现及西方学术方法视角的深刻影响,近代书学观念的丕变既承继了古典书学重直觉、重体验、重妙悟的感性体悟传统,又饱含着重思辨、重理性、重体系的现代学术新变,从传统承继与现代建构两端强化了书艺纯化的内核,尽显近代书学新旧交替、古今转换、中西互证的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总趋势和审美进向。
“纯俭之变,岂必古式”“纤微要妙,临事从宜” ,艺术终须通变求新、引领时风。以书艺纯化为目标的古典书学现代转型之路向迄今未竟,期待时贤于赓续传统、面向未来中共襄。(作者 杨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