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女孩》 阿纳托利·帕夫洛维奇·列维京
俄罗斯的风景画多数都是灰调子,忧郁与抒情加上寒带阴冷的环境,多方汇聚在绘画中形成俄罗斯独特的灰色色调。
画家画灰调子是很难的,没有很深的色调功底容易画灰了,只要灰调子佁很明亮,那么必定画家具有很高的色彩修养。所谓的色彩修养在于对含灰色的理解、敏感与处理。
卡彼切娃的《白天》是一幅典型的灰调子作品,它响亮明快,对比关系相对而言比较单纯,基本色是含灰的深绿色树干与粉红墙两种,属红绿补色对比。
彼得·季莫菲耶维奇·福明的《初春》与《田野》,维亚切斯拉夫·富朗采维奇·扎戈涅克的《毛毛雨后》与《深秋》,色彩比较丰富。这样的作品需要细品,从中绿过渡到棕红色,从湖蓝过渡到橙黄色,每块颜色中都有丰富的冷暖变化,又是饱和对比。它们变化微妙,不注意就忽略了。当你体察到这些色彩的相互关系时会非常愉悦,经常还会脱离形象独立品味其中传递情绪与情感。
灰调子是俄罗斯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俄罗斯画家开始突破这个“樊篱”,开始吸收西欧的养分,创作了一些色彩艳丽的色调。在这次的展品中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基奇科的静物《夕阳》,阿纳托利·帕夫洛维奇·列维京的《女孩》,它们都是以红绿补色对比,对视觉冲击十分强烈。
我们欣赏油画,色彩最惹人注目,在造型语言中它有直击心底的感染力。许多观众自认为对色彩有鉴赏力,而他们常常将以浓艳为标准。这个标准还停留在孩童阶段。我们用各种色块请小孩选择,小孩都喜欢大红大绿……不会选择含灰色,更不会选择灰色。
对色彩的鉴赏力,不在艳色而在灰与含灰色,会欣赏灰及含灰色的人才可能懂色调。画家巧妙地将各色调制出含灰色,才使五颜六色能够组织成统一的色调,是灰与含灰色才使艳色绚丽夺目;是灰与含灰色才使各色合作交织成视觉交响,给观者美的享受。
和谐的原理很简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多样统一的基础。绘画中的色调靠冷色中有暖色,暖色中有冷色,红中有绿,绿中有红,不同颜色中有相同的成分,才有可能和谐。各色中相同的成分越多,和谐度越高;相同成分少,色彩对比强烈;相同的成分太少或使用不当,色调就会生涩不协调,颜色怯,显得脏。
颜料中由黑演变至白,其中绝大部分是深浅不同的灰色,因此可用灰来概括中间色。色调中的相同成分就是灰,红色中加一点点绿,其色艳度下降,含灰了。灰的运用决定色调是否和谐,是否高级,是弱对比还是强对比,决定色调对人心理的感染力。
阿纳托利·帕夫洛维奇·列维京的《女孩》背景的红色很响亮,响亮的原因是红色中有绿灰色。这个绿灰色可以在电脑PS拾色器中查找,所在的位置含灰量相当大。
色调基本上有两类:同类色色调与对比色色调。同类色色调是弱对比,对比色色调是强对比。
蓝调子、红调子、灰调子、棕色调子等等都是同类色色调。尤里·维塔利耶维奇·卡留塔的《红色的肖像》,用红色“一统天下”,除了红色就是红润的皮肤色。这幅作品显然是红色色调。这个色调之妙在于深色中含绿灰,臂上的手表与戒指是含灰的深湖绿,这些不惹人注意的补色点缀才使色调明亮晃眼。欣赏油画进入这个层次才会其乐无穷。
《红色的肖像》另一个特点是服装与背景红色相同,使人物肖像嵌入红色中,整体感极强,形象特别突出。人的轮廓虚掉了,欣赏者需要自己去“描绘”。这种虚实的处理方式使画面简洁,很有趣。
安得烈·尼古拉耶维奇·斯克良里科的两幅作品《狩猎后》和《歌声》风格特点鲜明,非常惹人注目。作品最大特色也是虚。不同之处《红色的肖像》虚掉次要的,突出脸与手,这两幅作品是全虚,观者需要在作品中“找”形象。形象虚得几乎找不到,是造型艺术中典型的艺术谜语。在半抽象的作品中艺术谜语是常用手法,在写实作品中比较罕见。
艺术谜语是艺术家有意将本来清晰的形象用各种手段隐蔽起来,不让观众一目了然。人有窥视本能,越不清晰越想辨识,当一个不清晰的形象被辨识清楚时,观众会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这种辨识过程与猜谜语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不仅仅有解惑的快乐,还会获得美的享受。
艺术之妙不在清晰准确,而在虚无飘渺中。虚中无物是空虚,虚中有物又不能轻易了然,是艺术作品引人入胜的秘籍,也是与科学逻辑性阐述截然相反的地方。
这次美展没有多少大幅作品,中小幅居多。其实艺术作品的价值不能以大小论处,质量与尺寸无关。卖画以尺计价属商业行为。其实西欧经典画作很多尺寸不大,很适合家居装饰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