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国内频繁的书画展赛,常常是忙完那场又忙这场。自由撰稿人张亚新在《中国文化报》发文指出,广大圈内人士需要的是停一停脚步,冷一冷头脑,问一问初心,定好方向再出发。他建议:首先要降频率,提质量。那种“脑袋一拍就展,开幕一过就散、展厅一进就困”的展赛,还是少一些好。其次要去浅薄,增学养。建议各相关机构举办一些国学、哲学、文学、美学培训班,开一些相关知识讲座。再次要浮躁,修静心。只有踏实做足内外兼修的功夫,作品才会富内涵、耐咀嚼、有格调、上品位。最后要刹歪风,树正气。书画展赛将组织及评审工作关进制度笼子,防止展赛变成滋生腐败和不良风气的温床。
好的拍卖行
不可能一夜炼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近日做客武汉“名家论坛”,她认为,拍卖市场很容易呈现出几家寡头公司独大的局面,最近几年的世界最贵前十名拍品,几乎不是来自苏富比就是来自佳士得。她说,这两家都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拍卖行,有着非常专业的学术队伍,对一件艺术品的历史、文化、故事、传承的挖掘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好的拍卖行有着非常好的营销能力和非常庞大、优质的藏家队伍。
艺术佳作
与尺幅大小无关紧要
潘丰泉近日在《美术报》发文说,当下总有那么一些人好大喜功,巨幅画面愈演愈烈,以势夺人。于是,美展中难得一见的是小品画,更被视为商品画一类,唯有大到六尺以上乃至十米几十米的巨幅长卷,才下点心思创作,其实靠的是制作。但我们却能轻轻松松在《中国美术全集》上,欣赏到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幅佳作,如宋人小品。应当说,只有让人过眼不忘的佳作,才是艺术欣赏的希望所在,至于尺寸大小皆无关紧要。
城市雕塑当契合文化传统
近日,上海一座雕塑引发了一些市民的吐槽,这是一个成年男子当众撒尿的雕塑作品,摆放在杨浦滨江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清华大学品牌营销专家赵欧仁说,首先,摆放在公共场合的艺术品,要有起码的艺术美感,而据业内人士所说,这个撒尿雕塑的艺术水准极其一般,美感不足。其次,更重要的是,艺术还是要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相契合,而不能太过另类。第三,这样具有前卫艺术特质的作品,摆放的地点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