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唐昭陵现已发掘40余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的唐墓壁画,其中韦贵妃墓壁画是其中最好的。韦贵妃墓出土壁画大小70余幅。从墓道至墓室,壁面上均绘有壁画,在这几十幅壁画中,《给使图》和《献马图》是目前我国唐墓壁画发掘史上所仅见的。
唐代时我国古代人物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画家辈出。历时一千余年初唐的卷轴画已不复存在,现存的大部分为宋人摹本,很难准确地体现当时人物画的风格。所以,只能从当时的壁画中去研究、分析。关于唐墓壁画作者的探讨,一直是美术界、考古界所关注的话题。昭陵现已发掘40余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的唐墓壁画,在这些唐墓壁画中,韦贵妃墓壁画是其中最好的。笔者现就韦贵妃墓壁画作者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唐阎立本 《步辇图》
韦贵妃,名珪,字泽,京兆杜陵人(今陕西长安县)。出生于贵族世家。韦氏为李世民妃。生临川公主李孟姜和纪王李慎。李世民登基后贞观元年即册封为贵妃。唐高宗麟德二年(665)九月二十八日病亡,次年十二月二十日陪葬昭陵。从贞观十年文德皇后病亡,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再没有立过皇后。而唐制皇后以下有四妃,而贵妃居后宫嫔妃之首,地位次于皇后。在李世民执政的后13年,韦贵妃成了不是皇后的皇后。
昭陵韦贵妃墓
韦贵妃墓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1990年发掘,全长50余米。分别由墓道、4个过洞、4个天井、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墓室组成。出土壁画大小70余幅。从墓道至墓室,壁面上均绘有壁画,在这几十幅壁画中,《给使图》和《献马图》是目前我国唐墓壁画发掘史上所仅见的。
韦贵妃墓第三过洞东壁给使图
《给使图》壁画高120厘米,宽45厘米。出土于韦贵妃墓第三过洞东壁。此图中的给使,头裹黑色幞头,身穿白色加襕袍,足着软革靴。双手缩于袖内,拱于胸前,两袖自然下垂,腰微弯。神情沮丧,欲行又止,心里好像盘算着什么?面对皇宫之大,皇权的至高无上,自己的地位卑下,今后的路该怎样走?作者将宦官(阉人)的形象运用中国画特有的线条,刻画得淋漓尽致。《献马图》壁画位于韦贵妃墓第一天井,东西各一幅,西壁高150厘米,宽145厘米,东壁高140厘米,宽150厘米。东壁《献马图》所绘两名少数民族男子卷发阔口,高鼻深目,身体伟岸,体格健壮,着民族服装。人物姿态非常生动,整个画面充满了力感和动感,这匹烈马仿佛遇生人奋蹄怒嘶,两名男子其一紧按马头,其一抓马缰,怒目。画面真实、自然、生动、活泼,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幅画从拥护统一,赞美李世民这位被世界称为天可汗的一代英主“至高无上”的立场出发,展现出世界民族大团结的历史。
韦贵妃墓献马图
《给使图》用笔用墨非常细腻,眼眉先淡后浓,浓淡相交,不露痕迹,用笔似不经意,而飞动飘逸。用墨浓淡天成,光彩照人,可谓极矣!就连鼻孔中的鼻毛也表现得惟妙惟肖。中锋用笔,有几处用笔是顺锋入笔,露锋出笔。用墨以淡为主,而在衣袍贴身处用较浓之墨复提,以增加墨色的丰富性和画面的份量感。在用线上以铁线描为主,兼以兰叶描和曹衣出水描。给使身穿白色的衣袍,袍子的质感,被作者独具匠心地用水、用墨表现得元气淋漓,浑然一体,使得墨之气,洒脱自然,真可谓天人合一,天衣无缝。画面给人一种“雅”的气质。纵观昭陵近年来出土的壁画大多设色绚丽,富丽堂皇,装饰味很浓。段简璧墓出土的四幅身穿白袍的给使图,无论在用笔用墨用水上都无法和此图相媲美。《献马图》无论从用墨、布局、赋色、意境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对人物面部的表情、眼睛和嘴,都加以集中的典型刻画。马肥胖硕大,筋肉丰美,造型简洁,写实性强,特别是刚劲有力的线,功力深厚,更有助于表现马的精神气质。透过这幅画的线条,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画家在勾线时运笔的轨迹,画家富于线条以书法、哲学、美学、道德等等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中、正、大的整体思维观。我们从这一幅画中可以感受到民族自豪感的张力。《给使图》和《献马图》这两幅画能在粗糙的白灰皮上达到了绢花的效果,这非一般画工所能达到的。笔者认为此两幅画很有可能出于当时宫廷一流画家之手。
唐昭陵
昭陵有陪葬墓188座,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在这些陪葬墓中,依山为墓者仅两人,一人为扶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名相魏征,另一名就是韦贵妃。从韦贵妃墓的位置来看,距昭陵元宫最近。韦贵妃生蒙荣宠,死后又享受了隆重的恩典。其墓葬以石山雕凿而成。就其墓志铭盖的撰文也与众不同,上刻篆书“大唐太宗文皇帝故贵妃纪国太妃韦氏墓志铭”。韦贵妃如此高的地位,其墓葬内的壁画是一般水平地位低下的普通画工能画的吗?因而韦贵妃墓内壁画可能有当时宫廷一流画家参与或指导。而当时宫廷一流的画家非阎立本莫属。
阎立本,约生于隋仁寿年间(601年前后),卒于唐高宗李治咸亨四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临潼)人。阎立本为隋工艺名家阎毗之子,曾任工部尚书、宰相等重要官职,死后追赠文贞称号。武德初在秦王府任曹参军,参加洛阳战役以后,便继承了他父亲的工作,设计皇帝的礼服、仪仗、车舆、伞扇,并参与献陵、昭陵的营建。流传后世的作品有《历代帝王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职贡图》、《步辇图》及太宗李世民等人的肖像。现就阎立本传世的《步辇图》一画中右面穿白袍的给使的用笔、用墨及用线和韦贵妃墓壁画《给使图》来分析。
男使图(唐昭陵韦贵妃墓出土)持笏男使(唐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步辇图》中的给使身穿白色加襕袍,双手持“笏”拱于胸前,腰微弯,作站立状。用线上《步辇图》中的给使以铁线描为之。用笔用墨上中锋用笔,但墨色变化不大,不够丰富。笔者认为,韦贵妃墓壁画《给使图》中的艺术水平要高于《步辇图》中的给使。韦贵妃墓壁画是665年作的,此《给使图》与阎立本《步辇图》中穿白袍的给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能是其弟子或他本人画的。此时阎立本64岁左右,而且官居相位,距谢世还有八年,是其绘画的高峰期,也可能是在其指导下画的。阎立本在作《步辇图》时,其绘画风格可能没有达到炉火纯青地步。也有人说《步辇图》可能是宋人的摹本,也许是宋人在摹写时没有达到原作的笔墨意趣。无论此《给使图》和《献马图》是否出自阎立本手笔,但其细腻的用笔、用水及功力深厚的线条是目前我国唐墓壁画发掘史上所罕见的。
综上所述《给使图》、《献马图》及韦贵妃墓的其它壁画很有可能出自初唐宫廷大画家阎立本之手。以上是我临摹与复制壁画之余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唐墓壁画作者的考证,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笔者借以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