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引起社会很大反响。书法教育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非艺术类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重大,学生涉及面广。那么,书法教育在非艺术类高校开展现状如何?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开展?就此,记者采访了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浙江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书法教育协会会长、中国书法产业研究院院长黄建新教授。黄建新副校长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一线书法教师,30年来,他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一直致力于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人才培养。
专业师资、基础硬件不足,常态活动不够
记者:黄老师,了解到您一直在从事大学书法教育工作,先后在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担任书法教师、书法社团导师、书法硕士生导师。目前,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开展现状如何?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
黄建新(以下简称黄):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截至2013年6月,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其中,招考书法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有76所,占全国高校的3.5%。据了解,尽管近几年又有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书法专业,但从总的比例来看,仍然是不高的。
目前,招考书法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普遍开设了书法篆刻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育、书法艺术品经营管理等方向的专业或院系,已经构建起相当成熟的书法学 科体系。非艺术类高校虽然没有形成这种书法学科体系,但也普遍开设了书法选修课、必修课和专业课等课程,也涌现出一批书法教育开展较好、特色鲜明的学校。 总的来说,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较以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普遍存在专业师资(包括专业书法老师、书法社 团指导老师)缺乏;授课内容仍不规范,尚缺少适合非艺术类高校学生特点的专门教材;基础硬件投入不足,如有的高校仍未建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书法教室;书 法活动不够常态化,如全校性的书法赛事、书法主题实践活动和书法骨干培训班等没有常态化开展。
多元互动,“请进来”“走出去”
记者:非艺术类高校中,浙江财经大学的书法教育起步较早。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财经类院校,贵校开设书法课程是基于什么样的需求?具体是如何开展的?成效如何?
黄:浙江财经大学一直以来生源较好,而且女生较多,整体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艺术潜质和基础。近年来在“三位一体”招生过程中也发现了 不少学生具有艺术特长和爱好,其中就有书法好的苗子。同时,书法教育也有现实需要。财大毕业生主要从事金融、财会、税务、企业管理等工作,这些岗位对人才 的全面素质要求相比于一般岗位会更高。又因为薪酬待遇普遍较高,工作比较辛苦,也就更需要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教育的熏陶和良好情趣的培养。
过去,我们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专业、轻艺术;重体育、轻艺术”的情况。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校正在大力 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成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加大了硬件投入,配备专用教室,设立专项经费等;同时,也充实了师资,近年来先后 引进了多位书法学、美术学教授或博士;在校内搭建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等。我们也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公共艺术大赛并屡获佳绩,将各类赛事作为书法教育的 检验平台。通过努力,学校校园艺术氛围已逐年浓厚。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五个一”(一点、一基地、一课、一赛、一实践)特色书法教育 模式。即“一个点”:拥有美术学(书法产业)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书法方向)、艺术品市场经济与管理(书法产业方向)硕士点;“一基地”:申报获准成 为省书协书法教育基地,设立书法教室,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常年订阅书法相关杂志,同时配备书法用品,学生中的书法爱好者均可在此潜心学习创作;“一 课”:开设书法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一赛”:包括“学涯杯”书法大赛、规范字书写大赛、省大学生艺术展选拔赛等;“一实践”:在校团委指导下成立书 法协会(学涯书法社),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书法公益活动,如书法进社区、社会实践文艺下乡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书法社团深受学生追捧。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书法教育,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并充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一方面要实现“校内外活动”、“课内外互动”等多 元互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兴趣、提升书法水平和文化素养。“校内外活动”通过邀请书法名家进校园授课、讲座,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赛、参展,加强学校与 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课内外互动”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良性互动。课内是前台,课外是后续,关键是任课老师要兼课外书法协会的指导老师。老师推荐课堂中 的优秀学生加入书法社团,扩大书法社团的队伍和影响。同时,书法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书法。
另一方面建立 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四个化”。一是常态化。继续把书法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书法活动常态化。更加注重文化浸染、感染和熏陶,达到“入芝兰之室久 而自芳”的文化育人化人效果。二是专业化。依托财经专业优势,让学生都学习有关财经知识和书法产业的知识,让学生都能掌握一些艺术品鉴赏和经营的相关知 识。三是品牌化。要将书法全面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做精、做细、做实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具有财经特色的公共艺术品牌活动。四是国际化。以书法为纽带, 推动学校国际化教育开展。近几年,浙江财经大学以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为纽带载体,相继举行2014纽约中国书法国际大展、“一带一路”中国书法东南亚巡 展、英国考文垂大学师生连续两年来财大开展中国书画交流等活动,已经与美国、泰国、法国和英国等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合作交流并取得良好的成效。近期学校 将赴法国举行“一带一路”中国书画法国巡回展并建立中国文化馆,还选派学生艺术团出国访问等。
一个全新学科专业“书法产业”,方兴未艾
记者:据了解,浙江财经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国书法产业研究院,率先提出“书法产业学”的概念。请您谈谈书法产业学的开设情况。
黄:目前,国内对于书法产业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2012年9月,浙江财经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国书法产业研究院”,开始组织团队系统研究书法产业,开展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
我们于2015年1月在《中国书法》杂志上发表《关于建立中国书法产业学的设想》,在国内首先提出“中国书法产业学”概念,它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我们 将书法产业定义为:以书法为资源进行生产经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社会活动的集合体。它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 物态形式呈现的书法文化产品的行业(如书法作品的交易、书法相关的工艺品、文房用具、图书、报刊、影音制品等);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书法相关服务行业 (如书法教育培训、鉴定、装裱、策划展览、经纪、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三是向其他商品或服务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书法相关的创意策划、舞蹈、养 生、旅游等)。
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浙江财经大学开始招收美术学(书法产业方向)本科生,已招三届。2016年又获批艺术品市场与 管理(书法产业方向)硕士点并招生。2014年5月,学校还举办了“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来自全国书法产业相关的400位专家学者与媒体朋友齐聚 财大,共同商讨书法产业发展。
由此,一个全新学科“中国书法产业学”已初露端倪。
记者:书法产业学学科如何设置?如何招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黄:书法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其专业可在艺术学学科下设置,如美术学下的书法产业方向。面向艺术类招生,授予艺术学学位;也可在管理学学科下设置,如文化产业管理的书法产业方向。面向文理科考生招生,授予管理学学位。
书法产业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涉及到书法创作、中国书法史、艺术品投资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艺术经纪实务、艺术品鉴赏、美术设 计、艺术品经营法律法规、艺术策展、艺术创意经济、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内容。书法产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端的创意能力、宽阔的文化视野和较强的经营管理 意识,具备较强的规划、决策、组织和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鉴赏、文化市场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从事经营 管理和战略研究的高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可以归纳为12个字,即“懂书法、会经营,应用型、复合型”。(作者 黄俊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