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奔放刚烈 马是人类的益友
马是人类的朋友,是被人类较早驯养的动物。几千年来,马和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在运输、征战、旅游、狩猎、衬衫、礼仪等活动中,都有马的身影。马具有扬奋蹄、驰骋嘶鸣、走若行云、奔如狂澜的潇洒雄健形象以及温和驯服、吃苦耐劳、雄敢忠诚、拼搏奋斗、雄往超前的性格。
在我国艺术史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以马为题材的杰作,如秦代的陶马俑,东汉的《马踏飞燕》、汉像砖、唐三彩。尤其到了唐代,画马名家很多。如韩干的《夜照白》《牧马图》,辽代胡环的《卓歇图》,宋代李公麟的《五马图》,元代赵孟頫《牧园猎骑图》、清代朗世宁的《百骏图》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水墨奔马作品,都是传世精品。从中可见,马也是历代画家常画常新的题材。
在现代生活中,马已经成为运动、健康、拼搏、成功、和谐、幸福、吉祥的象征,人们喜爱马,也爱马的画。画家笔下的马,千姿百态,也尽情地表达了马的奔放、刚烈的性格,诠释了马的聪慧、天真、顽皮、恭顺、和谐的魅力。
为马造像 更是为马传神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马难。”又说:“难画莫如马”。要画好马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有绘画专业基础,更在于坚持学习和创作。本人多年画马经历和体会,略有一些水墨马的技法。
深入生活,以马为师。观测并经常写生,掌握马的结构、形象、动态、精神。马的运动可分行走、快步走、慢跑和疾跑四种类型。行走时,四肢运动的规律顺序为:左前腿/右后腿/左后腿;慢跑时出腿顺序是右前腿/一起运动的右后腿和左前腿/左后腿,疾跑时的顺序是左后腿/右后腿/左前腿/右前腿,四条腿同时离地,腾空时间因奔跑而有长短之分,跑得越快腾空的时间越长,四条腿成对角线进行运动。
以草书笔法勾画马的形体。要按照马的结构线运笔,在运笔过程中,中锋起笔,注意笔法的转换。根据马的形体,在需要泼墨的地方要大胆(草书用笔),尾用中、侧锋画,重在展现马的韵律和动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墨顺畅、纵逸奔放,作品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形象舒展,展现了人们心目中马的形象和气质。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临写字帖,尤其是草书字帖,体会草书书法的妙韵,同时提高中锋运笔的能力和草书的气韵;二是多欣赏名家作品,增加对水墨马的感性认识,可重点临徐悲鸿等名家的画马作品。
用笔用墨,果断准确。马的胸、腹、臀三大部分形体较大,能充分发挥用笔用墨的技巧,要大胆落笔,用大笔触果断、准确地取其整体效果。画马一般从头部画起,但不管从哪个部位起笔,要始终抓住从颈、脊到尾这条中轴线,这就很容易理解复杂的形体和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运动中的四肢,不宜都画得太实,应有实有虚,才能体现动感。鬃尾是表现马的气势的重要部分,落笔一定要准确、果断,一有败笔前功尽弃。
群马强调整体,多而不乱。画群马,千变万化,有较大的难度,要做到多而不乱,把气势画出来不容易,如画面没有鲜明的对比,没有响亮的视觉效果,就没有强烈的感染力,要以适当的比例构成整体的协调统一,强调整体效果,是画群马要掌握的重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画马要全马在胸,马的形体、动态、神情跃然纸上,纵情挥洒,务求轻快、洒脱、概括地描写,追求阳刚之美,突出马的龙性。画马不仅是为马造像,更是为马传神,形神兼备地把马狂放不羁、桀骜不驯的特性融于画中,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者 陶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