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何香凝与古元非常值得肯定!
“这次画展确实是中国美术界一件伟大的事情。作为一个省来讲,办这样一个画展,是史无前例的。”谈及“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时,广州画院原院长张绍城如是表示,谈及过往艺术家,他特别提及何香凝、古元等,他直言:“怎么表扬何香凝都不过分。”对于大展的启发,他称:“画家终究要用作品来说话”。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邬富强 熊小勤
怎么表扬何香凝都不过分
收藏周刊:在这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您也有数幅作品入选,说说您对展览的看法?
张绍城:这次大展确实是中国美术界一件伟大的事情。作为一个省来讲,办这样一个画展,是史无前例的。这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给我们一个启示,作为一个画家,不管在做什么,终究要有作品来说话。当然,炒作也可以让一个画家风生水起,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事情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比如关山月,他在广东影响很大,改革开放后,他也坚持不断地画画、创作,对于他的艺术,尽管也有不同意见,但他的作品如《绿色长城》、“红梅”系列就摆在那,这是否定不了的。
一个画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贡献,品德也可很高尚,但若他的作品没画好,也入选不了“百年大展”,因为这个展览不是评道德模范,并且画家要用作品来体现自己对社会、对整个民族的一种责任。可以说某个画家的形象如何,有什么争论,但如果他的作品水平够高,那就无法否定了。
收藏周刊:这次大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也许是岭南画派的中西结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绍城:我认为中西结合永远不会错,而且已经通过实践证明是对的,关键在于“中”指的是什么,“西”指的是什么。
例如,中西结合的“西”就特别有争论,岭南画派结合的西主要是西洋的古典派绘画,有明暗、远近、空间等;但这里的“西”,也可以是现代绘画,比如说平面构成、表现主义,因为表现主义不是表现对象,而是将对象当作起点和平台表现笔墨、表现色彩的,这会跟水墨画会否更好结合?目前已经有很多画家在这方面实践了。如果不是中西结合,只讲传统,那肯定也会停滞不前。
收藏周刊:何香凝是21位大家中,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您怎么评价她的艺术?
张绍城:可以说,怎么表扬何香凝都不过分!何香凝的画法基本上是岭南画派的,文人画首先讲做人,作为“人”来讲,她刚正不阿、大公无私、正气凛然,文人的所有品质她都具有,作品也有气度、正气,体现一种高尚的文化素质,中西结合就比较自然,笔下表现的狮子、老虎,传达的就是民族要怒吼。她言行一致,她笔下的老虎,一定程度上是她个人的写照,她要通过表现醒来的雄狮来告诉世人,中国已经不再昏睡了。她的作品是有内涵的。很多人都画老虎,但跟她就无法比,包括我在内。我一直在研究她,老虎在何香凝的画里就是一种符号。
中国文人画的传统始终是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何香凝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她表现出了为中华民族作贡献的姿态,可以说,无论如何,她及其家人一辈子对得起中华民族。
徐悲鸿曾用“天才”来形容古元
收藏周刊:这次大展中,版画也占不少分量,当今版画所受的关注度高不高?
张绍城:我认为,在创作的角度上,所有的画种都是平等的,画种只是手段,关键是作品本身的思想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民族风貌。包括古元的版画,我认为,古元是广东人的代表。他在延安创作了很多作品,这些作品当时拿到重庆进行展览,徐悲鸿在当时的报纸上就用“天才”来形容他。
收藏周刊:您怎么理解徐悲鸿用“天才”这个词来形容古元?
张绍城:古元画中的人物是实的,朴实真实的。在当时,一个年轻画家去延安,参加抗战,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艺术才华,这种才华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艺术本身的敏锐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元回到广州办展览,受到当时一些人的非议,其实是那些人不了解历史,比较轻浮,认为古元的版画不值一看。很多人对绘画本身缺乏研究才会产生这种观点。
其实,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精神层面,背后则体现画家的价值观和文化素质。当时古元的版画把抗日根据地画得如此具有人情味,体现了当时的工农兵思想,因此,他的作品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时至今日,这种体现人民群众生活和时代精神的绘画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我始终认为,画家要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能离开人民群众。在这一角度上,何香凝和古元是值得表扬的。
《淞沪抗战——十九路军》
就是回答何为创作的问题
收藏周刊:谈谈建国后的广东油画?
张绍城:要谈新中国成立后的广东油画,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尹国梁。他不仅是个油画家,更是个美术教育家,他培养了诸多油画大家,如汤小铭、黄文波等,他们的油画代表了广东油画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改革开放之前,能够代表广东油画的最高水平就是汤小铭的《永不休战》。1972年,中国美术界举行油画评选,最后入围的是两幅以鲁迅作为创作原型的作品,一幅是汤小铭的《永不休战》,一幅是陈逸飞的《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希望(鲁迅致函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最后,所有评委都选择了汤小铭的《永不休战》。
陈逸飞的作品中的鲁迅缺少一种感染力;而汤小铭的《永不休战》则描述了身处病中的鲁迅,伏案写作,令人深思,极具解读性;画面看上去极其简练,鲁迅的膝盖上盖着一张毛毯,这一笔只是轻轻地勾勒,体现了油画下笔的干脆痛快。它让当时国内的油画家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今,很多画家缺乏创作性,我创作《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就是要回答何为创作的学术问题。
简介
张绍城
1944年出生于广西合浦县,1993年至2004年任广州画院院长,1995年至2005年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现为广州画院艺术指导、广东美协学术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