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在群众美术的培训中,学员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幅画为什么好?那幅画该怎么看?
确实,怎么去欣赏一幅画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而面对基础较薄弱的美术爱好者我们又不能一概用“谢赫六法论”来说明。
在群众美术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总是对自己容易理解的表现形式接受度会更高一些,认为的画的好坏在于是否“逼真”,这还是停留在对画的浅层印象上,并且常误认为造型等同于写实。这也是很多学员觉得中国画不好理解的原因(中国画的造型特点本身就和立体三维的现实不同)。但写实是各种美术风格样式中的一种,而造型是任何绘画风格都需要具备的,只是遵各自循的法则不同。而且历史发展到数字时代,绘画的对视觉世界的忠实记录已经被数字媒体所取代。那么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我们需要思索:在“形”之外我们还能再看点什么?
一、优秀作品的基本要素
一幅画好不好,看它是否能抓住观者的目光。这可以细分三个部分来讲。
首先是绘画的情景。一幅优秀的作品大到人物众多的大制作,小到单人独景都要能有情景之美。
看伦勃朗的代表作《夜巡》,这幅作品造型准确、形象生动,但它的美不止于“形”,画家一改以往肖像画中人物按照尊卑排序的原则,另辟蹊径作出舞台化的效果。其中所有人物都属于集体的一次活动并受艺术效果的支配。这样使得伦勃朗的画作和其它程式化的群像画区分出来,形成了具有情景性的独特语言。
中国画当然也有这样的佳作,梁楷的《李白行吟图》亦是如此,虽只描绘了一个人物且行笔简洁但仍然具备情景:画中诗人昂首高歌,线条乍看简单,只寥寥数笔就勾勒了头部和衣袍,却巧妙地捕捉到诗人的兴意。虽无旁景交待,李白潇洒游吟的情景却跃然纸上。
其次趣味的呈现离不开构图之美,这也是画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风景画和静物画,它没有人物画的故事性强,但是它仍然充满着趣味,这就是布局构图给予的效果。国画中讲究“开合”“虚实”“疏密”就极具归纳性,并且同样适用于西方绘画的创作法则。“开合”细分即是“起承转结”:一幅画起笔后需承接起、然后作回转之势、最后结尾;“虚实”指有画处为实,无画处为虚;“疏密”即画材与画材的排比距离问题。齐白石这幅螃蟹图构图就很精彩,每只螃蟹的朝向走势、分组和距离都是经过精心布局。上首螃蟹即为“起”,题款为“结”。中间螃蟹的“承”和最末螃蟹的“转”都安排的生动自然。
另外绘画的有趣还离不开色彩的节奏。
在一个画面上创作者需要平衡各种颜色,使得色彩像音乐一样富有韵律。在创作的时候画者也许会反复调整,对于外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对于创作者本身,怎样使得画面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是他所追求的。因此当我们欣赏一幅作品,犹如欣赏一首美妙的曲子一样让我们愉悦,颜色不管是柔和还是激烈,优秀的作品总是使人觉得和谐自然:浓烈者不刺目、淡雅者不平淡。
或许有人会觉得各种有色彩的绘画作品自是很好理解,那仅着以墨色的写意画,也可以说它的颜色丰富吗。当然是的,北宋沈括《图画歌》提及“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尽管现各家对“墨分五色”的论述不一,但都是指用墨色的浓淡变化的层次来体现缤纷色彩。一副优秀的作品往往同时具备动人的情景、严谨的布局和有节奏的。
二、绘画是画者对绘画对象进行的主观提炼
照相机的取景框总是能如实把景物都摄入,正如我们的眼睛,所见即所赏之景。当然,现在的摄影创作已经可以运用PS的技术进行取舍了,那么好的绘画应该更高级和随心所想一些。将现实之景之物转化为心中之景物,源于实际又超脱于现实才是有了艺术加工,最后诉诸于笔下呈现于画面才是优秀的作品。
当我们欣赏印象派莫奈的作品时,初见之下对他所用的绚丽色彩赞不绝口,细看来就会发现,莫奈巧妙地运用了伦敦的雾气,只描绘自己想画的对象。莫奈创作了多幅的“伦敦国会大厦”,每一幅都因为时间和光线的变化而不同。到了他晚年创作的《睡莲》系列,对光线的运用更是曼妙。画家舍弃了描绘对象的具体细节,而仅用了了光影的手段来表现所见之景,这就是画家手法的取舍和提炼。他的作品是艺术家本人对于光、色和自己对这种神秘的景象的独特感受。
再看倪瓒的《六君子图》,中国画本身就具备提炼线条的特色,但倪瓒的画更是将简洁发挥到极致。画中描绘的景色,画的主体是坡陀上的六种树木而无旁景。这样的景色现实中不可见,而全凭画家有意为之。那么我们知道画家对描绘对象进行了提炼和概括。。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一书中说到:“绘画是一种独特的活动,画家更倾向于先看到他想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看到的东西”。我们可以这样试着理解这一差异:绘画作品并非是一面镜子客观的反应画家描绘的自然实景,而不过是将他对这一景致的幻象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三、绘画的创造性是画者对世界的再构建
正如贡布里希所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一幅画呈现给观众的时候,往往已经和大家眼中所见的世界不同,而是这幅画的创作者所创造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有时候观者并不能直观理解。
塞尚的绘画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创造力。按现实经验他的静物画里桌子的每条线都不对,难道画家连桌子都画不平吗?当然不是了,而是画家构建了自身的秩序,运用了一个移动的视角,将上下左右移动时看到的对象都构建在自己的画面里,这就有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意味了。不过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还在统一认同的规整法度里,而从塞尚的绘画开始,很多画家并不遵循所谓“正确的透视法”,而是以自己实验的经验为准。那到了毕加索的时期呢,这种创造力更加有力度,不仅仅是移动的视角更是具备了拆解和重构的能力。
虽然大师的创作非常震撼和新颖,但并不是说这样的手法可以代替其它一切可见世界的方式。他们的画作拿来作例子只是更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使在传统透视的绘画里,画家也擅长在精神层面上构建自己的世界。
中国画中八大山人的画作构建的世界就很独特,他所画的鱼和鸟,简洁概括,似是而非。特别是眼睛的刻画,并非生活中所见的样子,而是带有情绪翻着白眼。他画的荒凉的风景、光秃秃的山、东倒西歪的树无一不体现了他悲苦的心境。他所构建的世界和我们每一个其他人都不同,这就是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所在。
我们欣赏一幅作品时,往往从造型开始,然后去找寻画面里的情景、构图和色彩之美,探索画家的主观表达和主观创造,从而达到画意的领略。
欣赏绘画、理解艺术绝非易事,面对伟大的作品,似乎每看一次都是一种新面貌。我们想要欣赏艺术,需要随时捕捉它的每个暗示,感受它每种潜藏及和谐。但欣赏绘画或许不需要太过于刻板和教条,领略画意中的情感、感受到美,这就足够了。(作者 金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