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书法不新,策展何能新?第39届国际美术展举行 天津唐曼清获交流秀作奖草间弥生罕见粉红色作品领衔香港苏富比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铜版画再现清代广州民俗云南微雕艺术家毫厘间雕刻奇妙世界李富军当代雕塑作品展在青岛举办什么样的分币才具有收藏价值“一带一路”版画艺术家共聚敦煌青田石经济价值及其收藏现象染指丹青-津门水墨四人展9月23日在青州宋城开幕景德镇传统高温颜色釉展隆重开幕2017中韩生活艺术陶瓷设计展隆重开幕深圳为何会成为邮票形象的宠儿咸丰五年大清宝钞17万落槌精神归巢的旅程——陈福春书画作品印象2017巴黎古董双年展开幕成忠臣毛体书风作品巡回展亮相扬州老窑瓷器在国内与国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读马:2017张耕畦摄影艺术展在京举办“丹青映和--肖映梅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天津美院成立 霍春阳奖学金启动水印——张春蕾、范宁、郑伟、岳立兴书画展开幕鉴古开今 翰墨薪传─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艺术走近大众-天津国画名家作品展亮相书平艺术馆美在东丽-第三届群众优秀书画摄影展在东丽美术馆开展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花鸟篇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人物篇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山水篇《我爱你中国》天津卷四大亮点“给你好看”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山水篇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人物篇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花鸟篇传承津派国画艺术 天津实力派花鸟画八家精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视频:画家马寒松倾情出演第十三届全运会宣传片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书法不新,策展何能新?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9-13 17:03

  当代不少有影响的艺术展览都能看到“策展人”的名字,能够看到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共同的创作观念及哲学理念。但在书法展上,就极少看到“策展人”,也很少有策展的观念。书法难道脱离了这个世界的规范,有自己独立的一套?

  倒是在宋庄,有几次小型的书法展览,有明确的策展人与策展观念,甚至还有为展览所准备阐述其观念意图的图本,展览的作品因为较为集中,数量不多却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陕西张新生的展览就是“策”出来的,我为此写了评论发表在《中国书法》上。去年的“狂草四人展”在兰州举办,开当代狂草组合展的先例,策展人虽未注明但一看就是刘洪彪。前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赵冷月的回顾展,虽然没有明确谁是策展人,但谁都能看出是沃兴华,是因为沃兴华才有了这样的展览。

  当代书法展不是不需要策展人,而是非常需要有历史眼光,有非凡组织能力和调动能力的策展人,策展人甚至是一个展览的灵魂人物,有什么观念才能有什么展览。但对书法展览的策展,三十年来除了某些书法家、批评家的担当,有过几次亮点外,体制内的书协就没有重视过这种策展人机制。作为书法活动组织者的书协满足于早早就设计的“兰亭”“国展”以及参加人群的年龄和相关的书体形制类的展览,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在专业和工作委员会中单列一个策展委员会。书协重视创作而缺乏创作“思想”的培植,重视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缺乏从哲学思想上对于创作探索的肯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有创造性的策展人和策展机制的形成。

  另一因素是,作为书法创作的艺术队伍,当代也没有形成一支成熟的民间力量,书法家依附体制,依附各级的文联,其作为艺术的主体没有显现出来。书法家作为艺术群体的独立性没有彰显,倒是把书法作为各种纪念、各种主题性的活动配合着。书法在整个艺术体系中,处在一种配角的角色,是喜庆纪念仪式的一种艺术形式。没有人考虑书法本身的力量,没有大量的书法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探索,没有激越的甚至偏执的一些哲学观念的介入,书法不新,策展何能新也!书法创作没有创新,因为某种书写的刺激式的轰动效应已经消失,书坛形成的“新贵”(理事及获奖者)充斥着书法展览活动的不同地域,各种熟悉的面孔与司空见惯的书风比比皆是,怎能出新?书坛已经出现了某种疲惫感、乏味感,老调子还在唱,新调子没有出来,书法展览的组织者观念保守、形式陈旧。

  在当代,不管理论家和书法博导们把书法说得多么的伟大,书法只是书协和相应的书画组织的事情,似乎不需要策展,也不需要观念。每一个展览的策划,首先所考虑的是中国书协从主席到理事再到委员、获奖书家等,熟悉的面孔累累叠叠,那种感染人的最基本的以书写表现人的情感的作品基本空无,当代书法再怎么走,已经不只是书法界考虑的事情,甚至是文化界也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几年书坛最大的问题是“炫技”成风,同质化严重,在对书法技术达到了空前的掌握表现之后,升华为个性的形而上的“道”还远远没有完成,很多人沉醉在自己的“技”而根本没有考虑由“技”入“道”。书法家国学底子的普遍薄弱、文化修养的欠缺,都是书法发展所面临的内在与外在的问题,所以作为能够引领创作方向、提升某种书法观念的展览的“策展”,就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思考乃至实践。

  那么,有没有书法策展的空间呢?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关键在于如何实践中发掘、体认、提纯,从过去的经验中发掘未来可以施展的空间。

  饱受争议的两届“流行书风”展明显地是受那几年的中青展所影响,但它把当时处于探索共鸣的书法家形成为一体,先搞出一个“提名委员会”,下来提名,创作,评点,总结,整个运作系统相当沉稳。陕西的“智性书写”展览,是策展人张渝和薛养贤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把它提升到“智性”的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创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的是,也仅仅只做了一届,匆匆收场。张渝策划的“风骨”展,虽然在形式、场面都延续了“智性书写”的一些元素,但因为没有非常突出的主题,虽形成了一种影响,但远不如“智性书写”那样突出。从这些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当下的书坛,如此众多的队伍、成熟的传统风格、大量新人的潜力,策展依然大有可为,关键是如何在这种书法的大潮之中“提纯”,如何能够从一代新人之中挖掘“潜力股”“实力股”,展现时代的书法风采,展现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创作理念。

  一种艺术的繁荣,除了有一个庞大的创作欣赏的队伍,还能有不断的观念“主义”的碰撞,有不断的旗号伸张某种观念,闪现着一批策划人的心血和智慧。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有“新古典主义”“现代派”“书法主义”等不同的说法,而现在给人感觉的是“二王”一统天下,听不见争议,看不到探索,表面看似乎繁花似锦,实则是观念贫瘠、墨守成规。

  书坛需要策展人,需要有一种观念性的指导思想来引领。尤其在艺术市场回归理性,很多浮躁的东西正在祛除之际,书法展览也回归艺术的正常之路,书法的策展——从书写的内容到书写的风格、从探索的层次以及影响、从历史的审视到时代的定位,都在呼唤成熟的策展人,都在呼唤一种民间力量的介入而改变我们已经形成的定局。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
• 美术批评弱化,问题何在?
• 现在画种之间的“分割”能不能打破?
• 稳定了的青年艺术家如何破局突围
• 朱良志:石涛晚年的“家”
• 从形到意:谈绘画欣赏
• 文化传承积淀形成的群体书法情结
• 深圳瓷为何成国礼专业户
• 吴江东:管窥美国美术教育现状
• 从形到意—谈绘画欣赏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