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王春辰:水墨的再发现面对质疑 为什么“墨攻”“丹青映和--肖映梅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黎雄才代表性手卷亮相岭南画派纪念馆蕊珠如火!清雍正款五彩海石榴纹碗山西洪洞南秦遗址新发现两座春秋大型墓葬打破传统!拍卖新纪元开启大皇宫博物馆里的法国巴黎双年展2017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终评于广东石湾举行桥段第二回展:广东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刘海粟美术馆推年度重磅策划:“从东方到巴黎”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摄影作品展 孙欣:纸本行旅 段正渠敦煌写生记浙博举办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书法价值评判有“四个标准”吴门印派:文人篆刻艺术流派之滥觞回旋——装置艺术邀请展 (群展)海派的崛起: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孙振华:把雕塑和国家联系起来赵孟頫的前半生:娶妻纳妾 30多岁当官“丹青映和--肖映梅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天津美院成立 霍春阳奖学金启动水印——张春蕾、范宁、郑伟、岳立兴书画展开幕鉴古开今 翰墨薪传─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艺术走近大众-天津国画名家作品展亮相书平艺术馆美在东丽-第三届群众优秀书画摄影展在东丽美术馆开展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花鸟篇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人物篇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山水篇《我爱你中国》天津卷四大亮点“给你好看”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山水篇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人物篇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花鸟篇传承津派国画艺术 天津实力派花鸟画八家精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视频:画家马寒松倾情出演第十三届全运会宣传片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王春辰:水墨的再发现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9-14 15:55

  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是武汉美术馆于2017年创设的一个学术品牌展。作为中国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武汉美术馆从开馆伊始,即积极致力于美术馆的长期学术规划与建设,其中之一就是加强水墨艺术的学术研究,以美术馆作为历史承载体对其进行深度与广度的叙述和书写,从不同学术视点来展开水墨的当代对话,为当下铺设路标,为未来留存历史。

  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以“墨攻”为题,旨揭示“水墨”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语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0世纪以来,关于这一类型的绘画艺术,展开诸多的一次又一次争论和讨论,有时是在语言层面上,有时是在政治层面上,有时是在文化身份层面上,更多时候又是以西方艺术为参照对象而引发的思考与讨论。进入21世纪,关于水墨的讨论依然争讼不断,实践与理论批评依然互为对话,甚至对抗;实践者自有行动的动力和自足性,言说者言之凿凿,不断生发新的认识,甚或退回旧有认识。

  可以说,关于水墨的世纪之论,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战场冲击,向着说不尽的堡垒进攻。这不仅仅是关于水墨艺术的论争,而是新的文化追求的努力,是新的自我意识的诉求,也是一场新的文化历史。本次双年展以“起”(启)“承”“转”“合”为结构,展示一个历史的流变片段,以显明水墨作为艺术的形式有其来源、有其近代之承续、有其新时期之转换,而全局视之,今天又有综合之势。

  我们知道,中国绘画绵延有序,自有脉系和传统以及传承,其缘起与绵绵发展不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时间叠加,而是反映着一代又一代的绘画递进,其实质乃是栖息在这片大地上的画家群体的一种精神存在。从“起”(启)开始,我们就看到中国绘画兴起发展的过程中,每一笔皴擦点染都寄寓了中国画家的心智、心态与情怀。他们对形式的选取与偏爱,源自这片土地滋养出的东方美学观,也由此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绘画原则,如澄怀味象、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道法自然、以形写神、以神法道、万趣融其神思、穷神变、测幽微、度物象而取其真等等,无不展现了中国绘画的气质和实质。这些绘画美学主导、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千年发展,江山代有新人出,其中流变与演化时时发生,但精神面貌依然独树一帜、依然具有绘画的独立特质和语言延续性。此为,展览“起”(启)的部分是提要式地展现中国绘画的历史精神和气质,以显示出“承”与中国绘画之“起”(启)的基因联系。

  到近代,中国绘画受到西洋绘画的影响,但它的实质并未改变,其格调韵味依然是中国绘画,依然承续着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气韵为先,神似尤佳,突出写意。“承”的概念不仅仅体现在近代绘画上,它体现着由古迄今的脉系关系,并且不限于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它是整个历史进程的一种上下文关系,没有“承”,几乎不能完成历史的叙述。我们把“承”看做是历史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这种环节在今天尤为重要,它揭示出的是一种价值观和历史观,不光是一种前后关系,而是反映了我们如何重视历史、前贤,如何看待未来与变化。“承”不是静态的延续,而是动态的完成,具有自觉性和新生性,它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再创造,“承”是一种担当和抱负,承上启下。

  历史进入当代,中国的艺术处境尤为特殊,既面对社会大变革的挑战,也应对着全球化、同质化影响,但我们又不想成为孤立主义者。在这样的情景下,“转”成为一种必然和需要,同时也是一种选择和态度。“转”意味着一种时代驱动力所导致的变革,“转”于是应时而起,顺应变革;“转”是一种新的方向,但同时意味着风险和实验,所谓转折并非一帆风顺,但历史又常常留给“转”以空间,得以创生新路。“起”(启)是新生,破土而兴;“承”是延展,鼎力而为;“转”乃趋势,顺势向前。因此,中国水墨绘画在当代的“转”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必然,也是实验性地走向广阔领域,突破既有题材,视为“转”;实验新的可能性,可为“转”;发掘新旨趣,“转”有来历。中国水墨绘画是笔锋一转,画面奇谲立现;同样,应时代大势,水墨绘画当有“转”的契机。在这样的大势下,水墨的“转”可以各自言说和表述,并不定于一尊,唯有多向的“转”才有生机和希望,绝非是单一的“转”,特别是冲破体制的“转”,才是历史的功德和新的创造。“转”的结果是我们又得以重新回顾水墨绘画历史,得以重新看待并规划我们的当代艺术。这就是“合”的动势。

  武汉水墨双年展作为一项持久的学术事业,将应对一系列水墨在今天的课题和选项,本次首届展要解决的是水墨的语言脉系的延展以及它的若干表现,而它也将在未来的双年展回应那些扩展边界的水墨实践。

  故此,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的主题和任务是重新开启讨论与反思中国水墨艺术实践的一个契机,它必然要对不同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也重新呈现水墨自身的本体论意义。(作者 王春辰)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面对质疑 为什么“墨攻”
• 书法价值评判有“四个标准”
• 吴门印派:文人篆刻艺术流派之滥觞
• 海派的崛起: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
• 邵亦杨:风景画中的“三国志”
• 少儿美术教育在于培养本能
• 书法不新,策展何能新?
• 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
• 美术批评弱化,问题何在?
• 现在画种之间的“分割”能不能打破?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