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近日,故宫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拉开帷幕,诸多传世名作亮相,而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更是备受关注。距今已有约900年的《千里江山图》再度引发“故宫跑”现象,成群的参观者在故宫开门后就跑步冲向展厅。甚至还有参观者排了5小时队,却只观赏了5分钟。
上次“故宫跑”出现在2015年,当时是由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引发了参观者们的狂热追捧。在人们的心目中,看展览应该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慢慢看、细细品才是常态。一旦看展览到了需要飞奔抢位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怪怪的。一个“跑”字的背后其实是急切,是渴慕,是人们对于文物精品和传统文化的趋之若鹜。从这个角度来看,“故宫跑”所带给我们的首先是一种欣慰。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否充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更能引起关注的话题。曾几何时,大家都在担忧,过度的物质化是不是会导致人们的内心荒漠化,物质的丰富会不会造成人们普遍丧失掉对于高雅文化的兴趣?“故宫跑”的出现,表明今天的人们依旧拥有着对于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这种文化产品越是高端,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所掀起的波澜越是巨大。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种扫一眼就走的看展方式到底代表了多高的欣赏水平。甚至有人不客气地说,绝大多数“看热闹”的人抢占了太多的资源,以至于真正“懂门道”的行家反而没有了欣赏的机会。须知,优秀文化产品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是说,专业欣赏能力越高的人,天然地就更有理由去看展。真善美的东西,在每一个人心中都会引发共鸣,普通民众对高端文化产品同样有着广泛的需求。
“故宫跑”背后,真正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来自民众的足以欣慰的文化需求到底如何得到优雅的满足。奔跑的行为本身,谈不上不优雅。只是说,急切地奔波、长时间地排队,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欣赏文物的心情。高雅的文化产品,需要优质的环境和高雅的观赏心境来匹配。国宝文物可能引发“故宫跑”,活动的组织者有必要、有能力通过微观层面的改进措施,来缓解这种“故宫跑”。
2015年,故宫采取过一定的措施来应对“故宫跑”。有了上次的经验,有了一定的预见性,“故宫跑”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这些年来,故宫在文创、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取得的成效也可以说有口皆碑。制造“网红”的套路是上规模、抓眼球,但是对于以文物为主的展览活动,要不要直接沿用这种过饱和宣传的方法,这是需要讨论的。同样需要讨论的是,一个展览的受欢迎程度是否需要以引发了“故宫跑”来衡量?(周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