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每一行业的从业者都有一个梦想,期待引起最广泛的关注并为社会提供最有效的服务,美术馆的领域也不例外。同行们聊起业务,常常感喟观众的人数还不够多,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大展之后,难免又有冷落之嫌。每当这样的时候,笔者常问两个问题,第一,观众的人数会不会影响美术馆从业人员的收入?第二,不来参观美术馆对观众有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前者让人联想到有提成的某些行业,因为跟从业者的个人利益挂钩,另当别论。后者让人联想到医院,健康是硬需求,有病不看就难受。如果没有这两样垫底,美术馆就不必片面苛求观众的人数。爱来的,只要展览有吸引力,还会继续来。不爱来的,只要不来没啥损失,凭什么要来?
需要是最好的老师,美术馆的观众人数正是由双方的需要共同决定的。如果美术馆的参观人数太少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那么,为了维持一定的观众保有量,相信各家美术馆都是会拿出办法的。如果观众人数超过某个阈值就能让从业人员的收入翻番、秒涨,那么经济杠杆也许最有魅力。缺乏这样的前提,孤立地讨论美术馆的观众人数,多了如何?不多又如何?终究类似于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赢了如何?不赢又如何?
对美术馆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朴素的情感也是决定观众人数的原动力。作为从业者,不妨假定每个人都是爱美术馆的,之所以暂时没有来美术馆走一遭,势必由于其他的原因而耽搁了。就美术馆而言,吸引观众的核心力量无外乎就是调动观众的需求。如果美术馆仅靠展览的视觉需求而吸引观众,那么肯撇下其他需求而愿意来美术馆参观展览的观众,就会因为需求过于单一而受到局限。所以,在这个话题上,美术馆的吸引力还体现在能否提供多向度的需求,让观众觉得撇下其他的事情而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美术馆里更有意义。
不少美术馆都强调“以展览为中心”,并且相信好展览常有、而观众人数的飙升不常有。这种以展览带动美术馆的思维其实挺好,问题在于“展览”是什么?干巴巴的、走场子式的参观并不是“展览”的全部内容,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关于“展览”的需求也许还包括更丰富的现场体验,比如与作品的互动、现场的参与感甚至角色扮演。笔者有一次跟人聊起美术馆究竟还缺什么的时候,举例各大电影院的爆米花。爆米花跟看电影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细心的观众一定都知道,爆米花几乎成为各大电影院的“标配”。票房的排行榜从来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而不管导演是冯小刚、李小刚还是赵小刚,电影院的爆米花飘着永恒的香。笔者认为,如果一定要在美术馆寻一件类似于爆米花的“标配”,必然也应该是茶,是茶馆。无论视觉对观众有怎样的吸引力,最后都不能忽视味觉的力量。美术馆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做茶馆,让观众坐下来、闲下来、留下来。
继续假定观众都是爱着美术馆的,那么在观众和美术馆之间,有哪些元素可以提升这种情感的黏合程度?就像一句老话,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作为美术馆的从业者,只有不断发掘新的体验方式,才会让观众获得持续的爱的理由。比如前段时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导览方式。又比如,近期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万语国”展览以“语言”为线索分为五大板块,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动画、影像、新媒介等多种表现形式,都给传统的“展览”注入了新的视觉形式和参观体验。正如电影界讨论的“票房”取决于该部电影是否精彩,美术馆的从业人员讨论的观众人数,其实不是由观众决定的,而是由美术馆的吸引力决定的。优秀的美术馆从不担心观众人数,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作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