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封面
2017年5月,青年女作家严虹主编的《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严虹采访了上百位嘉宾,希望通过这100个人物口述实录的讲述,用100条纵横交错的人物线索,刻画出一个优秀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成长历史,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方力钧多维度的艺术人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由他引发的艺术现象、艺术事件是如何发生和发展,并构成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此篇文章为郭伟口述。
人物采访:郭伟,艺术家
采访时间:2016年4月20日下午 2点30分
采访地点:成都蓝顶艺术区郭伟工作室
“在我眼里,方力钧更像是一个‘超人’。他喜好美食,精力超极旺盛。他干劲力十足,开车旅行,云游天下,生活事业一样不少 。我很难想象他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和游玩兼顾得如此充分。仅从这一点,我就觉得他不是常人,而是一个能量非凡的‘超人’。这些年,无论外表怎么发生变化,他骨子里还是老样子。以前看到是年轻的光头,现在看到是老光头。”——郭伟
方力钧画郭伟、杜坚、张骏、周春芽 2015.11.3 24.5X36.5cm 纸本水墨 2015年
我记得和方力钧第一次见面好像是1992年。一天下午,有一个陌生人来敲门,他说他是方力钧。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知道他是因为有一次老栗来川美,到张晓刚家放“新生代”还是“泼皮”作品幻灯片的时候谈到他的“光头”作品,那时对他有了一些了解。
20世纪90年代,通讯方面大多人家里都还没有固定电话,联系方式也只有一个家庭住址。当时我住的地方离成都卖火车预售票的地方很近,我估计方力钧是去售票处买火车票,正好到家门口,顺便就登门来了。
方力钧和他的两个同学(后来确认其中一位是朱会平,另一位是岳志强)一起来的,我们在画画的房间聊了一会儿,然后就带他们去吃当年成都很地道的重庆“魏火锅”。我们在火锅店一边吃一边聊天,聊什么早就忘了,气氛还算和气。我有印象那天他穿了一件看上去品质不错的衬衣,饭后我们互相抢着买单,争来抢去不知怎么把他衬衣袖口的扣子给抢掉了,他赶紧去地上找扣子,我就趁机去买单了。从他找扣子的认真劲可以判断,那可能是个什么品牌服装,后来讲起这事,大家都说那扣子掉得真是时候。20多年前,“衬衫故事”的细节我记得很清楚,其实抢着买单不是钱的问题,只是想表现一份尊重。
我和方力钧就是通过这种“古老”的方式认识了,但之后我们也没有多少联系,我还是大多时间在成都,而他在全国活动。偶尔我们会在不同的展览上遇见,点头微笑示敬。最近几年,我和方力钧之间的接触多起来是因为他在成都蓝顶艺术区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我和他的工作室距离并不远,走路也就七八分钟。有时我会去他的工作室,看他表演线描,他很乐意有观众。我夸他线描有进步,他说是童子功。好嘛,那就点赞嘛。方力钧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即使是几年前他感觉不怎么样的画稿也舍不得扔,前段时间还看他拿出来一张前几年的画稿重新进行修整,东改西添。总之用他的话说这叫“救画”,就像救一个病人一样,完成后有种医生般的成就感。
方力钧画郭伟等 作品局部 纸本水墨 2015年
以前听杜坚说他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每天早晨七点就起来了,(也有人说他是睡不着)不是看书,就是画画。自从有了微信平台,他偶尔会发一点清晨线描版头像,曝光时间多为早晨。
他的工作效率常常让人“嫉妒”,每年都能做不少展览和参加各类活动。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都不算高,有一次方力钧对我说:“郭伟,就是把所有的时间给你画画,你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的确如此,旁观者清,他善意的提醒,也许是暗示我还有更好的工作方式可以选择。
以前方力钧给人的印象是随随便便非常感性的人,后来接触多了些,发现他很理性,特别是体现在工作中,这是我没想到的。他的照片资料一叠,干干净净地放在工作台上,工作完成后你也很难看到零乱的场景。平时,方力钧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他知道如何关心朋友。记得那年我在西安美术馆做展览,展览晚宴上,为了表示答谢,我跟朋友们干了几杯。方力钧知道我不能喝,劝我不要傻喝。这算不了什么事的事总是残留在记忆中不能褪去。小事有时也会透着友情的影子。
方力钧和我差别非常大,我和他基本上可以说是“宅男”和“行游侠”。我喜欢宅在工作室里,无论有事还是没事,很少外出,出门也多为工作原因,能不出去就尽可能不出去。有人说那是缺少安全感。但是方力钧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的人,机动性很大,感觉随时可以去任何地方,用他的话来说是属相“野狗”。
人与人存在差异,好的东西都希望能学点,有时候也想模仿,但最后却发现很多努力都是徒劳的。实际上,血液里面流淌的东西是不可能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既然如此那就去享受和羡慕那种差异吧。好在差异是艺术彼此存在的理由,人也如此。性格上的差异不妨碍我尊敬和喜欢方力钧,有时候我开玩笑说我有一点“叶公好龙”的感觉,他的观念、生活态度,工作方式我都很喜欢也很欣赏,可一但那些东西真要影响到我的生活,我也许会害怕。
方力钧的“大学文献展”计划对我触动很大。我没问过他的真实意图,但我感觉他在做一个我们平时很少去想到的工作。以前我总是在抱怨中国的艺术教育很差,经常羡慕说西方艺术教育多么好,从小孩教育开始,小学、中学、大学都会到美术馆去玩耍,从中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等等,除了间接指责国内的艺术教育和抱怨就再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而他的“大学文献展”计划,虽然看上去是在做自已的事,但确实是做了件实实在在的艺术普及教育工作,态度积极,一个学校接一个学校地去做,实干,这就是一个好艺术家该有的责任和情怀。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做类似的工作,我们的艺术教育现状会有很大的改观。
方力钧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他总能敏感地发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东西,愉快地在这些地方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每到一个地方,他赞美和夸奖字眼都一连串,谈大理,说成都和景德镇,总之永远站在一个开放的角度上看它们。方力钧也是一个谈吐幽默的人,思路清晰且另类,常有“挣钱需要时间,花钱也需要时间”、“生命的终结不是最后几小时,而是每天都在”这样的话语冒出来。可见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有特别之处,这和他走南闯北的云游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方力钧还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喜欢热闹,也可能是怕孤单。每一次方力钧来成都,大家都会在微信“成都方脑壳”群相约一起吃饭。很多年前在成都爱约大家一块吃饭的总是张晓刚,后来他去北京了,饭局减少。约饭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小派对,大家喜欢这份轻松自由,也能聊出一些有意思的事。去年参加CIGE的艺木家手稿展也是他在一次饭局中的提议,后来冀少峰策划了14个艺术家的手稿展。方力钧初建微信“开悟”群,就是为了突出手稿的概念,他总能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中找到一些有意思的事,用他的话来讲是“好玩”。他一但有个好的想法,总会用具体行动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姿态非常开放。
和方力钧相识20几年,你问我他有什么变化?我想基因是不会变的,他那种骨子里的大方和大气是不会变的,当然外表除外。以前他是有头发但剃做光头,但现在他快变成真的光头了。其实我也没认真观察过,只是感觉而已。这些年,无论外表怎么发生变化,他骨子里还是老样子。以前看到是年轻的光头,现在看到是老光头。
在我眼里,方力钧更像是一个“超人”。他喜好美食,精力超极旺盛。他干劲力十足,开车旅行,云游天下,生活事业一样不少 。我很难想象他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和游玩兼顾得如此充分。仅从这一点,我就觉得他不是常人,而是一个能量非凡的“超人”。
(注:原标题为《一个能量非凡的“超人”》)
严虹简介:
严虹,笔名水果。资深媒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小说集、散文集和长篇小说。生长在湖北,成长在北京。曾就读于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先后分别供职于法国L'OFFICIEL杂志中文版编辑/记者、艺术杂志主编,现供职于今日美术馆《东方艺术大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