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水彩画和中国画的概念,水彩画起源于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它也是以水为媒介,运用艳丽且多为透明的水彩颜料,在白纸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十分注重光影效果的一种色彩艳丽的绘画形式。 中国画简称“画”,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彩墨画。它是以水为媒介,用毛笔、墨和矿物颜料、植物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而“国画”一词,是为了区别于西洋画而出现的一个“绘画类别”概念。
水彩画和中国画都是以白纸为主要载体的。水彩画使用的纸张通常是由棉、亚麻、碎布、或木浆等材料所制成。而中国画使用的是宣纸和绢,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宣纸的渗化特性,加之毛笔柔中有刚的特性,使得笔墨变化无穷。而水彩画使用的是具有一定硬度的白纸。色彩上,水彩颜料和传统国画颜料是基本相同的,都是来源于动植物、矿物的合成,但也有诸多不同。中国画中,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墨分五色”之说。而在水彩画中,只有黑色颜料,在使用上也没有国画那么多的讲究。在画笔上,水彩画和中国画都以毛笔为主,它们在本质上并无明显差别,在实际应用中,两种画笔也是可以互用的。
水彩画和中国画构图法则上的差异,在绘画意图上,水彩画强调的是唯美主义,中国画则更讲究绘画寓意、象征性。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往往含有象征意义,例如以梅花、松树象征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莲、竹象征高洁等。水彩风景画和水彩静物画主要是追求画面上的美观,讲究光和色的调和,绘画内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
对于美学要求,中国画讲究以形传神。水彩画靠光色取胜。“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在中国画中,“神”高于“形”。而水彩画的着眼点首先是外形的相像,“对于“画中神韵”的追求,远不如中国画那样强烈。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水彩画则讲求“以形写形”,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种说法确是有一定道理的。
水彩画与中国画在绘画技法上的异同,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用线条造型,水彩画用光影造型。中国画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线造型,以形传神;用皴法分出阴阳明暗,只画其形而不画其影。首先,中国画家通过线条、皴法勾出轮廓、阴阳、质感和体积。同时,在中国画家看来,线条还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中国画家对山水、衣纹的勾线,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如“十八描”和披麻、斧劈、荷叶、米点等各种皴法。这些在水彩画中是没有的。水彩画也利用线条、飞白塑造形象,但水彩画的基本造型手段是光影。西洋画(包括水彩画在内)更侧重于通过光和色,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空间感,离开要表现的形体、结构、明暗等具体内容,线条本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色彩理念和色彩运用不同。中国画是重视设色的,所以古代把图画叫做“丹青”。设色是古代画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但是总的来看,中国画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用色观念、着色方法,与水彩画家有着很大的差异。
水彩画与中国画在画面感觉上的异同,水彩画和中国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绘画技法有很多不同,所以最后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影响也有所不同。一幅好的水彩画,给人的视觉印象,突出表现在色彩斑斓、晶莹透明、滋润流畅、灵活自然、淋漓痛快、轻松活泼这些方面。中国画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意境,其次是画背后的寓意,第三才是构图、线条、色彩带来的美感。在中国画中,最为讲究的莫过于所谓的“气韵生动”。气韵是中国画家的艺术灵境。一幅上好的中国画,应该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具有抒情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这种艺术境界,就没有达到中国画的基本要求。
总之,从大的方面看,中国画与水彩画的主要区别是:中国画善用线条,西洋画的线条并不明显;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中国人物画不讲解剖学,水彩人物画很重解剖学;中国画不注重背景,水彩画很注重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吸收素描、油画、水彩画等多种技法,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巧,有的画家在工具材料上也不断革新,把西洋画的技法巧妙地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融会在一起,使中国画出现了新的生机。在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融合中西的绘画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