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艺术批评本来是批评家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等所做的分析和评价,其中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不仅对艺术家的创作有着把关作用,也对当下的艺术发展和艺术现象起缕导和评判作用,并且也彰显着批评家个人的学术品格。然而,从近些年的艺术批评文章中可以看出,真正指出艺术家作品缺陷、并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已经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在为艺术家唱赞歌,甚或隔靴搔痒不知所云,艺术批评似乎已经沦为艺术创作的附庸,这其实也是艺术家和大众对批评和评论不认可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认识这种现状,以及如何保守艺术批评的底线,并建立艺术批评的真正话语权?本期时评,特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针对“艺术批评:缘何变成艺术吹捧?”这一话题共同探讨。
从批评看全国美展的审美危机
我身边的艺术圈时常有两种声音,皆来自于全国美展。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个地方师范学院的退休老教授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选全国美展,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死不瞑目的悲怆,却同时不免会让人心生悲悯,这恰恰代表着年长一代艺术家对全国美展的依恋。
而青年一代艺术家,总是会吐槽全国美展的各种问题,作品从题材到内容皆因情感虚假和水平低劣令人大失所望,最有才气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却早已没有参加的欲望。这便是当下美术界存在的两种现实。
某届全国美展现场
为什么举全国之人力、物力、财力举办的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声音?
为什么到现在全国美展的学术性会严重缺失,以至新生代优秀艺术家会避而远之?
如果问题确实棘手,我们今天是不是该先暂时搁置全国美展曾经起到的作用,对它真正进行一次公开严肃客观的批评呢?
如果我们对它依然还寄予厚望,批评就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国际学术对话的漠视。
全国美展是对全国近五年来美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全国最权威美术成果汇报展。
按国内研究成果的发展时期看,展览作品的学术倾向基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美术教育为主成果的延续和改进,如油画以写实倾向为主,中国画以改良传统水墨为主等。
从世界艺术发展脉络看,展览中的作品集中呈现欧洲现代绘画出现之前的研究成果居多,现代绘画观念和后现代艺术观念或之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创作现念较之国际艺术发展有明显滞后,缺乏学术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漠视国际艺术语汇的对话和融通,权威展览体现出学术的定位和高度与展览策划预期也严重不符。
其二,题材决定论的学术抑制。
题材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成熟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可供表达的主题方向。
宏大叙事、历史事件和基层生活等题材是弘扬国家精气神的主题创作方向,从历届获奖作品看,这类题材作品居多并有明显优势。即便是水平一般的作品,靠上此类题材也会沾光不少。
此类题材需要对历史和生活作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搜集大量的材料或图片,再进行组织创作,才能确保历史或基层生活的真实性和学术的客观性。
这因资源和工作的便利,主办方应更多委派于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干部和部队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的政治任务和工作任务,适合专题创作和送展评选。这种重大题材学术研究方向的标准,并不适合所有艺术家,所以也不适宜用一个审美标准去要求、衡量和鼓励。
全国美展的评审应正确对待这一现象,长期以来的题材决定论导致创作观念狭窄和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突出,对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有较大抑制作用,不利于学术的自由发展和当下艺术观念的探索革新。
创作观念狭窄和公式化、概念化不利于学术的自由发展和当下艺术观念的探索革新
其三,技法至上的技术掣肘。
庄子在《大宗师》篇说:“吾师乎,吾师乎……覆载大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可以认为是不为世俗之美之巧的大巧。
技法是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家表达精神思想的语言方式和手段。但技法应是艺术家表达能力的自然呈现而不是刻意制作,技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作品应更多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精神和艺术观念之大美。
艺术品格和精神高度是艺术家所应追求的
过于强调技法在创作中的作用,追求画面效果,必将丢失艺术家的创作主体精神和主观创造力,停留在“技”的层面,美展最终沦为为技而技的“竞技场”。
参展作品的“大、满、工”缺乏精神性成为普遍现象,丧失真正学术的探究性和创新性,没有品格和精神高度,缺乏对作品“技”以外的更高层面的洞悉和考量,是全国美展长期存在的问题。
其四,策展和评审机制的审美局限。
展览一般是从下而上的层层送选机制,策展方式传统且落后,每层遴选的评审专家把握各层“生死关”,层层送选机制的专家组成结构就显得尤为关键。
由市、省到国家各级评审专家一般由官员画家担任,而这些评委一般兼有官员和画家的双重身份,其审美趣味大都比较趋同,对学术认识逐渐形成了规范性和审美定性,对颇为固定的创作形式和创作观念容易形成认同感。
苏里柯夫 《女贵族莫罗卓娃》
苏派创作模式现难以完全适应当下艺术多元的发展,题材和技法等因素固化严重,其中展览前的动员会和看稿会往往适得其反,更加固化了学术统一标准的步调,这种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沿袭到现在,问题大于收益,实不可取。
大部分评委通常因缺乏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对具有创新性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作品难以达成共识,以致这些作品在基层送选时常常落选。学术视野的狭隘性和审美方式的趋同性是评审专家结构组成的审美局限,这种局限性直接导致了美展作品风格单一雷同和难以焕发生机。
陈旧策展方式的改变,权利话语的脱离和学术话语的重新建构,也是提高美展学术水平和倡导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五,美展批评话语的缺失。
在展览中和展览后都没有批评话语的介入,缺乏对展览出现的学术问题的监督机制。
以致每一个五年的办展都没有太大的进步和变化,上一届出现的问题依然出现在五年后的下一届,问题始终是老问题,也没有对各种问题进行研讨和批评、反思总结,对出现的各种学术问题在下一届备展前没有充分的预案,展览结束更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展览成为例行工作和完成任务。
美术展览中和展览后都没有批评话语的介入
最后展览机制的学术惰性和工作惰性造成全国美展的学术问题顽疾,而各种利益的角逐和再分配就不可避免。
全国美展俨然已经成为一场审美危机,它折射出的是中国美术现状存在的审美危机。
如果其中各种问题难以消除,既背离办展的初衷,又制约了新兴学术的发展,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展览还有没有意义?如果全国美展还要继续举办和提升,就不应再去回避上述问题之所在。(作者 黄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