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青年艺术家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他们代表着艺术创作的现状与趋势,有人说这是他们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此在格外关注他们创作状态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观察和思考。(本期轮值主编:李杨雷)
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当前是绝无仅有的最好的时代,从自身发展来讲有三个积极的因素:首先,在创作背景方面年轻艺术家没有前一代艺术家背负的历史包袱,可以选择避开阳关大道,另辟蹊径,趣味丛生;其次,整体氛围中由于国际间交流的增多,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切磋机会,突破了坐井观天的狭隘与闭门造车局限,还能对艺术本身的探索提供参照与经验;最后,艺术产业中的各个环节都在积极的发掘青年艺术家,持续数年,方兴未艾,于名于利都释放积极信号。
但也不应对乐观形式盲目追从,保持警惕与适当距离。无论是市场的包装还是媒体的噱头,青年艺术家中的“青年”已经变了味道。过度的消费与解读,已经呈现一种乏味的尴尬之感,信息资讯的爆炸也一定层面上使得艺术面貌的同质化,对图像的挪用,符号的借鉴,流行式样模仿驾轻就熟,生疏了艺术创作本应有的激情与慷慨。因此,青年艺术家应当保持清醒与独立,避开糖衣炮弹的陷阱,另外还要对自身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这不仅是今后提升的垫脚石,更是进入国际视野后的指南针,这样才能真的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而不是适用于任何艺术家的青年时代。
在当下这个审美多样化的时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呈现出几点非常明显的特征:
1、多元化的创作主体和碎片化的艺术立场,更为追求“个体性”注重自我“个体经验”,在面对艺术史、社会学和当代艺术观念时,他们尚未表现出很明确的思想意识;
2、从强调批判性,进而转向自我主体的重新发现,在理解自身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建立与“个体经验”有关的美学表达,艺术生态呈现了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样貌;
3、强调个性自由的同时,在运用“实验性”的过程中进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二次元革新与融合;
4、艺术形态大为拓展,传统艺术的边界被超越,艺术家借助多元的媒介和材料,跨界与融合,大大拓展了艺术表达的概念;
5、在绘画的多重语境下,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转向内在的非社会性表达,社会现实主义叙事表现不再是大多艺术家创作的唯一途径;
6、国际化结合度高、没有地域性、民族性是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共同特点。
此外,还有一些青年艺术家为了表达而表达,为了实验而实验,在艺术创作视角、视觉语言呈现多元化状态下,更多的是以作品形式、题材的突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有不少艺术家对艺术创作当代性的认识流于表面,有些人认为,敢于尝试使用新材料的(综合材料等)具有当代性;对于标新立异,特例独行的艺术形式也是具有当代性,他们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属具有当代性,不是根据它的内涵,而更多是根据使用的形式,这是对当代艺术认识的最大误区。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更应当密切关注当下本土的生存、生态、精神、文化等问题,在全球化背景的差异中并存与共享,树立把握当代人文精神的自觉意识,增强塑造艺术当代精神的责任感,努力挖掘我们的历史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在独特的个人体验中分享当代艺术的共同经验,在掌握丰富的个人性和社会整体代表性之间强调个人与时代精神。
谁影响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海选平台甚至收藏家将“宝”押在了青年艺术家身上,乍一听有点“赌博”的性质,但话糙理不糙。而且正是如此,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有许多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被画廊代理,但相比较于成熟或老一辈艺术家而言,其实并不多,因为市场需要一个培育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大多不可预估。青年艺术家与画廊或签约或仅作品代理,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其艺术创作的发挥,因为他要为画廊负责,为艺术经纪人负责,关系到其作品在市场上是否能够流通,在创作上难免会有所影响。当然,画廊在很大程度上也保障了青年艺术家的权益,毕竟生存下来更为重要。因此,二者之间就是你情我愿的关系,并不矛盾。
青年艺术家需要机会,需要提携,海选平台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海选平台的评委们所评选出的作品在无形中建立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有时会引导未能入选的青年艺术家改变其创作方向,我们暂且不称之为“误导”,因为将来是个未知数。而收藏家将目标瞄准青年艺术家,他们的心理,我们也能窥测一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普遍不高,收藏家可以大量收藏,收藏100个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有十分之一将来成为了大咖,这也值了。而正是收藏家的撒网式收藏,也会让一部分青年艺术家“误以为”其作品很有收藏价值,几年之后一旦市场不买账,那么会让青年艺术家措手不及。或者说,收藏家所建立的收藏体系也会无形中成为一个标准,与海选平台几乎如出一辙。但我想强调的是,收藏家并没有错,然而在客观程度上仍然会影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另外,由于拆迁、涨租等问题导致了青年艺术家工作室的不稳定,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状态,他们本来就处于一个探索、实验的阶段,频繁地搬家往往会中断或打乱他们的创作思路。艺术家一直被边缘化,从未被超越。但说到底,内心和态度决定一切,青年艺术家要谨慎选择。
为那十分之九寻出路
众所周知,青年艺术家是未来艺术发展的生力军。然就当下其创作状态与生存环境而言,笔者认为青年艺术家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且在此种境遇下,很多青年艺术家一方面忙于活跃自身在艺术圈及艺术市场中的各类人脉关系,力求让自己能拥有颇高的出镜率及中奖率,期待“伯乐”的到来;另一方面,在创作观念、形式表达、媒介语言、心理状态、价值取向、问题意识和性格特征等各方面也力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面貌。
正如上面所说,面对如此多元与复杂化的语境,大多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生存环境都处于不稳定和颠沛流离状态。针对个体而言,受教育背景、生活阅历、生命体验、经济基础以及多变的现状环境和不确定的未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他们每天都面对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如履薄冰的生活。因此,在创作实践中,有的只会照搬他人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思路,艺术创作和自身的生活却没有关系;有的虽有很好的图像自觉性,但太过于自我, 脱离了社会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即使作品面貌相对成熟,作品完成后也充其量属于制作精良、貌似精致。只有极少数的青年艺术家,创作、生活都较为稳定,他们是艺术圈的“新贵族”,活跃且自信。
因此,如何青年艺术家如何调整自身的创作状态,以及改善青年艺术家当下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首先青年艺术家个体在全球化语境下,除了自我思考与个性表达之外还需关心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在社会现实中的肉身经验,建立自我的价值观及判断力。其次,必须提倡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与介入,提供更多发掘和培养青年艺术家的活动机遇。针对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群体和其现状,举办相应的延续性配套活动,适应多数的青年艺术家,否则再多的艺术推广活动都只是与少数人的游戏,很难真正与更广泛的领域、更多的人群发生关系。
关于“后浪派”
2016年6月7日,“后浪派”正式成立。后浪派由从事文化艺术相关工作的有志青年自发组建,主要开展以专业研究、学术评论、项目策划、媒体传播、市场推广等活动为主体的相关实践,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组织、机构,且独立自主运作的文化艺术团体。
宗旨:坚持以学术研究为主线,专注、开放、尖锐、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