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书法艺术展示方式从书斋中走向展厅,特别是各类具有影响力的书家在竞技展览推动下,开始研究、摸索展厅效应下书法作品的呈现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获得评委的青睐,进而不断取得曝光率和市场的认可。当然,对于书法艺术的创作者来说,这种追求本身无可厚非,事实上在此类竞技展览中涌现出的适应展览形式的艺术家也不少。这种展示形式能够推动书家深入挖掘传统资源,如历代书家之前较少被关注的书作、各种民间书迹、各类碑版砖瓦书作、考古新材料等,以及以专题形式研究各时代所呈现的书风。同时,也让不少书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民间书风、明清调、章草风等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草书和金石味的碑版、金文、甲文风等等。
然而,由于竞技展览本身取决于“人”和在某阶段涌现的使观众瞳孔放大的“优秀作品”样式及其风格取向,加上参与者为了追求最大几率的入场券,从而导致参与者开始对特定审美倾向的“优秀作品”进行揣摩与模仿,由此不断出现具有群体性格的“展览体作品”。
效仿当下艺术作品语言的难度远远小于钻研被历史所确认的经典作品,故而,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荣誉的最大化,参与者以“展览体作品”的审美趋向和艺术风格为首选也就成为自然现象。以近十来年竞技展览中流行的“展览体”——“二王小草”为例,则可说明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众多参与者在短时间内通过模仿“展览体”中的“二王小草”而获得殊荣,以致在展厅中将这些作品的作者名掩盖之后难分彼此。在“二王小草”风格程式化呈现的过程中,最为蒙冤的可能是二王了,其所创作的具有多样性和无限启发意义的作品被定格,不免让人唏嘘。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参与者主体审美意识的缺失,也即这种现象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艺术作品乃艺术家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呈现,这种思想和审美犹如人的DNA一样具有个体的独特性,若这种独特性被人为地掩盖抑或伪装遮蔽,则艺术作品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当然,当下优秀作品也并非毫无可以取法和学习的元素,只是人们应该学习其优秀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直接嫁接艺术语言本身。
撇开时代审美因素,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呈现出艺术家在研究、继承传统经典作品过程中所获得的合乎规律的、有价值的创新。而艺术实践者本来就是艺术道路上的殉道者,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和实践,即使能在短时间内获利,也终会成为殉道者取得艺术真谛的绊脚石。故而,艺术没有捷径,需要作者长期浸泡于传统经典作品之中以获得滋养,才能创作出具有传统基因的艺术语言,并回应于时代审美中所体现出来的趋向,此二者再融汇于作为个体的艺术思想、审美追寻之中,以呈现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新元素的艺术样式。当然,这种独特的、具有创新元素的艺术样式是否能在大浪淘沙中获得历史的青睐,则并不是当下者所能裁决的。艺术实践者深入挖掘传统乃是其从事艺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保证其艺术创作源泉不断的终极渠道。
注重展厅效应是时代需求,不需要也不应该回避,而应理性认识并回避和防范其中可能出现的弊端,同时挖掘其有学术价值的一面并因势利导。30多年来,书法在教育与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厅效应下的创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创作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 洪权 广州美术学院讲师)